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02 章 分衣裳(1 / 2)

弘曆幾乎是被禁足了,就在獅子園裡生活,哪兒都不去。

弘曆是個聰明又懂得變通的孩子,發現叔叔再好也是彆人的爹,於是立即開始討好自己的親爹。

這時候獅子園裡麵的嫩玉米可以吃了,四阿哥出門的時候跟四福晉說給孩子們掰點青玉米煮著吃。弘曆自告奮勇地去玉米田裡,不僅家裡的人都有,還掰了不少請四福晉給六阿哥和十三十四兩位叔叔家送去。出來後渾身都是玉米葉子劃出來的血印子,看得全家的女眷都覺得這也太受罪了。

弘曆這孩子也知道怎麼做能討大人歡心,早上聞雞起舞,晚上彩衣娛親,關心哥哥照顧弟弟妹妹。在年氏生了兒子後還跑前跑後,顯得很高興有了弟弟。怎麼看都是一個完美無缺的孩子,似乎找不到一絲的缺點。

這點招數四阿哥自然一眼看穿了,並不在意。弘昐和弘昀看得嘖嘖稱奇,私下說:“他要是裝一輩子還真佩服他。”

然而家裡的女眷們覺得弘曆甚是可愛,這孩子嘴巴甜還不叫苦,為人積極向上跟個小太陽一樣,辦事利索思慮周到,因此在家裡人人誇讚。四福晉對著這些庶出的子女在物質上從來沒虧待過,但也是要一碗水端平,給不了弘曆不少吃的玩的,但是每次分配的時候讓他有自主選擇的權力,弘曆就被帶著進了獅子園的庫房,這還是一座避暑用的園林,不常來,但是裡麵對方的東西琳琅滿目,弘曆看了不勝歡喜。

經過幾次自助選擇,四阿哥冷眼看了之後發現弘曆這孩子還喜歡穿新衣服擺排場!

四阿哥都納悶自己這麼節儉的人怎麼養出個喜歡奢華的兒子。轉眼到了中秋,皇子們拖家帶口去行宮陪著康熙賞月。

康熙就在煙雨樓附近的空地上讓人擺下宴席帶著兒孫賞月吃月餅。

太大的孩子不在家,太小的又跟著女眷們,因此在場的都是不大不小的孩子。

康熙看著周圍圓桌都坐得滿滿當當,這都是血脈至親,一時之間記不起自己到底是有多少個孫子,實際上也真的不知道,畢竟新生夭折都是常有的事兒。

康熙看看周圍的子孫,跟坐在身邊的兒子們說:“如此好的月光乾坐著無趣,不如咱們賽詩如何?”

三阿哥叫了一聲好,剩下的皇子們立即跟上,也紛紛叫好。

於是太監們端上筆墨紙硯,康熙自己搖著扇子高坐上位當裁判,看大家作詩。

三阿哥一氣嗬成,十七阿哥隨後寫完。因為九阿哥十阿哥十五阿哥和十六阿哥帶著人去廣州了,因此桌麵上沒人亂嚷嚷。

康熙說:“寫好了嗎?拿來給朕看看。”

三阿哥立即捧上自己的作品,十七阿哥也雙手捧來,靦腆地說:“兒子寫得不好。”

康熙聽了就先看他的,十七阿哥是被淑惠太妃養大的,這首詩在懷念太後和太妃。康熙看了忍不住點頭:“情真意切,言之有物。”又看三阿哥的,覺得也不錯,就說:“你這首就是缺了點真情,雖然比你十七弟的工整,

讀著不夠動人,朕要把你的名次放在你弟弟後麵。”

三阿哥不服:“兒子再寫一首。”

接著十三十四交上來,十一阿哥和十二阿哥也隨後交卷了。接著是十九阿哥和二十阿哥。

現在就剩下四、五、六、七、八五位。除了五阿哥,剩下的四位胡亂湊了一首,勉強算是對仗工整韻腳都對,算是交差了。

五阿哥胖臉上的五官都擠到一起了,紙上隻有一個大大的墨點。

看他這窘迫的樣子,再看看身後一群小崽子們,為了讓哥哥保住顏麵,六阿哥和七阿哥一起湊了一首塞給了他。

五阿哥如獲至寶,歡喜地捧著給康熙送去。康熙抬頭看了他一眼:你謄抄一遍啊!這字不是你的字啊!

