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節外生枝(中)(2 / 2)

……

伊勢貞興此人倒也不負先祖之名,接任未及,便輕裝簡從,隻帶著少數侍衛,一路衝到和泉寺社眾的“叛軍”營帳前麵,慷言慨語自報家門,說明來意,要求會談。如此作派,竟像是吃定了對方不敢對“幕府政所執事”下手。

然後,他就在一眾“叛軍”士卒,幕府親兵,以及若乾不怕死的好事之徒圍觀下,被寺社眾的首領們當做是貴賓,恭恭敬敬地迎入營帳。

此後,還不到兩個時辰,寺社眾的“叛軍”便釋放出善意,撤除了對岸和田城的圍困,緊接著全軍包括紀伊來的外援在內,一同後撤了足足十裡地。

如此一來,世人便皆知,伊勢貞興的政策是“招撫”,而這個“招撫”的手段似乎也很對路子,戰亂看上去馬上就要平息了。

當天的局勢,很快也開始傳開,看熱鬨的覺得意猶未儘,不過大部分當地人還是期望看到和平的。

與此同時,另一個說法也在近畿的酒館、旅社和行商人之間流傳開了。據說變亂的產生,全都是幕府代官們(即飯尾貞遙、禦牧益景兩人)肆意妄為,壓迫領民,改變了上一任平手中務大人的“善政”,才導致僧人和神官們無奈之下起兵反抗,隻要把罪魁禍首處理掉,再將法令改回平手中務大人時期,事情就能圓滿解決。

這個說法雖然無頭無尾,卻十分符合老百姓的思考方式,得到了廣泛的認同。

首先大家對僧人和神官是普遍有好感的,不願意相信這些高僧大德會作亂,寧願相信和泉寺社眾是被逼無奈的。

其次,平手中務大人是遠近公認的智將,傳說級彆的強者,他老人家定下的規章製度,自然也是蘊含了長遠和深奧的道理。飯尾貞遙、禦牧益景這兩個無名之輩,想來也沒什麼本事,理解不了平手中務大人的原意也很正常。

再者,這個說法非常符合“將軍大人其實很聖明隻是奸臣誤了事”的邏輯。

你瞧瞧,足利義昭殿下垂拱而治,平手汎秀大人運籌帷幄,四方才得以安定,孰料飯尾貞遙、禦牧益景這兩個既壞又傻的歪嘴和尚念壞了經,和泉的高僧大德們,無奈之下,舉起刀槍,采用“兵諫”,險些要釀成大禍。幸得伊勢貞興這個“青天大欽差”慧眼識破,挽回了朗朗乾坤好世道。

這劇情,寫成劇本都能直接上演了!

一片議論之中,許多人都忽略了,那個理論上應該與伊勢貞興並列為特使的一色藤長究竟去哪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