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8 章 多憂愁(1 / 2)

成為雍正妹妹之後 則美 11395 字 3個月前

“眼下各處紛繁複雜,你覺得如何?”

海棠和他並肩往前走,笑著說:“四哥是考我呢。事雖然多,埋頭解決不就行了,朝廷的事兒就沒小事兒,不愧對百姓,不愧對自己就夠了。”

“十四如今上躥下跳,我的意思是……”

海棠站住,對身後的人揮揮手,海棠身後的人退下了,蘇培盛一看,趕緊帶著四阿哥的隨從們退下。海棠和四阿哥沿著前湖的湖岸邊走邊聊。

海棠說:“十四長大了,你我哪有管一輩子弟弟的道理,額娘覺得他是個孩子,但是他如今也做爹了,也是一家的頂梁柱了,他自己明白在做什麼。你我就不應該管那麼多了,管得多了容易被他煩。”

“話雖然如此說,”四阿哥到底是個做兄長的,他還是想拉扯一把十四,就說:“他要是出事兒了傷心的是額娘,總不能讓額娘以淚洗麵。”

“日升日落攔不住的,十四的事兒你我也攔不住。我跟四哥說件事,這事兒我沒證據,你要是不信聽聽就行了。當日廢太子的那天晚上,有人在其中插了一腳,用八哥的筆跡模仿太子的筆跡寫了一封信。這封信的內容是太子給十三弟寫信,讓他速速來救自己,這信到了汗阿瑪的手上,汗阿瑪看了之後直接燒掉了,但是汗阿瑪信了幾分誰都不知道。”

四阿哥皺眉:“當日之事我都不知道,你從哪兒得知的。”

海棠看看周圍,小聲說:“弘陽回來跟我說在一哥被押送到帳殿前有人把截獲的信件送給了汗阿瑪,汗阿瑪看了直接扔到了火盆裡,弘陽不敢看那是什麼內容。我就打聽,梁九功告訴我的。”

“他?”

“他也卷入這事兒裡麵,放他出來是祖母無意問了之後汗阿瑪才放的,他以為是我替他說情,私下裡找到我表忠心,我問起這件事他就說了,這封信看過的人被汗阿瑪下旨封口,但是他的徒子徒孫不瞞著他。

禦前的太監雖然不讓認字,可他們都是些聰明人,認了之後不敢聲張,都是能識文斷字的。裡麵的內容顛三倒四,以太子的口吻跟十三弟說對他有大恩,可偏偏犯了個錯,把敏妃去世的日子記錯了,敏妃去世的時候是閏月,如果是閏八月去世,一般都是在九月祭祀,祭祀敏妃是十三他們兄妹私下去請園子裡麵的尼姑和道姑給敏妃念經,十三若是有空再自己去一趟妃陵燒紙擺供品。這些太子和太子妃都是知道的,每年遣人送了東西給十三他們。八阿哥也不會犯這樣的錯,他那人一貫做事周全,就是靠著如沐春風的行事手段才籠絡人心,不會把敏妃過世的時間記錯,也就是不操心的十四才會記錯日子。”

“你的意思是他用八阿哥的字跡再模仿太子的字跡,用太子的名義給十三寫了信,目的是嫁禍老八?”

海棠點頭:“我沒證據,這是我的推斷。”

“他這是害了十三啊!”

海棠說:“汗阿瑪可能不信,他要是信了就會派人去拘押十三。”

可是十四這麼蠢到帶冒煙的舉

動被老爺子看到了。四阿哥覺得每次都被十四蠢到刷新認知。

海棠說:“汗阿瑪會讓十四去營建鐵路的,最後出來兜底的不是你就是八哥。目前汗阿瑪忌憚年富力強的兒子,三哥那人不足為慮。”

四阿哥背後的汗毛都豎起來了,這意思是馬上要輪到自己倒黴了?

他深呼吸一下,跟海棠說:“哥哥養的那個幾個幕僚勸說哥哥這時候彆跳出來。”

這些幕僚的意思是德妃的子女實力雄厚,多做多錯,現在什麼都彆做,苟著就行,一直苟到老爺子駕崩!

這些人覺得老爺子還會折騰兒子,誰跳得高就被折騰得狠!這就是不爭是爭的道理。

海棠說:“十四拉不住了,他要是出事兒,讓八阿哥給他兜著。”

四阿哥說:“老八也是這樣想的,老八盼著十四出了事兒讓咱們兜著!”

海棠還要再說,這時候有小太監跑來,這是禦前紅人魏珠的徒弟,一個年紀不大的太監,長得圓圓胖胖的很喜慶,跑來給兄妹兩個請安後就跟海棠說:“格格,皇上要見您。”

海棠說:“四哥,我先走了。”

四阿哥想了想,就說:“我跟你一起去。”

兩人趕到清溪書屋,康熙看到他們一起來了,就跟海棠說:“明年朕六十大壽,朕想大辦,你把明年你要辦的事兒排一下,彆衝突了,要是有些要緊的就現在開始辦。”

海棠立即笑著問:“是,明年這大事讓誰籌辦?”

