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0 章 生希望(1 / 2)

民變的後續海棠讓弘暉詳細寫了下來,派人送給在熱河的康熙。

康熙對這件事很關心,畢竟河南就在京城附近,稱得上是臥榻之側,康熙不會不放在心上。看了之後還是不放心,要求刑部、吏部、戶部一起核查晉冀豫魯等地的白蓮教。

為此康熙還特意把富寧安叫來罵了一頓,去年就安排他查北方的官員,問他是怎麼查的!

富寧安一肚子委屈沒法說,他是真的下令查了,但是吏部上下敷衍,他因為不得八阿哥看重,因此吏部上下對他多有隱瞞。富寧安不敢實話實說,隻是磕頭求饒。

康熙並非糊塗不知道事兒,他也知道富寧安在吏部坐冷板凳,彆看是尚書,實際上是被架空了,罵了他幾句,讓他回去配合著戶部刑部徹查,從官府到民間全部查一遍!

富寧安回去之後,康熙立即讓人把八阿哥家裡的太監和屬官抓了起來,理由是沒侍奉好八阿哥。又說八阿哥病了讓他好好養病。對著吏部的官員大刀闊斧地調動,有幾個八阿哥的心腹被拖出去杖斃,大部分發配到了寧古塔尚陽堡等地。

八阿哥並沒有因為康熙這一番雷霆之怒被嚇住,康熙說他病了他就在家養病,還很自信地跟八福晉說:“就是老爺子把爺圈了,外麵的人照樣聽爺的吩咐,除非是老爺子弄死爺!老爺子就是恨得咬牙切齒也不會弄死親兒子,殺子的名聲可不好聽啊!”

吏治已經糜爛至此,貪婪才是主流,除非是把這所有官員都給換了,就是換了之後誰能保證下麵的一批不貪呢?貪才是人的本性!

八阿哥因此信心滿滿。

時間到了十月,康熙在木蘭圍場上檢閱八旗,行圍快結束的時候果然收到了他最擔心的消息。

河南巡撫張聖佐上報,說是蘭封縣有張氏父子聚眾,現如今已經把張氏族人抓獲,其張家父子和族人供認不諱,他們確實是白蓮教教徒,且態度囂張蠻橫,言說要舉大事。

康熙看到“舉大事”這三個字覺得頭皮發麻。立即令北方各個官府徹查,並且讓朱爾哈岱立即抓捕。朱爾哈岱本就盯著這些人,康熙的命令到他手上,他立即帶著人出了京城,一時間黃河兩岸雞飛狗跳,三教九流抓了無數。他抓了那麼多人,因為本就是盯著,很少有抓錯的,一時間白蓮教在北方遭遇了嚴重打擊。

到了十一月康熙終於回到了京城,海棠著急去膠澳港口,和康熙交接完後就急匆匆地帶著弘暉去港口。

她的計劃是要去港口和官員見麵,同時要帶人查進出口商行的賬,順便看看新建造的鐵甲艦。因此來去匆匆,瑩瑩想跟著去,因為太冷了海棠也沒帶著她,自然也沒帶秀楠和弘陽。

她和弘暉一路乘船到了港口,在水軍衙門裡光是開會就半個月,隨同而來的戶部官員查看進出口商行的賬目,賬麵是沒問題的,海棠就交代弘暉去進出口商行的錢莊銀庫清點金銀和外幣。

進出口商行是個龐然大物,下轄有錢莊,能放貸吸儲,金庫是鐵水澆築的,這樣

的庫房要幾處(),弘暉親眼看著清點(),一兩天是結束不了的。

海棠趁著這個機會就去造船廠,然後在港口居民聚集的大鎮轉了轉,看這些人冬天是怎麼應對的。

她還帶著侍女去街上看了看一些蘿卜白菜的價格,又問糧油售價。等到中午就走到一座尼姑庵附近,有老尼姑出來買菜,遇到了海棠,就邀請貴人進庵裡麵休息。

海棠和四阿哥不一樣,四阿哥信佛,應該說整個皇室都信佛,海棠雖然沒到出言誹謗的地步,但是卻敬而遠之。此時看到這新興的鎮子上有了寺廟和道觀,就忍不住感慨佛道兩家簡直是無孔不入,占據了名山大川不說,這小小人間也不放過。

因此海棠就不打算去。

然而這尼姑再三邀請,還有一些附近的鄰居說他們尼姑庵的素菜做得好,不妨去嘗嘗。說得天花亂墜,加上因為是中午了,海棠被這些人說得肚子裡饞蟲湧動,就跟著進了尼姑庵。

這裡有老尼姑四五人,中年尼姑十幾人,還有十數個青年尼姑以及一些端茶倒水的小尼姑。

海棠看著這尼姑庵的規模,再看看她們占地麵積不算小,就問:“師太,你們這裡人丁興旺是怎麼謀生的?”靠鎮上的百姓施舍是養不活這麼多人的。而且這裡的建築很新,這是新庵堂,也沒什麼名聲,不會有人來這裡上香供奉請她們做法念經,除非是有產業,寺廟的產業一般是收租和放貸。再或者這裡名為尼姑庵實際上是一處半掩門,也就是暗娼。當然也有些不走尋常的尼姑庵,她們出入大戶人家,實際上就是掮客,給人穿針引線,這種尼姑一般是結交權貴,是權貴和富商之間的橋梁。