但是五阿哥笑得傻乎乎的,康熙一把奪了過來。弘皙把堂弟們的詩詞也收上來,康熙已經看完了兒子們的詩了,看完簡直胃疼,這都寫的是什麼啊!

康熙就說:“諸位阿哥中十七阿哥寫得最動人,朕點了十七奪魁首。”說完把十七個的詩遞給了二十阿哥,二十阿哥捧著給哥哥們欣賞。

十七立即站起來謝過康熙,又對著兄弟們抱拳。

康熙說:“老三的詩排在第二,排在第三名的是十二。梁九功?”

老太監走過來,康熙說:“十七第一,三阿哥第二,十二第三,給他們發獎品。”

大家對獎品都挺期待,梁九功讓人回去取了。康熙把這些兒子們的詩壓在了最下麵,開始看孫子們的。孫子們比兒子們強點,水平比較統一,不像是皇子們有的高有的低。

這裡麵十三十四家的孩子是陪跑的,九阿哥十阿哥家的孩子是來搗亂的。十一阿哥的兒子寫得居然不錯,讓康熙驚訝的是老五的那幾個胖兒子,居然比他們阿瑪強,整體水平在這些皇孫裡居然是上等的。

康熙抬頭看看五阿哥,覺得這些孫子是隨著自己,幸好是隨了自己,要是隨了他們阿瑪這可怎麼辦?

然後康熙再翻,三阿哥家的水平不出所料,然後四阿哥家交上來厚厚一遝子!

一遝子!

康熙看弘昐和弘昀的,就是一般的頌聖詩,裡麵都是“盛世”“太平”一類的詞兒,這都是在討好老瑪法。弘晝的是《詠兔子》,第一句就是“兔子尾巴短”,這就是個不學無術的,康熙直接翻過去,下麵的一遝子都是弘曆寫的。康熙看到這厚度直接無語了,他說:“這孩子寫字挺快的!”

四阿哥仔細看老阿瑪的臉色,想確定這是誇人還是在諷刺。但是康熙的臉色四阿哥看不明白,考慮到老阿瑪一向嘴毒,最喜歡挖苦諷刺人,擅長陰陽怪氣,覺得這不是一句好話。

康熙在燈下草草地看了一遍,就說:“十一家的奪了魁首,接下來就是老三家的弘暹,第三還是老三家的,是弘晃。”

這三人趕緊起來謝恩,十一很得意,老三卻板著臉,才得了第二第三,覺得十分丟人。對兩個兒子說:“回去還要多讀書!”

本來很高興的兩個孩

子頓時苦瓜臉,康熙對三阿哥說:孽障⒎,你在朕跟前訓兒子是什麼道理?這高興的時候非要來掃朕的興是嗎?不過是遊戲之作,你若是上進你兒子自然上進,用得著你在人前訓子。”

三阿哥隻能站起來聽訓,等康熙閉嘴趕緊說了一句:“謹領訓。”其他皇子們也跟了一句“謹領訓。”

康熙讓他們坐下,對三阿哥家的孩子說:“今兒高興一日,你們也不要把你們阿瑪的話放在心上,你們都已經超過兄弟這麼多了該高興一些,帶上這些獎品回去吧。”

康熙對孫子們很大方,賞賜的都是金玉古玩和筆墨紙硯。

康熙說:“這裡麵還有一些不錯的,朕也賞賜。”他說:“老四家的弘曆呢?”

弘曆激動極了,立即站起來大聲說:“皇瑪法,孫兒在。”

“你來,你來。”康熙等他跑到身邊,拉著他胳膊說:“你寫的詩剛才朕看了,真是倚馬千言,文思如泉湧。”他想再勉勵孩子把詩詞的質量提升一下,但是一想,這小家夥年紀小,小小年紀能一口氣寫出一遝子,最起碼比他那群沒出息的叔叔強,所以就勉勵他好好讀書,又把進貢來的玉佩賞賜給他。最後把老五家的一群小胖子叫來,每人賞賜了一套筆墨紙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