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07 章 春日裡(1 / 2)

康熙的登基慶典和萬壽節慶典是一起辦的,疊加在一起,熱鬨一次就夠了,用九阿哥的話說“這才是真省錢,要不然辦兩次,人仰馬翻不說,也真的是花錢如流水。”

因為順治皇帝是正月初七駕崩,康熙是正月初九繼位於太和殿,所以康熙是正月繼位,也該正月慶賀。放到三月,也真的是合二為一了。很難說是不是真的省錢,反正花錢是肯定的。

這次大慶還有千叟宴,因此街上出現了很多穿著富貴的老者,身邊都跟著子孫,康熙走在街上不算顯眼。

海棠也穿著男裝,隻能在帽子上動心思,把大部分頭發盤在頭上,留下一縷編成小辮子,然後外麵扣上涼帽,儘量蓋住後腦勺。

然而這問題又來了,如今這社會地位要看帽子上的頂珠,所謂頂戴花翎中的“頂”就是帽子上的頂珠。海棠的帽子上可以鑲嵌八顆東珠,然而大街上戴這個太顯眼了,就弄了一個沒頂珠沒花翎的涼帽戴著。

上車後海棠問:“去哪兒玩兒?內城外城?”

康熙說:“傻孩子,內城有什麼好玩的,去外城,外城熱鬨,想看熱鬨還是要去外城。”

康熙興致勃勃,就跟海棠說:“待會要是有人問咱們,你就說咱們是保定府來的。”

“保定?有什麼講究嗎?”

康熙搖頭:“沒有,保定這兩字好聽,朕聽著覺得吉祥。”

海棠無話可說。

到了外城,越過內城外城的城牆,就感覺從寧靜的地方一下子進入了嘈雜的環境,叫賣聲不絕於耳,兩邊熙熙攘攘的吵鬨也充斥著街道。

康熙掀開車簾子看著外麵,跟海棠說:“咱們下車走走吧。”

康熙現在就是個小老頭,這小老頭去年剛大病一場,年初又病了一次,海棠哪敢讓他下去走走。就說:“咱們在車上看看吧。”

康熙不樂意,鬨著要下車,態度和八歲孩子沒什麼區彆,就是蠻不講理:“朕就是想下去看看,看看怎麼了?朕都不能走走嗎?彆說什麼危險不危險的,在哪兒都危險。”

說著要下車,海棠還不能把他怎麼樣,要是個孩子這時候大巴掌就貼在孩子屁股上了,但是海棠對他罵不得打不得,一句大聲話都不能說。

下車後,海棠讓他走裡麵,她自己站在康熙的外側。街上人多,免不了要人碰人,碰一下倒是沒什麼,但是街上的偷兒也多啊!

被人碰了幾次後,海棠也凶惡了起來,跟撞在自己身上的一個少年說:“看著點路,路這麼寬偏往人身上撞你眼瞎了!今兒是老子心情好,心情不好給你倆大耳刮子!”

這少年唯唯諾諾點頭哈腰地往一邊退,後麵跟著的鹽寶跑去一口咬住了他的衣服,鹽寶縱然老了,身體沒以前敏捷,然而一隻大狗又很凶惡,這少年嚇地把海棠的玉佩扔出來才發現袖子能從狗嘴裡扯出來了,立即就跑。海棠低頭一看,腰上的玉佩不見了,瞬間明白這丫的是個賊!

那少年如魚兒一樣在人

群中擠了幾下消失了,鹽寶叼著玉佩回來,海棠真是又被社會上了一課。

康熙則說:“知道為什麼那時候不帶你出來了吧。”

海棠心想這老頭子真會馬後炮,於是說:“兒臣現在知道了,以前埋怨您不守信用,現在方知道大人和童子看事情不一樣。兒臣前世修來的福分才托生在額娘懷裡降生在咱們家,我們兄弟姐妹甭管是誰,都是因為是您的兒女才有了這榮華富貴。”

康熙滿意地說:“你知道就行啊!”

既然說要去看舉人,一行人轉身進入到附近的胡同裡,京城遍布胡同,這些胡同裡麵有各種各樣的會館。這些外地的會館不僅是外鄉人在京城的一處落腳地方,還是結交人脈的好地方。各地的舉人鄉紳來此聚會,同鄉抱團,因此裡麵的飲食很好,還有戲樓等娛樂陳設。

這一處胡同裡有兩處會館,這邊的是瀏陽會館,那邊是蘇州會館。

康熙說:“走走走,去蘇州會館,這瀏陽會館地方小,沒什麼舉子。”

海棠就說:“您剛才說咱們是河北保定人啊!”不應該往河北會館或者是保定會館去嗎?

康熙不搭理她,背著手像個倔老頭一樣往前走。

海棠隻能跟著,上去攙扶著他,陪著他走到了胡同的另一頭,康熙畢竟身體虛,走路一會兒就喘息,跟海棠說:“閨女啊,你老阿瑪要坐一會兒。”

海棠看看附近,也沒地方給他坐,更沒椅子凳子給他坐。就說:“您等等,兒臣給您弄張凳子。”她想進蘇州會館借凳子。

康熙可不是隻打算想借一把凳子,就說:“你不能留你老阿瑪一個人在外麵,你老阿瑪糊塗了,老了,萬一走丟了呢?”

海棠哽住,這後麵打扮成隨從的侍衛太監是什麼?是空氣嗎?

她也看出來了,老爺子是衝著這會館來了,說什麼帶自己出來玩兒,是自己陪他出來玩兒還差不多。

她就說:“阿瑪,走,咱們進會館去。”

康熙滿意地背著手:“一起去。”

鹽寶先跳過門檻進去,會館裡的一個仆人先看到一隻長相凶惡的長毛大狗,再看這大狗居然裝飾得富貴,穿著彩紗衣服,脖子裡的項圈是皮革的,上麵一圈拇指大的金鈴鐺,中間墜著一個金餅子。

這不是普通人家的狗啊!這還不能當野狗給趕出去。

他還不敢靠近,這狗看著凶,看這模樣牙口鋒利,可彆被它逮著咬了。

海棠扶著康熙繞過屏風,就說:“有人嗎?我們路過,想在你們會館歇歇腳。”

這仆人一聽,這不是蘇州口音,就問:“您二位是咱們蘇州人嗎?”

海棠看看康熙,說:“我們是保定人。”

這人說:“不是蘇州同鄉恕不接待。”

海棠說:“我們家老爺子年紀大了,想歇歇喝口水,行個方便。”

說著一伸手,後麵海棠的太監遞過來一包銀子,海棠一手托著銀子在手裡上下拋了拋,說著:“我們不白

占你們地方,實在是我們家老爺子年紀大,走不動了,在你們這裡坐著等會兒車子。這銀子是酬謝,小哥,出來在外遇到人家有難處伸手幫忙也是積德行善,你說是不是?”

這小哥說:“唉,您這話也對,可是我們這裡規矩就是這樣,您把銀子收起來,要不我把凳子給您搬出去請老太爺坐一會,我們會館隻接待同鄉,哪怕您是江南彆處的也行,您這一口河北腔,實在沒法接待。您恕罪。”

海棠覺得人家也算是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