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左相幾乎官服的背後都被冷汗浸濕了。
今日早朝的試探,李左相已經明白了沈縉對李家的態度,他現在需要趁著沈縉還沒正式對李家下手之前,識相的放權表達忠心。
李左相一回到李府,第一件事便是收拾李家的那幾個到處打著皇親國戚的名頭惹是生非的紈絝子弟,甚至不惜狠心將二弟一家分家出去。
父母在,不分家。
李老夫人簡直不敢相信自己孝順的長子要趕他嫡親的弟弟出去,哭天抹淚的不準李左相分家:“你這是要逼死我這把老骨頭啊!”她就生了兩子兩女,長女如今是太後了,幼女嫁給了林大學士,長子是左相,偏偏幼子文不成武不就的,隻能靠著他哥哥混日子。若是讓幼子分家出去,豈不是成為一個任人欺負的白身?她說什麼也不肯乾的。
李左相看著老淚眾橫的母親和臉色難看的弟弟,又見此時沒有外人,便沒有避諱的歎氣道:“母親,我這也是為了保全二弟一家。”
李老夫人暫時停止了鬨騰,使勁兒的用拐杖敲著地麵,怒道:“你不給老身一個說法,你就彆認我這個母親!”
李左相苦著臉道:“母親,兒子就不該送女兒入宮的,如今竟是遭了陛下的忌諱。李家如此太過張揚,若非有大妹在宮裡,隻怕陛下早就發落了我們。”
李老夫人不以為意的道:“太後娘娘尚在,李家怎麼會有事?而且陛下當初上位也是靠了我們李家的鼎力相助才成了事的。”
李左相為自己母親感覺良好的態度皺眉,道:“那母親可有想過,太後娘娘若是不在了……或者,李家的勢力龐大到讓陛下寢食難安了,李家會如何?自古外戚就受帝王猜忌,我們李家本該低調行事的,卻被這表麵上的繁榮迷花了眼。”
李左相又舉了幾個以前的皇後娘家太後娘家行事太過張揚猖狂被皇帝滿門發落的例子,立馬點醒了李老夫人和李二老爺。李老夫人也意識到李家如今的繁花似錦實際上是烈火烹油,焦急的問道:“那,那我們該如何?”
李左相還算淡定:“如今太後尚在,李家還算安穩,陛下隻是打算動手卻還沒動手,我們還有機會。”他沉聲道,“我如今年紀也不小了,打算給陛下上書告老致仕,正好給兒子讓路。”父子二人都在朝為官的話,兒子的官位是不能超過父親的,因此一般父親為了不妨礙兒子的前程,都會提前致仕給兒子讓路。李左相的長子如今考上了二甲進士,入了翰林院,他致仕後,沒有他礙著皇帝的眼,想必自己兒子以後的官路會順暢得多。
他看向自己的弟弟,語重心長的道:“二弟,為兄也不知此舉能不能保全李家,你身上隻有一個官位不高的虛職,分家出去後,若是李家出了什麼事,也能保全你這一房。”李二老爺沒什麼本事,也因此他沒什麼機會囂張礙著皇帝的眼。
李二老爺雖然沒本事,但也不是傻子,李左相都說得這麼清楚了,連官職都要辭了,可見情況的嚴重。他不願分家就是想借著相府的威風抬高自己的地位,若是李左相要辭官,那麼分不分家就沒什麼要緊的了。
李左相見自己弟弟點頭應允了,立馬著手準備分家事宜,他也不虧待自己這個嫡親的弟弟,家產本應該七三分,他愣是分了一半給自己的弟弟。
&&&&&&&&&&
沈縉下朝後本來還因為李左相在早朝上不給他麵子的事情生氣,結果沒多久就收到了李家嫡支的兩房分家的消息。這個消息在李左相故意推波助瀾下,分家的具體情況不少人都知道得清清楚楚,沈縉這裡的消息資料更是詳細。
他本以為李左相是跟他弟弟鬨翻了,才將人分出來,結果看了分家的具體情況,李左相自願分給弟弟五成家產,而且還都是好東西,便否決了這個原因。
沈縉翻了翻資料,當他看到李左相回到府就立馬收拾李家紈絝子弟的消息時,恍然大悟,然後忍不住露出笑容來:“看來不必我多費心思了。”
李左相這種種舉動,都表明他是在整頓李家。李家若是知道夾起尾巴做人,沈縉也不會死抓著他們不放,非要弄死李家。
想必要不了多久,他就能收到李左相辭官的折子了。
沈縉也明白了,今日早朝上李左相明目張膽的舉薦不避親,是為了試探他的態度。隻是不知李左相是怎麼被點醒的,突然就悟了。
權利迷人眼,李左相能在被皇帝防備忌憚的情況下坐到左相這個位置,便知他也是隻老狐狸,隻是這老狐狸被權利迷了心眼,不曾看到風光下的危機。如今他不知什麼原因被點醒了,當然馬上就看出了李家這如空中樓閣的危機。
知道了危機,想要解決這危機,要麼跟皇帝硬頂下去,將皇帝頂下位,要麼主動龜縮保存有生力量。在這個皇權至上,人人被教育著要忠君愛國的古代,李左相幾乎沒有猶豫的就選擇了後者。
果然如沈縉所料的那樣,第二日他就收到了李左相辭官的奏折。
李左相識相的主動辭官,省了他好一番心力。為了表示讚揚,沈縉在準了這辭職申請後,大筆一揮——封了李左相為太子太傅,如今沈縉根本沒立太子,這太子太傅隻是一個說著好聽的虛職,算是給李左相的安慰獎。安慰獎過後又來了點實質的獎勵,加了他兒子的官職,還把李貴妃的禁足解了。
沈縉這番表示讚許的獎勵,讓心中惶惶的李家人終於放下心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