康熙說:“朕再看看吧。”

又問四阿哥:“你這是來乾嗎的?”

四阿哥心裡斟酌再三,跟康熙說:“今兒早上隆科多舅舅請兒子給他敲邊鼓,他想去修路,說是您已經有這意思要把這事兒許給他了,兒子不太信他的話,特意來找您求證。”

康熙把書放到一邊,讓魏珠給他們搬了凳子。

他先問海棠:“你覺得誰能去做這事兒?”

海棠說:“這種事兒和一般事兒不一樣,最忌諱外行指點內行,造辦處做火車和軌道、火器營有使用經驗、工部擅長這種大工程營建,這三處的人放在一起商量出施工標準才好營建。兒臣的意思是這件事讓六哥或者是十一弟去都行。

然而這兩位都是病秧子,畢竟這種大事兒,他們不去工地是不行的,不僅要去,還要在那裡隨著民夫吃住,那種灰塵連天的地方,也沒法擺皇子的排場更不利於養病,六哥和十一弟是去不了的。

既然他們去不了,不如從工部選一個有能力的大臣,再從造辦處選一個懂技術的,以及火器營選一個有經驗的,這三個人一起共事,您多過問,再時不時地派出欽差,一方麵是監督錢款,另一方麵是敲打沿途的地方官。”

海棠說到這裡頓了頓:“兒臣覺得隆科多不合適。”

四阿哥在一邊點頭:“還是要找一個願意乾實事的才行。”

海棠補充:“不僅僅是乾實事,必須是能製定規矩的能臣才行。火車白日跑,晚上沿途

的人怎麼維護?怎麼發現問題?發現問題後又該怎麼反饋?必須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規矩才能保證火車暢通無阻。這條路和漕運衙門不一樣,和河道衙門也不一樣。這條路是要盈利的,是要能掙出來第一條鐵路錢的。

漕運衙門負責內河的這些人,一方麵漕工罵漕運衙門不把人當人,一方麵又確實是‘百萬漕工衣食所係’,連年虧損,怨聲載道,將來也要防止鐵路衙門出現如漕運衙門此等尾大不掉之勢。”

所以海棠反對讓權貴插手。

康熙考慮的是另外一個方向,他主張給權貴們分些好處,要不然這些權貴憑什麼拱衛皇權?

但是也沒必要這時候和孩子們爭辯這個,他就說:“朕知道了,你去隔壁吧,老四留下。”

康熙在海棠走了之後問他:“剛才你妹妹說的你都聽見了吧?此事很重要,您是怎麼想的?”

四阿哥心思急轉,立即說:“兒子聽您吩咐。”

“朕是覺得你為人認真,像是這種大事朕還是信任自己的兒子,然而你這些兄弟你也是知道的,老三老五麵軟,老六老七老十一身體不好,老九和老十那一攤子事兒離不開人,剩下你和老八,老八做事毛毛躁躁,不如你。”

要是放在去年,皇父說起這話,四阿哥都感動得嗷嗷叫著給皇父分憂了,這事兒他也想去,但是眼下真的不好冒頭。

四阿哥想到一個人:“兒子為人死板,常有人說兒子不顧彆人死活,修路這事兒兒子倒是想去,隻是民夫眾多,沿途經過了很多地方,兒子倒不是怕得罪人,就怕自己控製不了敲打地方官員出事兒了,您若是讓兒子去,兒子絕不說一話,路修不好不回來了,隻是有個人比兒子更靈活些,也可以信任,兒子向您推薦他,若是您覺得行,就他去,您覺得他年輕,兒子去。”

“十三?”

四阿哥搖頭:“不是十三弟,十三弟不行,他比三哥他們還麵軟,那人吃硬不吃軟,看到有那日子過得苦的求他,他必是樂意幫一把,然而這麼大的工程,花錢要節省才行。兒子說的是十一弟。”

康熙對十一常常忽略,聽四阿哥說起來就有些疑惑。

四阿哥說:“十一弟辦過的事兒從不出錯,不信您回憶一下。”

還真是這樣!五阿哥搞不好的事兒交給十一,十一就能辦得妥妥當當。

康熙剛才還覺得四阿哥在敷衍,這麼一想,十一確實是個很不錯的人選,可見他是認真想過的。

“嗯,十一確實不錯,這樣吧,朕再考慮考慮,這兩天把十一叫來問問。”

四阿哥鬆口氣,下一個問題讓他把心又提起來了。

康熙問:“你覺得誰當太子合適?”

四阿哥背後又生出冷汗,低頭說:“兒子不敢輕言廢立,您說誰合適誰就合適!”

康熙盯著四阿哥看了一會,看的四阿哥貼身的衣服都濕透了才輕輕笑了一下:“嗯,回去吧。”

四阿哥如蒙大赦,趕緊站起來告辭,離開清溪書屋被

風一吹,整個人透心涼,連著打了四個噴嚏才心情複雜地離開了。

這會在桂枝家裡,一群小姑娘們在玩遊戲,在桂枝看來就跟過家家一樣。她交代了嬤嬤們照顧著,又派了自己的侍女過去看著,就回上房照顧兒子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