第 381 章 賀大壽(1 / 2)

在山西盤桓了幾天後,康熙的聖駕啟程回京城。

路上海棠和他說了一下西北的事兒,總體而言還比較平穩,偶爾有問題也不是大問題,而且西北那裡縱然是有天災,相對而言因為人口密度比較少,牽連到的人也不多,救助起來相對而言方便一些,賑災難度也不大。

但是地廣人稀也有壞處,比如說北疆那裡,準噶爾部蠢蠢欲動想要返回北疆,北方因為人少,極難守住全部邊境。

康熙就說:“邊境就是這樣,反複爭奪來回拉扯。雁門關早先不就是邊境嗎?如今再看看已經沒有了關隘的作用了,此事不能急,想要穩定邊境是極難的,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

海棠把西北的事情事無巨細講完後,康熙把漕運衙門的一些事兒給講了,火炮上船已經成功,目前來說,水軍開始正常操練,然而想要成軍還有一陣子才行。

“現在就是保證他們落水了淹不死,北人不善水戰,所以朕讓人從閩廣一帶召回當初的老兵,北上萊州,以老帶新,看看效果吧。”

海棠點頭,就說:“先讓他們看看什麼是台風,見識一下海上惡劣的氣候,知道一些海上的規矩,要不然很容易船毀人亡。不過這段時間也不能疏於訓練,兒臣打算親自去看看。”

康熙點頭。

回到京城後正好是三四月份,郎惠園的海棠盛開。海棠一家就搬到了園子裡享受春日的鮮花和好天氣。隨著蒙古貴族相繼到來,一些消息被傳了過來。

其中最炸裂的莫過於大阿哥的大女兒去世了,她嫁到了科爾沁,本來身體就不好,加上大阿哥被圈禁,她對此十分在意,憂愁父親弟弟妹妹將來怎麼過日子,導致身體越來越差,最終去世。據說這消息給了大阿哥,大阿哥喝了一晚上的酒。

三福晉和四福晉忍不住歎氣,三福晉說:“也好,她們母女團聚了。”說完三福晉忍不住哭起來。到了如今還有人念著大福晉的好,某種程度上真的令人唏噓。

康熙對孫女去世並沒有在意,隨著四公主的到來,四公主向康熙提出了一係列的請求。四公主在去年製定了《喀爾喀三旗大法規》,已經成了實際上掌握喀爾喀權力的人,隨著草原上草地日漸退化,羊群不斷啃食草根,牧民的日子越來越難過。四公主此次入京就是來請求康熙允許她開墾農田交給蒙漢百姓耕種。

實際上她在早幾年就已經這麼做了,很多山西百姓從殺虎口出去在草原上討生活,這就是所謂的“走西口”。口是隻邊鎮上一處關隘,東有張家口,西有殺虎口,走西口實際上是一次人口大遷徙。由於蒙古人口銳減,漢地土地兼並嚴重,大量沒有土地的流民向北走出長城走向草原尋找一片生機。而殺虎口早在幾十年前叫做“殺胡口”,是漢胡廝殺的前線,康熙覺得自己是胡人,一麵是避諱一麵是覺得不吉利,就改名為殺虎口。

不得不說,山西有著雄厚實力的晉商團體也有著數以萬計的流民百姓。

而四公主開墾的農田由蒙漢百姓一

起耕種,保證了喀爾喀部底層牧民的溫飽,避免了漢人在草原上凍死餓死,因此她在喀爾喀的地位穩固,當地的官員和各部首領都對她言聽計從。

康熙對四公主的所作所為很滿意,經過一係列商量,康熙對四公主的請求幾乎是全盤接受,並對她進行了大量賞賜。

在四公主離開後,隨侍在一邊的十六阿哥問康熙:“我六姐姐這麼厲害,您為什麼不晉封她為固倫公主?”

康熙微笑不語,海棠知道這是留著給下一任皇帝施恩,也微笑不語。帝王手段,不過如此。

嫁到蒙古的幾位公主都回來了,嫁到關外的桂枝自然也回來了。

十四阿哥去城外接著她們一家,帶著桂枝回海棠的園子裡住著。海棠一家住在園子東麵,西麵有大片空著的園子,讓桂枝帶著家人隨便住。整個郎惠園有四十頃左右,麵積巨大,兩家人住在兩頭一點都不打擾到彼此。

桂枝安頓好後就抱著孩子先去拜見德妃,正好看到了在德妃院子裡玩耍的弘杲和秀瑩。她把女兒秀英放到了地上讓大家一起玩兒,隨後和德妃抱著哭了一場。

德妃摟著她說:“這懶蛋丫頭也當娘了,我看見你們母女算是了心願了。”

桂枝見到德妃很激動,抱著德妃又哭又笑,聽了這話就說:“您這話聽著怎麼帶著一股子不吉利,快彆說了。我日後還有更多的孩子給您看呢,說起孩子,英兒,來拜見你外祖母。”

弘杲倒是樂意帶這個表妹玩兒,但是秀英看他就躲,躲在乳母身後露出小腦袋偷偷地看人,聽到叫自己,再看到擋在路上的弘杲和直勾勾看她的白胖秀瑩,忍不住哇一聲哭了。

桂枝就說:“這就是個哭包!來,額娘抱著你。”

德妃又讓抱著秀瑩來,表姐妹倆坐在一起,德妃不得不說一句:“我們家瑩瑩看著像個粗丫頭。”

秀瑩平時看就是個小美人,但是和她表姐比起來,小丫頭就顯得粗粗笨笨。秀英真的是個大美人胚子,就這模樣能笑傲天下九成九的美女。她坐在一邊,眉頭蹙著看表哥弘杲和表妹秀瑩,雖然不說話,緊緊蹙著眉就顯得惹人憐愛。

德妃一看外孫女這模樣,就知道將來百分之百會嫁到京城來。她參與選秀的時候家世好模樣好,這最低也是王府的嫡福晉。

到了下午四阿哥和六阿哥忙完帶著十三阿哥一起來見德妃。秀英這是第一次見到兩個舅舅,在額娘的吩咐下懵懵懂懂地給舅舅請安,六阿哥很熱情地把孩子抱在懷裡摟著,跟秀英說:“這幾日跟著你哥哥姐姐玩兒,彆外道,有不高興的說出來。”

四阿哥就說:“她還小呢,聽不懂。”

六阿哥不同意:“四哥你彆這麼說,孩子就是看著小,心裡明白著呢。”

四阿哥不和他討論這個,問桂枝:“去給太後請過安沒有?”

桂枝說:“去了,這一轉眼太後祖母都要過七十大壽了,感覺真快啊!”

她不說不要緊,她說了從德妃到四阿哥六阿哥都是滿腹感慨。德

妃的感慨是她進宮都很多年了,當年她進宮的時候太後還年輕,真是不知不覺間太後都是位七十多歲的老人家了。

而四阿哥和六阿哥的感慨在康熙身上,康熙已經五十七歲了!

努爾哈赤去世的時候六十八歲,皇太極去世的時候五十二歲,福臨就彆說了,他那沒什麼參考價值。因此在兩位皇子的心裡,皇父的年齡已經快到儘頭了。這種事兒能在心裡想,但是不能說出來,兩人滿腹感慨,跟著桂枝的話說:“時間過得真快啊!”“是啊,不知不覺時間就這麼過去了。”

有這個想法的人很多,大家的想法都差不多,眼看著皇上也就在這幾年了!至於哪一年,真的不知道,但是人的歲數都是有數的,不可能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