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8 章 新生活(1 / 2)

看二公主這個態度,嗚而袞趕緊說:“我們公主這幾日太傷心了,怠慢了四爺和九格格十三爺,三位請坐。”

他們的孩子簇擁著大家坐了,十三阿哥是個厚道人,就順著姐夫的話跟二公主說:“姐姐還請節哀,老福晉也是到這個歲數了,這時候走了是高壽,沒什麼遺憾了。”

在場的人都連連點頭,二公主若是順著這話附和兩句這場麵就算是圓回來了,但是二公主還是擺了個冷臉,連厚道的十三阿哥都沒法往下說了。

四阿哥若是不看在巴林郡王的份上此時就想站起來離開,當下就不看二公主和嗚而袞說話:“表哥,有什麼需要的儘管說,兄弟一定幫忙。”

嗚而袞點頭:“若是這幾日有需要會請您出麵的。先提前跟您和九格格十三爺說一聲,我們不打算在這裡待太久,等葬禮結束就回去將我父母合葬,若是到時候沒一家家親自上門告辭還請彆往心裡去。”

十三阿哥立即問:“下個月就是汗阿瑪的大壽了,您和姐姐不參加?”

老丈人的大壽是很重要,但是對於嗚而袞而言安葬額娘也很重要。嗚而袞就說:“用漢人的話說我們家正處在熱孝裡,就不好參加萬壽節了。”

這理由說的過去。

這時候二公主又發出一聲冷哼,看的出來這次是衝著她丈夫來的。

他們的小女兒推了二公主一把,提醒她彆在這種場合弄出什麼幺蛾子來,此時嗚而袞的臉色瞬間拉下來,看的出來這位好脾氣的巴林郡王已經生氣了。

顯親王福晉趕緊把手放在嗚而袞的肩膀上輕輕的推了一下,她擔心父母吵起來,就說:“外祖父萬壽年年有,這次留下禮物,明年再來給外祖父磕頭也行。”

嗚而袞就說:“是這個道理。”

四阿哥也讚成他們回去,說:“若是表哥需要車馬或者是汽車提前說一聲,這邊各家湊湊,都能湊齊了。”

他說完跟海棠和十三阿哥說:“咱們走吧,表哥也忙,迎來送往本來就累,咱們都是至親,說話也不在這一時半會。不必這時候坐著長篇大論,幫不上忙也不該添亂。”

海棠和十三阿哥都站了起來。嗚而袞就說:“這次是我們失禮招待不周,實在是事兒多,下次我們再來京城的時候請弟弟妹妹們喝茶。”說著送他們出去。

幾個孩子在屋子裡催二公主起來送一送舅舅姨媽,二公主動也沒動。

嗚而袞和兒子一起出去,把人送出了公主府。

三人上車,在車裡,海棠說:“二姐那人也真是,掩飾都不掩飾了!本來和婆婆關係都不好,人都走了,最後出麵把事兒辦的排場一點怎麼了?看她那樣子我覺得我是表哥我也很生氣。”

十三阿哥說:“不僅僅是生氣,除了婆媳關係不好之外,估摸著這次因為萬壽節的事兒兩口子也吵架了。二姐姐自然想讓表哥留下,但是對於表哥來說,葬了老福晉更重要。”

四阿哥就說:“你們說的都是些小事兒

,這位老姐姐是年紀越大越糊塗。一開始就不喜歡我和九妹妹,打小都看不上咱們,現在三哥那邊出局,也怪上我和妹妹了。她幾日在人前說三哥兒的事兒,覺得是妹妹故意把這事兒戳破,不懷好意。還說要真是眼裡有三哥,就該把這事兒壓著一兩日,私下裡通知了老三,讓老三把這尾巴藏好了好應對汗阿瑪的盤問。”

海棠就覺得很可笑,也沒往心裡去,和這樣糊塗的姐姐沒什麼可計較的。

此時嗚而袞冷著臉回到了後院,進門就問二公主:“是我們父子哪裡做了對不起公主的事兒?這是不把滿京城的人得罪完不算拉倒是不是?日後我們父子還怎麼進京?進京了又該和誰家來往?”

二公主就說:“王爺也彆這麼說我,我態度怎麼了?這幾日我不是披麻戴孝的跟著哭靈嗎?我不就是對著德妃的那幾個崽子擺了臉色嗎?怎麼外人比我都重要了?”說完立即假哭起來:“這還是在京城呢,汗阿瑪和額娘就近在咫尺,王爺就已經開始給我擺臉色了!”

