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4 章 李世民氣得跳腳(1 / 2)

高熲得知李玄霸的計劃之後,就把長子高盛道派回了京城,輔佐李玄霸,並監督李玄霸多休息。

朝中有的是人做事,李玄霸隻需要安排彆人做事。

高盛道和李玄霸幾乎沒有交情。

高盛道身為高熲長子,將來會繼承高熲的國公爵位。他又不想父親早逝,所以就當作自己沒有爵位,早早外放打拚。

大部分勳貴子弟都領著蔭官在京城閒混,不喜歡職官的約束,就算當了職官,他們也會推脫,認為太低等的職官配不上自己。

高盛道身為國公世子,卻早早從縣令打拚。李世民和李玄霸拜高熲為師的時候,高盛道已經在外當了多年刺史,在外地安了家,一年難得回來一次。所以他隻在書信中聽父親提過李世民和李玄霸兄弟二人的事,一直對他們很好奇。

李唐建立之後,高盛道回到了高熲身邊,現在和弟弟高表仁一同跟隨高熲攻打洛陽。高熲認為長子多年在外為官,很擅長庶務,所以派長子回京城;三子高表仁在瓦崗寨中表現出了幾分軍事天分,高熲便把高表仁繼續帶在身邊,親身教導。

高表仁叫苦不迭。雖然他在李二郎和李三郎爭奪天下的時候勞累了一番,但他其實是個閒雲野鶴的性格,根本不想當什麼大將軍。

高熲還有一個二兒子,名為高弘德,因高熲的功勞受封應國公,原本是大隋晉王楊廣的記室,算是楊廣的心腹。

當初隋文帝十分信任高熲,將高熲一家定為可以輔佐好幾任皇帝的忠臣。高熲的女兒嫁給廢太子楊勇為良娣;楊勇的大寧公主女兒被封公主,嫁給渤海郡公高表仁;高熲的二兒子高弘德受封應國公,受命輔佐還是晉王的楊廣。

可惜隋文帝還是因廢太子的事猜忌高熲,高弘德夾在家族和事業之間,也早早抑鬱病逝。

因之前的心傷,高熲不會再讓家人輔佐李世民的兒子。他這次讓高盛道回京,除了看顧李玄霸之外,也是想讓李玄霸從中周旋,不讓李世民命高表仁輔佐太子。

高熲已經給李世民寫信拒絕了此事,但李世民隻會在信中打哈哈,說就這麼定了。

“我相信老師和師兄,老師和師兄怎麼能不相信自己!”

高表仁看到信很感動。高熲狠狠敲了兒子的腦袋,讓兒子彆被這些話迷惑。

李二郎真是天生就會當皇帝,看這套話,張口就來。如果不是高熲已經在隋文帝那裡免疫了,他大概也會為了這一句“相信”激動不已。

現在?還是讓李玄霸去教育李世民的太子吧。

除了李玄霸,還有誰敢在與李世民教育太子意見不合的時候,連著太子和太子他父親一起罵?

這太子老師,除了李玄霸,無人能當。

李世民給高熲炫耀了新衣服後,再次提起讓高表仁當太子老師的事。

他本來想讓高熲當太子的老師,但高熲說自己給廢太子楊勇當過老師,不吉利。李世民就想,讓師兄給自家太子當老師,高老

師在背後支招,也一樣。

高熲再次表示了拒絕,並且強調這個太子老師隻有李玄霸能當。

?木蘭竹的作品《李世民為弟弟心聲頭疼中》最新章節由??全網首發更新,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李世民歎氣:“我原本也是這麼想的,但阿玄拒絕了。他說等天下太平後,要帶著弟妹遊山玩水,當個富貴閒王,誰耐煩給我帶孩子。我說不過他,母親也偏幫他。不是我看不起你啊高師兄,阿玄肯定是第一位!”

高表仁無語:“你可以不說最後一句。”

李世民咧嘴:“嘿嘿。”他就是故意的。

高表仁轉身就走。李二郎和李三郎都是這副喜歡欺負人的性格,從小到大都這樣。這時候隻需要無視他們,趕緊離開,他們就會自覺無趣,不再胡言亂語。

高表仁離開後,高熲的眉頭皺緊又鬆開,反複好幾次,然後無奈地瞥了還在咧嘴無聲壞笑的李世民一眼。

“我家三郎的才華本就沒資格當太子太師。你非要讓他當太子太師,就是瞅準了我的心理,知道我會為了這個摻和進你和大德的交鋒,幫你勸說當大德幫你教育太子。”高熲歎氣,“你啊,這麼算計大德,不怕大德生氣?”

李世民道:“我算計老師,老師不也沒生氣。同理,阿玄也不可能生氣。”

他又壞笑了幾聲,道:“我和他自幼就互相耍心眼,老師不必擔心。”

高熲想了想曾經還一團孩氣的李二郎和李三郎在他門下求學的模樣。

他再次無奈地歎了口氣:“這倒是。”

李世民收起壞笑,正色道:“我知道阿玄懶散,如果不是因為亂世,他根本懶得動彈。但我將來會很累,他怎麼能躲懶?我案牘勞形,他卻遊山玩水,還寫信告訴我他玩得有多開心,絕對不行!”

高熲扶額:“我還以為你想說,既然你是皇帝,你最信任的弟弟自然應該給你當左右手,你隻信任他。”

李世民搖頭:“我信任的人可多了,房玄齡、杜克明、薛伯褒和高師兄,我都很信任,都可以當左右手。魏玄成現在乾得也不錯,我也馬上就要全然信任他了。我不讓他躲懶,隻是因為兄弟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他想自己偷跑?沒門!就是小五也彆想偷溜!都給我留在京城!”

