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第八十章會試(1 / 2)

大吳,佑寧三年。

轟轟烈烈的會試開始了,因為會試是在春天的二月份舉行,所以它又被稱為春闈。

吳朝的會試由禮部主持,同時提前專門安排了很多官員去各府城監考,這些官員都是多年前通過科舉考試考上來的。

不僅有考試經驗,有些人還有過監考經驗,自然對考試流程萬分熟悉,另外監考的官吏需要避諱親戚和祖籍地。

此外,除了京城地區的考生在京城東南方的貢院考試,其他地區的考生則是在各自府城東南方的貢院考試。

所以萬青雲和萬元明自然是在會試開始前,住在了書院的齋舍,像他們上次考鄉試那樣。

萬青雲本來以為大吳的會試會和他在現代史書文獻上看的一樣呢,他記得現代史書記載,全國的考生是在京城貢院考會試,然後一起去參加殿試。

但是從這些時日來看,據他對會試的深入了解,他發現大吳會試和現代文獻中記載的有很大的不同,大吳會試依然在府城舉行,畢竟和整個府的舉人競爭,總比和全國舉人競爭要容易些。

考試除了上次通過鄉試的舉人可以參加,往年沒有考過會試的舉人們也可以參加,當然也可以選擇不參加,因為有些考生成為了舉人之後,有很多人直接去做鎮長或者去書院當夫子了。

大吳全國目前有十府,二十四州,大吳每次會試大概錄取三百人,為了公平起見,各府會試錄取的考生都有一定的比例,一般是十比一。

像襄陽府此次會試有二百人參加,但是錄取名額隻有二十個。

這還算是好的,歹虧襄陽府距離京城不是很遠,要不然會更少,像西邊挨著大胡的陝寧府,每次會試隻有不到一百人參加,錄取人數撐死了才十人。

但是,科舉之風興盛的江南蘇杭府和湖廣府,這兩府每次會試考過的人數加在一起都有一百來人了。

其他八府加在一起也不過將將二百人,這還是朝廷控製的結果,據說是為了地方的穩定。

但是這種方法卻有很多的弊端,江南士子眾多,雖然看起來錄取名額比其

他府多,但是競爭依然很是激烈。

那些有能力和文采出眾的士子們,一年又一年的為那些錄取名額擠破了頭,但是卻沒有機會入朝為官。

而那些科舉考試不興盛的偏僻地區,熱衷入朝當官的並不是很多,當然也有出眾和樂於當官的士子,但是他們進入朝廷之後,辦事能力和眼界遠不如江南來的士子們。

而且一個地方來的官員常常容易拉幫結派,為各自地方爭取利益,這就為朝廷造成了很多問題以及惹出了不少麻煩,這裡暫且不提。

此外,在府城的貢院監考的主考官有四人,都稱為總裁,不過有正負之分,一人是進士出身的大學士,兩人是尚書以下和副都禦史以上的官員。

這三人都是禮部檢查培訓後下派的,最後一人就是本府的學政,但是四位主考官主要還是以大學士為主。

另外還有同考官十六人,大多由翰林充當,考試後的避諱字的校對和閱卷,大都由他們負責。②

以上就是萬青雲這幾天在書院夫子口中了解到的會試的有關情況。

轉眼間就到了會試這日,因為大吳的會試依然是在貢院舉行,所以萬青雲和萬元明會試開始前一直是住在書院的齋舍,除了準備東西,哪也沒有去。

此次會試和鄉試不同的是,一共考九天,分三場舉行,三日一場,第一場在初九,第二場在十二日,第三場在十五日,考生們需要提前一天入場,最後一天出場。③

而之前的鄉試不過是一共考三天罷了,為了這九天能夠好好待在貢院考試,萬青雲和萬元明在考試之前就準備好了他們需要的東西。

會試第一場的前一天,萬青雲和萬元明二人來到了貢院,告彆了給他們送行的馬胡通。

萬青雲二人沒有多說什麼,老老實實地配合官吏們檢查,然後順利地進入了貢院的號舍。

考場自然是和上次鄉試一樣,不過參加會試的考生沒有上次參加鄉試的多,但是搜查監督卻比上次還嚴格,而且還有幾步一人的官吏們站崗。

這就算了,以前都是一個考生一間號舍,考生一一挨著,這次會試竟然在兩

個有考生的號舍之間塞了一個沒有人的空號舍。

總之會試是防之又防,這讓一路走進來的萬青雲嘖嘖稱奇,但又覺得理所當然。

畢竟有很多次考試經驗了,所以萬青雲說不上多緊張,他更多的是擔憂,因為這還是他第一次待在號舍這麼多天呢,也不知會不會出什麼狀況。

在號舍安穩地睡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第一場考試就在萬青雲期待中來臨了。

萬青雲一直保持著拿到試卷就先看題的好習慣,這次依然如此。

他翻了翻試卷發現,第一場考的除了基礎的四書五經之外,竟然還有一道禦題。

何為禦題?自然如試卷上所寫,此題乃是皇帝所出。

第一場結束後考官們會先改這道題,之後會把考生們做的這道題排好名次,密封押送到京城,由此次組織分配主考官的禮部尚書親自呈到皇帝麵前。

不過送到皇帝麵前後,皇帝一般會先抽看各府前三名的試題,後麵的看不看就要憑皇帝的心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