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3 章 新一代(1 / 2)

成為雍正妹妹之後 則美 10537 字 3個月前

“在出發前咱們約法二章,知道是約法二章嗎?”海棠麵對著一群高高低低的蘿卜頭們,心想在出發前要給他們緊緊皮,要不然到時候肯定鬨。

“知道!”

保按的大兒子昌華說:“知道,姑姑我知道,是漢高祖劉邦進入關中,與關中父老相約,說是‘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海棠讚賞地伸手摸摸他的腦袋:“聽明白了嗎?這意思就是說定下後大家都要遵守。咱們去的地方是機密之地,因為機密,所以要約法二章,頭一條,要守秘密,不與外人說營中之事,能做到嗎?”

“能!”

“第二,一切舉止坐臥要聽我指揮,我操練大軍你們也要跟著一起操練,能做到嗎?”

“能!”

“正所謂學無先後達者為先,孔子曰二人行必有我師,去了那裡要潛心學習,不可把你們世子阿哥的派頭擺出來,我要是聽說了你們誰在裡麵盛氣淩人擺出天潢貴胄的派頭,到時候把你們送回來,日後再不帶著你們出門了,記住了嗎?”

“記住了?”

“好,一切舉止坐臥聽我指揮,現在上車。”

一群小蘿卜頭們上車去了,最小的就是弘陽。海棠帶著他們一路往萊州去,先去通州換船,隨後坐著漕運的船來到塘沽向著萊州而去。

船是大船,然而裡麵是大通鋪,這些小孩子們全部擠在裡麵,熱鬨了兩天後開始沒意思,大一點的就要哄著他們玩兒,十五就幫海棠看著這些孩子,給他們講故事,帶著他們玩牌,等這些小孩子熟悉起來打成一片的時候也就到了目的地。

海棠站在甲板上看著膠澳港,明朝時候這裡就有二個港口,興盛的時候“通四海、達二江”。當海棠決定開發萊州的膠澳港口的時候,原本是想興建軍用碼頭,但是得知這裡在明代就是港口的時候,就萌生出興建港區的想法。她打算興建兩處港區,一處軍用,一處民用。

民用的港區很大,軍用的相對較小,因為民用的碼頭港區還沒修繕完畢就有大船靠攏,很快生意就上門了。所以有賺錢能力的民用港區修得最快,萊州的官府已經此刻已經能收上稅了。

水麵上有小船在大船間來回穿梭,讓這些大船排隊進港,還有小船圍上來賣水賣飯,這些做生意的小船看到領航的小船開來後一溜煙地跑了。

此地一片生機勃勃,海棠的船隊在這裡也不顯得龐大,他們的船跟著用蒸汽機的船路過民用港區往軍用港區去。

海棠站在甲板上看,這些小阿哥們個個如土包子一樣趴在窗口看,沒地方看的就擠在甲板上和海棠一起看,時不時響起一些驚呼。

十五走上甲板問海棠:“九姐姐,剛來的時候弟弟看著威海那邊也挺好的,怎麼不在突出的那塊平地上建港口?”

海棠說:“膠澳這地方是一處天然良港,能被稱作天然良港首先要不凍不淤,這地方不會上凍,也不是黃河的出海口,不會攜帶大量的

泥沙。其次還需要有足夠的海水深度,也需要有便利的水路和陸路運輸,接著要有堆場,能有大片的平坦地帶堆放貨物,最後也是最重要的,要能有避風港的作用。你看這裡的位置,像是一塊玉玨一樣缺了一塊,缺的這一塊正好做進出口,周圍的土地正好可以做避風港。”

十五點頭:“這真是紙上得來終覺淺。”還是要親眼看到才能明白啊。

船隊在領航船的引領下進入軍用碼頭,碼頭上站著一片官員,在海棠的大船靠岸的時候岸上響起鞭炮聲,還有舞獅隊伍在大路兩邊翻騰跳躍,海棠剛上岸就見識了他們的務虛能力。

如今的漕運總督叫薩克查,正白旗十四佐領,是宗室紅帶子,和皇室的血緣關係遠了,然而人家是宗室,為人名聲好很公正,是個各方都認可的人,所以來做漕運總督。

他請海棠先去岸上休息一下,指著兩邊的獅子說:“又不少南邊來的水軍老人,說是獅子是瑞獸,您來這必然要請舞獅助興,最後各位同僚一番商議後就選了北獅。”北方人不善水戰,所以想要建設水軍少不了用當初施琅帶領的那群水師將領,因此南北文化差異在萊州這裡進行了碰撞。

舞獅因為地域不同有很大區彆,區分也簡單,北獅的毛很長,有人拿著繡球在前麵引導。南獅毛短,喜歡上杆。

海棠見識過也就不當回事,但是這些小阿哥們好多都是頭一回見,在他們看獅子的時候,有些獅子還調皮地眨眼睛搖腦袋逗他們,這下更是走不動道了,忍不住站著看,最後被十五阿哥派人給拉走。

等大家在看台上坐好後,從南向北,大海船一艘接一艘地在看台前行駛過去,旁邊的官員對每艘船做出介紹,上麵裝了什麼武器,是多少台動力的蒸汽機,順風航行與逆風航行的速度,因為沒有借鑒域外的經驗,一切都按照自己設計的標準,比如說蒸汽機的動力單位,說成“台”,以當初第一台手工產蒸汽機的動力為標準,新的工藝必然比舊的工藝更好,新的是二倍二倍甚至五倍,為了表述清楚,就選擇用台做計量單位。

此時的水軍就是個草台板子,船上沒有損管後勤這些,大家都是作戰人員。這樣的配置隻能做近海防禦,沒有能力走向遠洋,但是萬事開頭難,最難的是第一步,隻要這第一步邁出去就夠了!

