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5 章 洛陽百姓太激動(2 / 2)

高盛道作為高熲的繼承人,名聲在外,他的話很多人附和。

在高盛道的賣力宣傳下,試圖求關係讓李玄霸相麵的人變少,京中再說起李玄霸的“讖緯”和“相麵”,多把這當做茶餘飯後的笑談。

李玄霸把高盛道所做的事看在眼裡,記在心中。

他雖不在乎外界的評價,這些評價不能損他絲毫。那些人越敬畏他,他倒是越耳根清淨。

但高大哥的細致體貼,還是讓李玄霸心頭一暖。

高老師家兩位師兄,真像是聖賢書裡走出來的完美兄長。

房喬、杜如晦等人聽到高盛道的歎息之後,居然來找李玄霸道歉,說自己不是故意抱怨,隻是一時說漏了嘴,他們並無真的認為李玄霸隻會說不好的事。

李玄霸道:“其實我確實更常對你們說壞事。壞事需要改變,好事不需要,那麼自然知道壞事就夠了。不過既然你們都誠心來道歉了,我不討點什麼多不好意思。”

說罷,李玄霸就把華清宮的修建方案提前拿了出來,讓房喬和杜如晦在百忙之中為他監督修宮殿。

華清宮即驪山腳下的溫泉行宮,最早可追溯到秦始皇時,現在已經荒廢。

李世民當皇帝後,想修個新房子很困難,但以給太上皇修新宮殿為由建造溫泉行宮,就無人會反對。

地震之後正好需要安置災民,李玄霸做了這麼多準備,足以給災民提供能夠乾體力活的賑濟糧,能以為太上皇修溫泉行宮的名義以工代賑,既賑濟了災民,又能刷一刷“孝順”的名聲。

房喬和杜如晦雖然已經忙得腳不沾地,但還是拿著李玄霸新分派的工作離開了,以表示自己的歉意。

就是李玄霸這人嘴欠,逢人就說這工作本來想交給李智雲,讓房玄齡和杜克明稍稍歇口氣。既然他們自己撞上門來,那就是自己不想休息。

李玄霸還唏噓,說不準房玄齡和杜克明就是不想休息,才故意來向自己道歉討活。

已經有了“房謀杜斷”名聲的兩位朝中相公私下約酒,提起李玄霸就罵。

李世民奪得洛陽後本準備回京,得知李玄霸等人要用地震為他刷聲望後,感歎了一聲“民生多艱”,繼續南下。

李靖已經基本打下了長江沿線,正在和占據嶺南的豪強商談。

嶺南地形崎嶇,氣候悶熱,瘴氣叢生,不好攻打。還好現在嶺南的實際掌控人馮盎心係中原,並不想脫離中原王朝自立,所以還能先商談。

馮盎此人可能後世知名度不高,但他祖母冼夫人可是聲名赫赫。

冼夫人是俚族首領,嫁給高涼郡太守馮寶。嶺南漢俚聯姻的傳統由此開始。

馮寶死後,冼夫人安撫百越、鎮壓叛亂、打擊豪強、推行漢化,極大地推動了嶺南生產技術和社會文化的發展。她被梁、陳、隋三代冊封,曾為陳朝中郎將,被隋文帝冊封為譙國夫人,準許冼夫人開幕府,置長史以下官屬,並掌管嶺南六州兵馬的權力。

彆的國

公夫人都是因為嫁給了國公才得以冊封國公夫人,冼夫人夫妻倆正好相反⒕_[]⒕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因為冼夫人戰功卓越,她的亡夫才在各個朝代被追封為國公。

因中原王朝目前還難以完全控製嶺南等偏遠等地,所以嶺南與南詔等地都是羈縻府州,即少數民族領袖自治製度。馮盎隻要向大唐遞降書,嶺南道就不用打了。

嶺南離中原遙遠,馮盎正在打探中原的消息。他是半個漢人,雖然馮家會仍舊世代鎮守嶺南,但他也希望能有子弟能回中原。所以隻要大唐確實已經基本問鼎天下,他就肯定會投降。

李靖敬佩冼夫人滿門忠良,願意給馮盎時間。

李世民南下親自招降馮盎,馮盎誠惶誠恐,對李靖哭喪著臉道:“我是不是投降得太慢?”

