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1 章 牆頭草(1 / 2)

和威武的鐵甲艦相比,以前的小木船從體型上就差了很多。而且一炮擊沉了木船,宣布船艦利炮的時代來了。

在一邊觀看的大臣們不管懂行不懂行的都議論紛紛,這確實是國之重器,在這高興的時候也沒人說些窮兵黷武的話來掃興。

鄂倫岱的嘴巴半天閉不上,他隨後跟長子補熙說:“勇憲親王說鐵甲艦比一般的戰艦厲害我以前是不信的,現在真的信了,比鐵甲艦更厲害的無畏艦又是什麼樣的我想不出來,或許也見不到了,你要相信有這玩意,將來你和你的子孫或許能見到。”

他相信海棠說的話,將來是火器的天下,戰馬弓箭慢慢淪為擺設,火器橫行無忌。隻要佟家一直握著火器營,看得見鐵甲艦也能看到無畏艦。

鄂倫岱和佟國維坐在一起,他的話佟國維也聽見了。眼看著大房這一脈將來怎麼走確定了,他就為自己的子孫著急。難道自己死後二房就要沒落了嗎?佟國維不禁急了起來。

在一片歌功頌德中一天結束,應龍艦原本的計劃是第二日就要開拔離開山東港,康熙打算坐著應龍艦在江蘇下船巡視江南。因此應龍和配套的船隊在山東港多等了幾日。

在此期間,海棠再三要求兩個港口如實記錄下鐵甲艦的使用心得和日常的小毛病。在操作上形成規範,在維護上多用心,水兵輪換上船,務必多培養更多的水兵,因為將來要接收更多的鐵甲艦。

這邊她抓緊部署後麵的事情,康熙就巡視了膠澳港,從軍港出來到巡視了民港,再巡視了周圍興起的新鎮子和外來討生活的棚戶區。

棚戶區還算不錯的地方,因為有些人是生活在船上的,從外地搖著船到這裡討生活的江南百姓和來此碰運氣的北方百姓,全部家當都在船上和棚子裡,這些都是失去了土地的人。隨著這裡聚集的人越來越多,男人乾苦力女人給人縫縫補補,積攢到一些錢後從船上搬到棚戶區。隨著這裡的商機越來越大,抓到機會就能賺錢,從棚戶區搬出去,沒賺到大錢的就在棚戶區住著。

因為這裡剛開始發展,棚戶區並不是破破爛爛汙水橫流,相反看著簡陋並不破舊,每個人都相信在這港口能賺到錢,這裡到處都流傳著誰誰誰前些日子發財了,哪一處的街坊又搬到鎮上的大院子裡了的成功故事。每個人都相信自己能過上好日子,所以臉上並不見愁苦。這些先來的人還會讓同鄉一起來討生活,因此每天都有人拖家帶口地來到這裡。

康熙看了很高興,覺得這地方也不失為一處安居樂業的地方,然而海棠卻高興不起來,這一處地方因為進出口而興盛,進出口容易受到時局影響產生波動,一旦進出口有枯竭的苗頭這裡會瞬間衰敗下去。所有人靠著碼頭吃飯,沒有一點彆的產業,將來真的不好說。

巡視過碼頭後,康熙見到了來拜見他的山東官員和士紳,這次他們再次提出了修建鐵路。海棠跟康熙說過,修路這種事兒不能動用國庫存銀,最起碼不能全部讓國庫出錢,因為國庫的錢糧都是賑災用的。必須讓第一條路

賺出第二條路的銀子出來,前兩條路賺出第三條路的銀子。而且進出口這種事兒要控製,不控製很容易影響到國內各行各業。康熙也沒把話說死,而是準備讓工部繼續查看山東各處。

在這邊的事兒處理完後,海棠就準備帶著大部分大臣回京,康熙則是要南下巡視江南。

海棠就讓弘暉跟著聖駕一起去江南,她帶著秀楠回京。

此時康熙身邊是幾個幼子和兩個孫子,帶著一些大臣宗親上了船,船行到江蘇再乘坐小船到了江寧,回程的時候打算從運河回京。

江南官員齊聚江寧,江南風景依舊,然而康熙卻早已經蒼老,他被兩個孫子扶著出了轎子後看著江南景致,忍不住發出感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啊。()”隨後接見了江南官民。

海棠帶著大隊人馬回到京城,先去暢春園看望太後。

太後看她回來問:你汗阿瑪沒跟著你回來??[(()”

海棠笑著搖頭:“沒有,他轉道去江南了,您最近有哪裡不舒服嗎?”

太後搖搖頭:“沒有,你放心,我好著呢。就是牙鬆了,可能快掉了。”說著張大嘴讓海棠看。

海棠發現她現在跟個小孩子一樣顯得很快樂,但是相對應就健忘嗜睡,伴隨著時不時的疼痛,已經離不開人照顧了。好在到了這種地步老太太還是很開朗樂觀的,沒有抱怨也沒有畏懼死亡,日子和往常一樣過,這樣的態度也讓海棠放鬆了下來,不再因為太後得病和德妃衰老而患得患失產生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