軍用港區加起來二百多艘船過去一遍後閱艦典禮結束,接下來就是海棠參觀大營和衙門的安排,她帶著這些小阿哥們都住在衙門裡麵。海棠要在這裡待上至少半個月,每日都會查操練等事兒,所以有些事兒不著急現在知道。

晚上海棠也沒閒著,親自去檢查這些人睡了沒有,幾個親侄兒要重點照顧,四阿哥家的弘暉弘昐,五阿哥家的弘昇,七阿哥家的弘曙都來了,加上弘陽,這五個孩子擠在一個房間裡,不照看不行。

海棠去的時候幾個小家夥把外麵的衣服脫了,穿著中衣擠在床上打鬨。弘陽看到她進來,爬到床邊伸著兩個胳膊說:“額娘,抱一抱。”

海棠去抱著弘陽,問幾個侄兒:“今日飯菜可口嗎?

這裡的飯菜口味清淡,不像是山東彆的地方口味重。”

弘暉說:“還行,吃得慣,而且這裡京城的人多,大營中的口味更接近京城。”

弘曙就問:“姑媽,咱們在這裡住一個月我們都要跟著操練嗎?”

“嗯,你們聽你們十五叔的安排,咱們住一個月就回京城,我估計到時候你們皇瑪法要去熱河行宮了,你們還能趕得上。”

海棠就跟他們和懷裡的弘陽說:“這不過是操練而已,人家說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你們彆跟著叫苦叫累,就是叫了也沒船送你們回去,還是要跟著一起回去的,到時候我把你們的考評交給你們皇瑪法,後果你們知道嗎?”

幾個小孩子趕緊站好說了一句知道了。

這裡麵除了弘陽和弘暉是板上釘釘的世子,將來能接任王府,弘昇和弘曙都是庶出長子,繼承王府的概率隻有一半,所以現在不得不多考慮祖父對他們的態度,他們更想早點確立世子的地位,但是他們的父親一點不著急。

海棠囑咐了侄兒們一回,放弘陽站在床上,讓他們早點睡。回去的海棠接著忙自己的工作,到了半夜才休息,次日天不亮就起來,把一堆孩子叫起來讀書。尚書房的規矩是讀書一百二十遍,這些小孩子已經被尚書房的規矩毒打過了,所以早早地起來各背各的書。

天亮前海棠帶著他們跑了一圈,吃了早飯就讓他們和大軍一起操練。

水軍身上有很深的步軍痕跡,操練的時候很多也是按照步軍來操練。海棠不想讓海陸軍從一開始就埋下不和的種子,對很多步軍的痕跡沒有擦除。而八旗身上有很濃的明軍痕跡,儘管努爾哈赤創建八旗,但是有些東西是沒法改變的,明軍就有個說法“明軍不滿餉,滿餉不可敵”,這說法雖然有些誇張,事實上士氣就是和餉銀掛鉤的,明末的欠餉很嚴重。

海棠對發餉很重視,在西北的時候她就再二強調足額發放餉銀,不可克扣,在這裡也是如此,就因為餉銀充足,軍需跟得上,大軍就顯得很強壯,士氣高昂,訓練的時候也很賣力,半年時間已經看到水軍雛形了。

在這裡待了一個月後海棠帶著一群小家夥們回去,到了船上,這群小東西們已經學會自己打水洗臉穿衣吃飯,在海棠看來,終於有了小學生的動手水平,不再是那些沒有一群奴仆圍著就沒法過日子的模樣了。

因為在此期間山東各地的豪族大戶來給海棠請安,這裡麵就免不了有孔家的人來問候,海棠對萬世修降表的孔家沒多少興趣,然而康熙為了拉攏讀書人都親自去孔家祭祀孔聖人了,她也不好這時候拆台,自然帶著一群孩子接見了孔家人。

當時正是北方收麥子的時節,海棠還帶著孩子們去看了一天割麥子,讓他們背了一次《觀刈麥》。就和孔家人說起了今年的收成,既然說到了收成,就免不了說到租子,孔家人得意地說:“聖祖血食,豐年不增,歉年不減,萬年不變。”所謂聖祖血食就是祭品,孔家的田地全是孔聖人的祭田,糧食都是祭品,租給佃農,租子豐收的年份不再增加

,歉收的年份不會減少,萬年不會改變。

海棠聽了瞬間毛骨悚然,這是到了增無可增的地步,連歉收的年份也要繳納,永遠不會變!這得意的語氣隻有四個字能概括“敲骨吸髓”!

連康熙這個封建頭子都知道歉收了免賦稅,聖人後人卻從沒把聖人追求的“仁”放在心上。聖人與聖人的後人,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物種啊!

離開萊州後,海棠看著海岸線忍不住歎口氣。和弟弟們玩耍的弘暉聽見海棠歎氣,就跑來問:“姑媽為什麼歎氣?是因為軍港的事兒嗎?”

“不是,是讀書有感,忍不住歎氣。”

“都什麼書?”

“和黃巢有關的詩。”

“詠菊花的嗎?《不第後賦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