李靖安慰道:“嶺南消息閉塞,你不過是花些時間打探消息,以免被賊人騙而已。你身為大隋忠臣,小心謹慎並不為錯。主公親自來招撫你,隻是因為他重視你。”

他在心裡補充,隻是因為東|突厥和洛陽太沒用,降得太快,導致主公沒事可做,跑南邊來了。

主公你沒事可做就回京啊!

聽聞晉王殿下列了天災列表,房公和杜公等朝中相公都忙得焦頭爛額,晉王殿下更是一翻年就已經病了兩次。打仗這麼簡單的事,彆說全權交給我,就是裴行儼、長孫無忌等人,也能主帥一方,主公還是應該回京城早日登基。

李靖不是喜歡勸諫的人,但這次他不得不勸諫。他知道主公剛及冠不久,正是閒不住的時候,很想親自打下所有江山。但現在主公掃平中原,北定東|突厥,西突厥也已經派人前來稱臣,隻剩嶺南一地,大可不必如此強迫症,非要跑這麼遠來完成最後一塊輿圖填色。

高熲坐鎮洛陽,一邊屯田一邊恢複東都附近生產秩序,掃平零星匪患。李世民帶著自己的心腹下屬來到長江邊上,首先被李靖一頓勸諫。

李世民笑著對長孫無忌和裴行儼道:“李藥師怎麼也要轉職諫臣了?我麾下的諫臣是不是太多了一點?”

長孫無忌和李靖共事過一段時間,對李靖較為了解。他麵無表情道:“能把李藥師逼成諫臣,主公你應該多多反省。”

裴行儼不了解李靖,也不妨礙他附和長孫無忌。

李靖見李世民麾下還是這麼活潑熱鬨,十分頭疼。

將來朝堂上不會也如此熱鬨?自己還是一直外放鎮守邊疆,彆回朝堂了。

李靖不喜歡多話,勸諫點到即止,沒有拉著李世民的袖子一直嘮叨。

勸諫一句後,李靖就將馮盎的情況告訴了李世民。

李世民唏噓:“冼夫人和馮盎啊,我知道。”

他唏噓的不是冼夫人和馮盎,而是馮盎那個出名的宦官曾孫。

湊巧的是,李玄霸寫信讓李世民暫時彆回來,先把馮盎帶回來時,也在唏噓馮盎的曾孫。

馮盎除了有一個出名的祖母,還有一個出名的曾孫,名為高力士。

後世很多人知道冼夫人,知

道高力士,甚至連馮盎都聽說過,但絕對不知道,高力士是馮盎的曾孫,冼夫人的第七世孫,本名馮元一。

高力士常和李白捆綁出現,即著名的“高力士脫靴”,好像高力士是隻知奉承唐玄宗才得寵的奸宦似的。

其實高力士是累有功勳的大忠臣,官至右監門衛大將軍,晉爵渤海郡公,聽聞唐玄宗駕崩後嘔血而死,追贈揚州大都督,陪葬泰陵。而且,他還是滿門忠良的冼夫人和馮盎之後。

武則天稱帝時為按下朝堂不滿,重用酷吏萬國俊排除異己。眾所周知,曆來酷吏除了幫主人排除異己,還會自己濫用職權。

聖曆元年,嶺南遭災,萬國俊坐鎮廣州當監察禦史,當時鎮守嶺南的是馮盎之孫馮君衡。馮君衡沒有及時奉承萬國俊,萬國俊便誣告馮君衡指使嶺南受災的流民謀反。女帝詔令嶺南討擊使李千裡,將馮氏宗族和冼氏宗族毀墳滅族。

