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皇帝被殺也會死(1 / 2)

驍果軍是從底層兵卒開始叛亂。

虎賁郎將司馬德戡、虎牙郎將趙行樞、鷹揚郎將孟秉等驍果軍將領, 見驍果軍兵卒的怨聲已經壓不住,湊一起商量對策。

驍果軍叛亂,如果驍果軍贏了, 他們肯定會被驍果軍兵卒殺掉;如果皇帝平叛成功, 他們也可能會因為連帶族滅。

那還考慮什麼?加入!

他們又去拉攏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

宇文智及大喜,宇文化及大汗淋漓。

不過如司馬德戡等人擔憂的一樣,他們也知道如果自己不加入驍果軍的叛亂,隻有被驍果軍亂刀砍死這一個下場。

宇文化及經過短暫的糾結之後, 就接過了叛亂大旗,半推半就地成為了叛亂的首領。

李玄霸在心裡評價:【這場叛亂真的很沒意思。不過倒是有一點點唐末五代十國的影子了。】

李世民本來在心底重複“阿玄瘋了瘋了”, 精神正恍惚,聽李玄霸突然說起了什麼唐末, 條件反射詢問:“什麼五代十國?”

李玄霸:【軍閥割據, 武將執政,兵卒一言不合就謀反。你聽過魏晉南北朝時有“兩腳羊”的傳說吧?在五代十國的時候,處處都在打仗, 沒有人種田, 以人肉為軍糧是一種常態。】

李世民:“……”他後悔詢問了。

不過這一刺激,倒讓李世民從恍惚中清醒過來。

李世民轉移話題,沒讓李玄霸繼續說什麼五代十國。

我大唐還沒建立呢!說什麼三百年後大唐就亡了!

李世民把著弟弟的肩膀,在李玄霸耳邊壓低聲音道:“你就不擔心叛軍殺紅眼把楊廣砍了,讓你白費力氣?”

李玄霸道:“我都說了, 這件事是王薄自己做的決定, 如何達成這個目的也是他自己在做決定。我隻是放棄了替他做這件事而已。”

李玄霸轉頭看向二哥:“不是我操控他做什麼, 這一切都是他自己的意願。”

李世民不知道為何,不自覺地避開了李玄霸的視線。

在李玄霸評價這場叛亂真沒意思時,叛軍已經把楊廣圍了起來。

正如李玄霸的評價, 這場叛亂真的很沒意思。

叛軍已經囂張到大庭廣眾之下公開密謀,上到皇帝,下到宮人,儘人皆知。

他們進攻宮城時,大部分大臣都在自己的住處閉門不出,小部分大隋忠臣與他們拚死搏鬥。

但楊廣不值得他們拚死。

因為楊廣早就知道驍果軍要謀反,卻沒有通知任何忠臣,也沒有命令他們不要抵抗,就無視他們的存在,讓他們白白為自己拚死。

右屯衛將軍獨孤盛為楊廣力戰而亡的時候,楊廣還在醉生夢死。

楊廣早早準備好了毒酒,做出一副生死看淡的準備。

但他真的聽到了叛軍將至時,又換衣匆匆逃走,為他拿著毒酒的宮人都跑散了。

叛將裴虔通帶著叛兵來到楊廣麵前的時候,楊廣還存著自己不會死的僥幸心理。當裴虔通說驍果軍不想謀逆,隻是想讓楊廣帶他們回到關中家鄉時,楊廣仍舊推脫不從。

裴虔通都氣笑了。

就算叛軍都殺到麵前了,皇帝仍舊不肯回西京。他真的完全不能理解皇帝在想什麼。

楊廣的拒絕,徹底壓垮了驍果軍對皇帝最後一絲畏懼。

驍果軍召集百官群臣,將楊廣挾持到群臣前,要求殺死楊廣。

楊廣喊著“我何罪至此”。

驍果軍將領細數楊廣虐民之舉後,楊廣改口我負民和你們有什麼關係,你們又不是民。

驍果軍將領懶得理睬楊廣,楊廣這時候發現自己必死了,又擺上了皇帝的架子:“天子死自有法,何得加以鋒刃!取鴆酒來!”

裴虔通淡淡道:“陛下的命,不是我等來取。知世郎,久等了。”

楊廣驚恐地睜大了眼睛。

群臣也緩慢轉身,不敢置信地看著殿門。

披著甲的王薄和孫宣雅各帶數十親兵,逆光從殿門外緩步走來。

他們已經在殿門外聽了好一會兒。

王薄道:“陛下,你說你負民,我等可算是你負的民?”

楊廣嘴唇哆嗦,然後猛地跳起來,撲向驍果軍將領,要搶他們的刀。

“殺了朕!快殺了朕!”楊廣憤怒道,“朕怎麼能死於賤民之手!”

孫宣雅轉頭對王薄笑道:“看,他嘴上說著負民,心裡可沒把我們這些民當回事。”

她又笑著環視了一圈表情驚恐的群臣:“諸位公卿肯定也沒把我們這些民當回事。他是齊郡知世郎王薄;我是渤海孫宣雅。他大業七年不堪徭役起兵反隋,是第一個起兵的大隋百姓;我大業九年不堪徭役,和鄉親們唱著知世郎的歌謠起兵反隋。你們之前不記得我們,現在可要記住了。”

王薄按住被驍果軍將領一腳踢翻在地的楊廣的肩膀:“陛下,請。”

他親手將楊廣捆起來,孫宣雅掏出一團破布塞住了楊廣的嘴。

王薄早早與驍果軍將領達成一致意見。

他都懂得弑君的後果,驍果軍將領冷靜下來後,肯定也會想把這個罪推給彆人,給自己留一條後路。

驍果軍將楊廣交給王薄,王薄帶著義軍退兵。

他們就這樣達成了交易。

孫宣雅大笑著拖著楊廣出門時,滿堂文武百官居然無一人阻攔。

他們可能是被驍果軍嚇破了膽,也可能是被“賤民要殺皇帝”這件事本身嚇破了膽。

王薄沒有立刻離開。

他站在高堂上,站在曾經遙不可及的公卿麵前,靜靜地掃視了諸位公卿一眼。

掃視之後,王薄像個書生一樣拱手對諸位公卿作揖。

“即使我隻是一介草民,也聽過諸位公卿中許多人的清名。”

“修運河的時候,修長城的時候,征高麗的時候……我們齊郡遭了災,朝廷不僅不救災,還橫征暴斂,致我家鄉十室九空的時候,那時清名遠揚的諸公在哪裡?”

“在高高在上的諸公眼中,我等百姓隻是賤民,大概與你們不是一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