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話要說:修改了下,麼麼噠,明晚會有更新~然後這周榜單字數一共一萬五,碼完了我就請假到期末考試結束,7月8號恢複更新,麼麼噠!
*
今日歌單,建議網易雲搜索!【不是打廣告233】
1.音樂劇巴黎聖母院裡的《LeTempsDesCathedrales(TheAgeoftheCathedrals)》
2.音樂劇麗貝卡/呂蓓卡/蝴蝶夢中的單曲《rebecca-reprisemrs.danvers,"ich",schatten》,直接搜rebecca音樂劇,就能在專輯裡麵找到對應的歌曲。
3.席琳迪翁的Isurrender
4.席琳迪翁的Anewdayhase
5.WhitneyHouston的單曲《IWannaDahSomebody(WhoLovesMe)》
“……人類企圖攀及星星,
鏤刻下自己的事跡,
在彩色玻璃或石塊上,
一磚一石,日複一日,
一世紀接一世紀,愛從未消逝……”
就在伊妮德宣布了自己會出道的消息後的第三天,伊妮德的油管、臉書、MSNVIDEO和GOOGLEVIDEO等賬號同時更新了。
粉絲們第一時間點進去,下一刻,驚喜的尖叫聲忍不住衝出了喉嚨——
“小天使居然發新歌了!”
什麼?!伊妮德發新歌?!
不工作的粉絲們當下毫不猶豫地丟下手上的事情,跑到安靜的地方,戴上耳機,點擊播放按鍵。
至於工作黨,隻能含著兩泡熱水繼續工作,隻是心神卻已經不在工作上了,兩眼焦灼地釘在辦公室的鐘表上。
當然,也有腦袋瓜子轉得快的,直接將歌曲下載到手機,借著上廁所的機會,悄咪咪地聽上一遍……
隻是這麼做很有風險,譬如,容易陷進歌曲中忘了出去。
“砰砰砰”
“裡麵的,你快出來!我肚子太疼了!”
“啊啊啊,你彆急,等一下!”
這一幕在很多家公司頻頻發生,惹得中高層領導都在懷疑是不是他們的食堂出問題了,導致大部分人食物中毒。
唯有一部分是伊妮德粉絲的中高層才明白緣由。
而斯塔克再一次地感謝小辣椒的能力,幫助自己管理公司,也讓他有大把的時間追星。
伊妮德的新歌出來的第一時間,斯塔克就得知並播放了出來。
精通法語的斯塔克聽得懂歌詞,也更加輕鬆地被帶入到音樂創造的意境之中。
而此刻,網上卻再次因為伊妮德的這首翻唱炸開了鍋。
“吹爆我小天使!雖然沒去過巴黎聖母院,但是這首歌卻神奇地讓我看見了巴黎這座城市的風雲交會、百年變遷。”
“聽完這首歌,還想再去看一次巴黎聖母院,不說了,剛剛訂了今晚的機票,大家明天巴黎聖母院見哈。”
“啊啊啊,還在上班的我去不了,隻能今晚回去補一下這首歌的原音樂劇了。”
“我家小天使的歌為什麼這麼好聽!直接聽哭了我!”
斯塔克一邊聽著歌翻看著評論,一邊情不自禁地點頭附和。
這些網友雖然很多時候不靠譜,但是大部分時候評論的倒是說出了他的心聲。
這麼想著,斯塔克也忍不住打電話給了樓下的小辣椒。
“佩珀,準備一下,我們等下去巴黎。”
小辣椒愣了一下:“……可是我不記得你今天有在巴黎的會議要參加。”
斯塔克:“不去參加會議,我要去巴黎聖母院。”
小辣椒更加一頭霧水了:“托尼,你去巴黎聖母院乾什麼?”
“還能乾什麼?當然是去參觀啊!”
小辣椒:“啥?”
就在小辣椒試圖說服托尼她還有一大堆事情要做的時候,下一刻,她就被斯塔克強製帶上了私人飛機。
斯塔克一臉笑嘻嘻地拍了拍她的肩膀:“哎呀,就當今天放個假好了。天天工作工作,多累呀是不是?”
小辣椒還想說什麼,卻很快被斯塔克播放的音樂吸引住了。
“這是……”
“這是小天使的新歌《LeTempsDesCathedrales(TheAgeoftheCathedrals)》,怎麼樣,好聽吧?”
說這話的時候,斯塔克滿臉的驕傲,好像這首歌是他唱出來似的。
見小辣椒沉浸在音樂中忘了回答,斯塔克也不在意,隻覺得自己的胸口更加驕傲了。
小天使果然從不讓他失望!