海棠考慮到這附近鎮上也有富人,這些尼姑八成就是一些掮客。

果然這裡的幾位老尼姑一張嘴就說明了她們是掮客,認識哪裡的官太太,又認識哪裡的富商,富商是做什麼生意的。言語之間悄悄遞話,說是一直想拜見海棠,但是她們身份卑賤,一直沒機會,現在想跟親王結緣,親王要是有什麼吩咐她們自然鞍前馬後。

海棠以為她們是想攀附王府的門第,就笑了一下沒接話,摟著鹽寶的脖子在它的腦袋上擼了幾下。這意思是不想和她們有來往。

這幾個老尼姑看她的態度就沒再多說,把這庵堂裡的素菜給吹得天花亂墜,說是能把素菜做得鮮美異常,且不放一點葷腥。

海棠就好奇了起來,這些人也不藏著掖著,立即讓人拿了一些海帶過來,海棠看到海帶恍然大悟,這不就是從海棠裡麵提取味精嗎?放在這個時代的確是一種秘方。對方說的雲裡霧裡,扯上了夜裡夢到菩薩,得到菩薩點化這樣的故事。海棠含笑聽著,不斷地點頭,權當聽故事了。

海棠聽了一會,覺得這故事很落俗套,就打斷了她們,問起這鎮子上的物價和一般人的工錢,又問一些婦人是怎麼接活養家的。

說了一會話之後,外麵素齋做好了,幾個青年尼姑端著托盤進來。海棠摟著鹽寶的腦袋安撫它,讓它等會兒回衙門再吃飯。畢竟海棠不想把飯菜放到地上

() 讓鹽寶舔,而且用人家的碗喂給鹽寶先不說合適不合適,傳出去就顯得奢靡了些。海棠很注意鹽寶的形象,不想給人一種王府的狗比外麵的百姓日子過得都要好的印象。()

幾個青年尼姑挨著擺放飯菜,拿腦袋蹭海棠的鹽寶突然看向最後兩個尼姑,海棠看鹽寶認真起來暗暗戒備。

?則美提醒您《成為雍正妹妹之後》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前麵幾個把飯菜放好端著托盤退下,後麵兩個端著托盤過來的時候鹽寶瞬間從海棠的懷裡掙脫,一頭撞翻了其中一個,再撲向另外一個。

一時間屋子裡尖叫起來,海棠在鹽寶撲出去的時候瞬間跳起來躲在椅子後麵。門口的侍女立即吹響了脖子裡的銅哨,外麵的侍衛撞破門衝了進來。鹽寶在撕扯其中一個尼姑的時候,被撞的尼姑掏出匕首,大喊了一聲:“我要為兄弟姐妹報仇!”

這話剛說完就被衝進來的侍衛一劍鞘砸暈了,其他人把另外一個從鹽寶的爪子下拖了出來。堂上一片狼藉,一群尼姑擠作一團,幾個老尼姑滿臉悔恨,其中一個說:“孽障孽障!都這麼多年了,居然又要作孽!”

海棠聽了她的語氣,知道這分明是有故事的啊!就立即坐下,讓侍女和侍衛們搜查尼姑庵,讓這幾個老尼姑喝口水壓壓驚,問道:“看來幾位老師太知道些故事啊!事到如今,不妨講講。”

其中一個念了已經阿彌陀佛,說道:“出家人不打誑語,老尼沒親眼看過,把從師傅那裡聽來的跟貴人說說吧,這事兒要從前明說起,前明永樂皇帝坐朝的時候,發生了一件大事。”

永樂年間在山東蒲台一個貧苦家庭出生了個女孩叫做唐賽兒,長大後嫁給了一個叫做林三的男人為妻。窮人家的女孩嫁的自然是窮人,作為社會的底層,唐賽兒一家吃儘了生活的苦,後來永樂皇帝朱棣發動了靖難之役,山東被打的稀巴爛,她父親被官府抓去做苦力修建城牆,加上連年天災人禍,唐賽兒的娘家和婆家都吃不飽。

她也不懂皇帝叔侄爭奪家產為什麼他們這些人吃苦受難,之後的十幾年山東都沒有從這場叔侄爭奪裡麵恢複過來,山東卻經曆了數次天災,萬般無奈之下她和丈夫林三闖入官府弄糧食,唐賽兒夫妻不知道糧食不在官府,是在糧倉裡麵的,自然夫妻兩個空手而歸。但是因為闖了官府,她丈夫林三被處死,父母也死了。唐賽兒因此借白蓮教的名義聚集了上萬人掀起了一場起義,起義讓京師震動,因此永樂皇帝連忙調大軍鎮壓,唐賽兒與官兵打得有來有回,幾次擊敗了大軍,攻破城池開倉放糧並且殺了明朝數位將領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