高熲:“……”

最終他隻能扶額,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行吧,你是皇帝,你說了算。

高熲確定了李世民真正的想法後,與李世民達成合作,幫李世民說動竇皇後。

這件事暫時揭過,高熲這才輕描淡寫地說起洛陽的事。

高熲到達洛陽之後,就切斷洛陽的糧道,每日在城外做飯,吃完飯就招降,並不攻城。

當時洛陽城破,朝中有些官吏來不及逃跑,被迫留在洛陽為官。

高熲每隔幾日就敲城門,告訴城中守軍可以用糧食換取洛陽城中的舊臣。

楊玄感自然不準。但洛陽城內並非隻有楊玄感一股勢力,還有許多小賊帥。

這些賊帥雖然名義上歸附楊玄感,認楊玄感為“盟主”,但沒有將兵權交出去,仍舊

各自為政。

洛陽缺糧,他們對隋朝舊臣又不重視。為了吃飽肚子,這些賊帥本就在洛陽打家劫舍,弄得洛陽百姓怨聲載道。

?本作者木蘭竹提醒您最全的《李世民為弟弟心聲頭疼中》儘在[],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楊玄感想要阻止,卻控製不了缺糧的賊帥軍隊。

高熲知道洛陽城中的情況,用糧食換取家財已經被榨乾的隋朝舊官吏,賊帥當然萬分願意,還笑話高熲傻。

“楊玄感麾下有本事的人都是大隋的勳貴世家,洛陽被賊帥害得家破人亡的官吏曾經是他們的同僚,難免兔死狐悲。我如此做,會讓他們感同身受,認為楊玄感無法庇佑他們,而大唐對大隋舊臣寬和,他們投奔大唐之後,仍舊是人上人。”高熲拈須輕笑,“等殿下繼位之後,召開一次製科,允許這些降臣也參加。這就是給他們的恩德了。”

製科又稱“特科”,大部分時候不是從零開始選拔人才,而是官吏的“再考核”,分律令、軍務等方方麵麵,重視官吏的務實本事。

製科的雛形從西漢時就開始了。“察舉製”舉孝廉後,孝廉就要齊聚京城,經過再次考核,才會授予他們官職。

高熲的意思很明確,朝中官職能者居之,如果比不過彆人,那就是自己沒本事,怪不得大唐對他們不寬容。

李世民笑道:“房玄齡正在著手改革製科。他現在煩躁極了,說他和杜克明等人忙得腳不沾地,朝中卻養著大批蔭官不做事。他想讓職官的地位高於蔭官。”

高熲道:“不要一蹴而就,要徐徐圖之。”

李世民拱手:“學生明白。”

高熲歎氣:“隋文帝乃是逼北周皇帝禪位,並非完全由自己打天下,所以隻能妥協。你若要改革官職,除了要小心謹慎之外,也要保證你在位期間做完這件事。除了親手打下天下的開國皇帝,其餘皇帝想要動官製很困難。你肩上的擔子很重。”

李世民點頭:“所以阿玄絕對彆想跑。”

高熲扶額:“彆說大德了!我很理解你的心情!不用再重複。”

李世民露出標誌性咧嘴陽光笑容。

(*^▽^*)嘿嘿!

高熲和李世民所談論的多是官製改革,涉及洛陽形勢的談話不多。

他們都沒把洛陽這一座孤城當回事。

洛陽城池堅固,若要強攻,一定會造成極大傷亡。但為什麼要強攻?現在中原基本平定,洛陽上下左右全是大唐的領土,變成了一座孤城。

城中沒有農田,高熲隻需要把洛陽圍住,洛陽能堅持多久?

高熲來到洛陽的第一日,就慢條斯理地安排兵卒在洛陽附近屯田。

當初楊廣為了壓製天下民亂,要求將百姓強製遷入城中,城郊就近給田。

城郊無主的田很少,被強製遷入城中的百姓基本淪為佃農,甚至賣身為奴婢。

但不管田地是誰的,耕田的人多了,洛陽城郊的耕地開墾情況不錯。

現在洛陽被圍,“堅持”不投降,那麼洛陽城郊的田地肯定就充公了,將來會重新分配。

在拿下洛陽之前,這些田自然就是大唐還未分配的“公田”,高熲就帶領兵卒屯田了。

洛陽旁邊灌溉條件很不錯,去年和今年的天氣都較溫暖,城郊還有百姓偷偷出城門種了一點地。高熲來到洛陽後補種了冬小麥,現在已經快成熟了。

高熲已經準備好了大豆的種子。等冬小麥收獲,屯田的兵卒就會播種春大豆,既能回地力,還能多收獲一季。

長期打仗不能隻靠朝廷提供的後勤,屯田是重中之重。高熲為大隋平定天下後,剩餘大部分時間都在邊疆與突厥對峙,屯田更是重中之重。

楊玄感等人站在城樓上,看到城外兵卒正熱火朝天地下地乾活,麥苗一日比一日長得高,變成了金黃的一片,都快接著洛陽的城門,心情彆提多難受。

明明以大唐的勢力,想要強攻洛陽也不是做不到,但高熲這老匹夫居然一副要在洛陽城郊再過一個年的模樣,絲毫不擔心朝中催促。

這老匹夫怎麼還沒死?怎麼還能帶兵打仗?!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