*
與此同時,負責包辦巴黎聖母院音樂劇的公司負責人陷入了迷茫。
“巴黎聖母院的票怎麼賣的這麼快?有點不太科學啊?”
唯有大概知道情況的同事拍拍他的肩膀:“嘿,兄弟,你可能需要上一下網,看看臉書。”
負責人一臉的不情願:“……這跟臉書有什麼關係?”
作為一名典型的法國人,骨子裡的驕傲讓他並不是很願意使用美國的產品,臉書又是美國人創辦的,他自然也很少用。
他的同事卻是一臉的神神秘秘:“你上了就知道了。”
滿心疑惑的負責人一打開臉書,就被首頁滿屏幕的“伊妮德”“新歌”的字樣刷屏了。
“什麼鬼?”
負責人小聲嘟囔著點開了網友們轉發的鏈接,卻在看到是一名不認識的美國人,發了他負責的音樂劇巴黎聖母院裡麵的一首歌,頓時有了興趣和微妙的自豪感。
——向來以百老彙音樂劇自居的美國人,居然也翻唱他們法國的音樂劇,還是法語版?
他忘了戴上耳機,直接將音樂按了外放。
下一秒,從音響中飄出來的音樂就這樣征服了他。
而當最後一個音符落下的時候,負責人茫然地眨眨眼。
等一下,這首歌就這麼結束了?是不是太少了?
不過也正是這麼一出,也算是讓這位法國負責人徹底明白了,為什麼他負責音樂劇的門票會售空的這麼快了。
就算是刷了無數遍巴黎聖母院的他,聽了這首歌,也忍不住再去刷一遍,好麼?!
然而,不等他再聽一遍,他辦公室裡的其他同事們早就“嗡地”圍了過來。
“我的天呐,這是誰唱的?居然比我們的布魯諾唱得還好,還要充滿了法國風情?”
“這個嗓音我從來沒聽過,是不是最近國內的哪位音樂劇新人?”
負責人滿臉複雜:“都不是,這是一個美國人唱的。”
他的同事們卻異口同聲道:“不可能!”
“這麼地道的法語,怎麼可能是個美國人唱的,你糊我呢!”
“就是,我不信,你就是說是德國人,我都覺得有可能。可是美國人?算了吧?”
倒不是他的同事們有歧視,實在是有實力的美國人都跑去了百老彙或者倫敦西區,又有幾個會來唱法語音樂劇?
也就法國、德國,有時候再來幾個荷蘭意大利這些國家的音樂劇歌手。
負責人翻了個白眼:“你們愛信不信,大不了你們自己看去。”
負責人將伊妮德的臉書賬號打開,任他的同事們去圍觀。
看完一圈的同事則徹底懵了。
媽耶,這還真是一個美國人唱的,而且看資料,這個美國女孩子居然還未成年?!
“……這個世界上果然天才太多了,難怪我一直隻能在公司底層打工。”
“衝著她翻唱法語歌,我宣布,我粉她了!”
“皮埃爾,你可拉倒吧你,還不是人家唱得好。”
“彆說我,你難道不喜歡?也……”
“滾蛋!我也粉上她了!”
“哈哈,我也喜歡她的歌聲!看資料是歌手,我要看看她有沒有其他的歌~”
“等等我,我也要去看看!”
此刻的負責人卻是滿頭霧水。
等等,你們不是來看資料質疑的嗎?怎麼就變成追星現場了?
不過,下一刻,他也趕緊加入了追星小隊——“你們彆丟下我一個人啊!我也要聽!”
誰知道,他卻被同事義正言辭地拒絕了:“你彆來,你不是還要宣發巴黎聖母院嗎?剛好用這個蹭一下熱度,在北美繼續擴大名聲,不正好?”
負責人腳步頓了頓。
這個想法……好像的確很不錯?
*
與此同時,相距法國甚遠的伊妮德並不知道她又多了一批法國粉絲。
“下一首曲子應該在什麼時候發布?”
伊妮德隻花了一天的功夫,就在專業的錄音棚內將需要翻唱的歌曲錄製完畢。
莫裡亞蒂翻了翻日曆表:“三天後。”
“那什麼時候可以錄製專輯?”
“大概一個半星期後。”
伊妮德有些驚訝:“這麼快?”
她以為製作專輯會需要很長時間。
莫裡亞蒂卻是笑了笑:“我給你找來的這些製作人,怎麼說也是頂尖的金牌製作人,而且他們手裡平時也積攢了好些曲子。”
伊妮德頓時了然。
*
英國,倫敦。
“這個故事發生於,
美麗的巴黎,
時值公元,一四八二年……”
麥考夫·福爾摩斯還沒推開倫敦221b的大門,就聽到門縫裡傳來了撕心裂肺的歌聲,推門的手不由得頓了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