他們的大女兒顯親王福晉就說:“額娘,話不是這麼說的。您對十舅舅態度也沒好到哪兒去啊!”

老十自然是向著他姨媽說話,老姨媽去世了,老十來葬禮上一看,二公主這老姐姐處處不講究,立即噴了二公主。

二公主和婆婆是真的合不來,要不然老福晉也不會一把年紀遠離兒子孫子住到娘家附近。

二公主覺得自己對婆婆夠意思了,自己是固倫公主,婆婆不過是一個公爵府的女兒,自己夠忍她的了!這婆婆的脾氣也不好啊!和她過日子自己也沒少受罪,現在能來已經是額外開恩了,覺得老十是在挑刺找茬!

都說清官難斷家務事,特彆是婆媳之間的事兒,那真是恩恩怨怨互相糾纏說也說不清。十阿哥氣的直接不來了,鈕祜祿家不滿意,免不了埋怨嗚而袞,嗚而袞在外祖家和媳婦兩頭都看不到好臉色,簡直是風箱裡的老鼠兩頭受氣。

現在二公主又給德妃的兒女臉色看,嗚而袞就更生氣了,覺得二公主太不為巴林部考慮了,光顧著自己高興與否,從不想巴林部的處境。

現在外麵的葬禮還在進行,屋子裡兒女都圍著,嗚而袞就說:“奴才也伺候不了公主了,您想留在京城就留著吧,反正這公主府留給您了,想住多久就住多久,奴才帶著孩子回去,不勞您的大駕回程了。”

嗚而袞說完走了,這下滿屋子的孩子慌了,兒子追了出去,幾個女兒趕緊勸二公主服軟。二公主堅決不服軟,她是公主,為什麼要遷就人家!再說了她也沒錯。

這夫妻兩個的矛盾榮妃知道了,榮妃讓嬤嬤去勸勸閨女,但是二公主不聽勸。又讓太監去勸嗚而袞,嗚而袞覺得人到中年,合不來就彆硬湊了,公主如果覺得在京城舒服就讓她住在京城吧,誰也彆勉強誰。榮妃是真沒辦法了,隻能去找康熙。

麵對著榮妃的苦苦哀求,康熙說:“朕沒想到朕這一把年紀了還要給女兒女婿斷官司。”

榮妃說:“主子爺,這不是斷官司,這是要居中勸和

啊!人家說寧拆一座廟不毀一樁婚(),我看著女婿生氣了?(),大有大路朝天各走一邊的意思。問就擔心到時候鬨出什麼醜事來。”

康熙覺得事情不會到這種程度,如果嗚而袞真的要和公主撕破臉,康熙絕對站女兒這邊。如果二公主學著漢唐的公主養些小白臉,康熙丟不起這人,頭一個處理了公主,一點都不帶手軟的。

他跟榮妃說:“你再等等吧,讓他們家把事兒辦完了再說。”

榮妃千恩萬謝的回去了。

康熙覺得給兒女調解家庭矛盾也挺新鮮,這事兒對他說也是開天辟地頭一回,準備先打腹稿,模擬了一下場景,準備在女婿跟前先罵兩句女兒,然後再敲打一下女婿,最後讓他們握手言和。

康熙計劃的很好,覺得自己腹稿很完美,就等實施了。然而這事兒被人捷足先登,有人在他之前當和事佬了。這人就是八阿哥。

康熙心想:怎麼哪裡都有他!

四阿哥也是這樣想的:老八怎麼哪裡都能插一手!

四阿哥對姐姐的夫妻關係壓根不在乎,他也沒那麼多的精力去看二公主的笑話。然而二公主真的是太跳脫了,她的第一目的是幫著三阿哥奪嫡,第二目的是保住自己的地位。她在公主裡麵是除了海棠之外獨一份的,連能乾的四公主都沒她得寵,既然得寵,各種資源也是比較豐富的,說到底,她想保住的就是物質資源。

眼看著三阿哥出局了,她隻能轉而求其次要保住自己的超然地位,因此和八阿哥就不可避免的勾兌了起來。

二公主不僅僅是康熙喜愛的女兒,她在巴林部也有影響力,雖然比不過四公主大權在握,也是能插上話的,順帶著又把手插進了女兒家裡,也就是顯親王府。

顯親王是鐵帽子王,是不想摻和到皇子們的奪嫡之事中的。一直以來顯親王衍潢的態度都很堅定,誰當皇帝都行,反正他已經是鐵帽子王了,就想一直平安無事,然而二公主一直催著女婿站隊,這也就是葬禮上顯親王幾乎沒露麵的原因:惹不起躲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