馮元一因年幼被免於處死,被閹割為奴。李千裡憐惜他,將他帶回宮中為宦官。馮元一被宦官高延福收為養子,改名高力士。

高延福出身渤海高氏,也是因罪淨身入宮。或許是對馮元一的經曆感同身受,他才庇佑年幼的馮元一。高力士後來被封渤海郡王,也是因為所認義父是渤海高氏出身,慣例冊封祖籍地為封號的緣故。

明朝李贄誇讚:“高力士真忠臣也,誰謂閹宦無人。”

冼夫人的後人即使隻剩下一個太監也恪守忠良終身,所謂滿門忠良,被滅滿門了也還是忠良,真不負君王。

高力士身為忠良勳貴之後,因被誣告而淨身入宮,仍舊不改宏圖大誌忠君立功,以宦官之身得封郡公,卻仍舊因身體殘缺被人輕視侮辱,真是可歎。

對了,現在的渤海郡公正是他出身渤海高氏的師兄,高表仁。高延福大概是他八竿子打不著的旁支族人。

“高大兄,聽聞你是渤海高氏出身,要不要在渤海高氏開辦族學?”李玄霸道,“大唐以後會推廣科舉,渤海高氏的族人若以科舉晉身,也算清貴了。”

高盛道無語道:“彆說這麼遠,現在震得這麼厲害,你都不害怕嗎!”

李玄霸知道這場地震的日期,李玄霸與高盛道、房喬等人提前三日在帳篷裡居住,以便於地震來後第一時間發出政令。

地震如約而至,眾人先猛地站起,然後站立不穩,跌倒在地,麵有懼色。

隻李玄霸坐在椅子上晃來晃去,一邊看信,一邊嘮嘮叨叨,沒個正形。

見李玄霸這副輕鬆的模樣,眾人雖然很無語,但心中恐慌也消失不少。

這場地震都被李玄霸提前預知了,還有何可懼?當務之急,該是立刻賑災,沒空讓他們畏懼天災。

地震之後,竇皇後帶著萬貴妃和後宮妃嬪親自搭建粥棚賑濟災民;宇文珠匆忙趕回京城,應對地震後京城可能出現的疫病;長孫康寧仍舊在李昭軍中,與父親長孫晟一起安撫突厥首領,商議再次分割東|突厥之事,待李世民快回京的時候再回來當皇後。

李世民也掐準時間北上,一路安撫災民,平定騷亂,開倉賑災。

李玄霸早就安排在京城居住的各地百姓代表,終於能完成他們的任務了。

他們改了一下標語,以各郡縣宿老的身份,勸“秦王”李世民登基。

這天下本就該是“秦王”李世民的,正因為真命天子沒有及時歸位,龍脈才動蕩不安啊!

“東都洛陽控製不住了,百姓們堅信你的謊話,都開始給大雄鑄神像建廟宇了!”高熲急匆匆返京,對著搞事的李玄霸一頓噴。

李玄霸滿頭霧水。

長安的百姓還在看熱鬨,沒有參與進這場皇袍加身呢,怎麼剛成為大唐百姓不久的洛陽百姓如此激動?

沒幾日,李世民也派長孫無忌回長安求助。

“阿玄!你乾的什麼好事!我被洛陽百姓圍著燒香叩拜,他們要逼我在洛陽趕緊登基!不登基不準走,怕又出現地震!你趕緊來洛陽把我救出去!”

李玄霸下巴都快掉地上了。

宇文珠笑得差點嗆道:“郎君,你趕緊去洛陽把兄公接回來,不然觀音婢就要改道去洛陽當皇後了。”

李玄霸雙手抱頭:“究竟發生了什麼!啊,高老師你彆擼袖子,洛陽和我又沒關係!不是你駐守洛陽……好吧,我的錯,不對,是二哥的錯!”

二哥你做了什麼,才讓洛陽百姓逼你登基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