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懸案(1 / 2)

秦小遊在聖格學院上過法醫課。

雖然不專精,但能推斷出一具屍體的大致死亡時間。

這具被半埋在雪堆裡的少年屍體,至少死了四個小時。現在是下午兩點多,往前推算,少年應該是早上十點左右遇害。

秦小遊擁有時間回溯的異能,但他無法把時間回溯到四個小時前。

即使他如今晉升成為伯爵,也隻能往前回溯三分鐘。

時間是一個非常玄妙的東西,除非迫不得己,否則秦小遊不會輕易發動時間異能。

古人言:一發不可牽,牽之動全身。

時間回溯雖然好用,但一旦某個節點發生變化,便可能會改變未來的一切。

比如之前在遊輪上,與鮑爾斯切磋賭術時,他連著數次回溯一兩秒,贏回輸掉的錢,但最後一局,鮑爾斯做出了不同的選擇。

一兩秒尚且會改變結局,何況三分鐘?

越深入研究時間異能,越感到自己的渺小和無知,不知不覺地產生一種敬畏之心。

望著半埋在雪裡的少年屍體,秦小遊拿出手機,選擇了報警。

雪山度假村警察分局接到命案報警電話,迅速出警。

秦小遊和李先生作為案發現場的第一目擊者,被請去警局做筆錄。

其實他們隻是路過發現屍體,隨即打電話報警,前後不到一兩分鐘,提供的信息實在有限。

警察也知道從他們口中得不到有效信息,做筆錄隻是例行公事,具體得看最終調查結果。

在警局的半個小時裡,秦小遊看到了求生直播節目組的導演和主策劃。

死者是他們的嘉賓,作為主辦方,他們有責任和義務保證嘉賓們的生命安全。

導演頂著一頭地中海發型,挺著啤酒肚,滿頭大汗地踏進警局大門。

主策劃是一位氣質乾練的中年女性,身穿黑色西裝裙,儀容端莊,言談舉止謹慎,警察不問,絕不多話。

警察從這他們口中得知,死者名為伊凡·利奧,十八歲,蘇曼國哈瑞州人,求生直播節目的嘉賓之一。

他是素人。

也就是說,他既不是網紅也不是明星,隻是一名普通的高中學生,假期報名參加求生直播,幸運地被搖中號碼,成為二十位嘉賓中的一個。

由於他是素人,沒有粉絲基礎,直播間冷冷清清,平均在線人數不到二十,都是偶爾點進直播間的路人。

他參加這個節目,沒有告訴任何親戚朋友,至今家人都不知道他發生了意外。

當初簽約時,導演曾想聯係他的家長,伊凡·利奧表示他已成年,無需通知家長。

蘇曼國是個崇尚自由的國家,成年人擁有自我做主的權力,導演見他拒絕,便不再糾結這個問題,和他簽了合同。

節目上線兩天,其他嘉賓的直播間或多或少都積攢了一批粉絲,唯獨伊凡·利奧的直播間,數據慘淡。

素人和明星的差異顯而易見。

伊凡·利奧長得不錯,氣質也好,唯獨不愛說話。

其他嘉賓經常會對著智能攝像機,與直播間的觀眾互動,伊凡·利奧則不然,他基本無視攝像機的存在,埋頭乾自己的

事。

他既沒有克勞斯超高的滑雪技能,也沒有安琪可愛的外表,更不懂得和遊客打交道,獨來獨往,喜歡出入野外,在雪地裡尋找食物,是唯一一個把“野外求生”四個字體現得淋漓儘致的嘉賓。

然而,觀眾更喜歡看熱鬨的,好玩有趣的直播,像伊凡·利奧總是孤獨地行走在雪地裡的畫麵,太無聊了,無聊得令人直打哈欠。

今天,伊凡·利奧的直播間涼得一度沒有觀眾,節目組的工作人員把注意力放在其他嘉賓身上,以至於有一台智能攝像機報廢了,都未察覺。

嘉賓失聯四個多小時,直到警方打電話給他們才知道發生命案。節目組嚇得不輕,導演和主策劃馬不停蹄地趕來,配合警方調查。

“這兩位是第一目擊者。”

警局對案件很重視,派出重案組的刑警。

導演看到秦小遊和李先生,與主策劃對視一眼,在彼此的臉上看到了詫異的神色。

這兩位……不正是出現在安琪直播間的客人嗎?

安琪在餐廳當臨時工,接待的就是他們。由於點餐過程中發生了一點小分歧,引得安琪的直播間腥風血雨,粉黑大戰,亂成一團,社交軟件上的熱搜一個接一個。

節目組的工作人員忙得不亦樂乎,把精力都放在了安琪的直播間,看著數據噌噌噌地往上漲,個個樂開了懷。

常言道,樂極生悲。

這不,意外發生了。

之前導演有多高興,現在就有多愁眉苦臉。

“你們好。”主策劃反應比導演快,笑容可掬地朝李先生伸手,“我是直播節目的策劃梅林·加納,非常感謝你們為伊凡報案。”

她眼力極佳,望著相貌出眾的兩位目擊者,瞬間判斷出金發藍眼的男子是主事的人。

李先生禮貌地與她握了握手。“不客氣,任何人遇到命案都會選擇報警。”

導演雖然慢了一拍,不過總算回神了。“你好,我是肯·卡斯,直播節目的導演。”

李先生淡淡地道:“我姓李,這位是我的伴侶,姓秦。”

至於叫什麼名字,他不說,主策劃和導演也不好意思問。

“李先生,秦先生,冒昧地問一下,能否詳細地說說你們發現伊凡·利奧的場景?”梅林·加納問。

儘管警方向提了大致情況,但她更想聽第一目擊者的敘述。

李先生道:“警方的筆錄寫得很詳細。”

“這……”梅林·加納見金發男人態度冷淡,心裡一陣為難。她看過筆錄,也知道警察記得很詳細,隻是嚴謹的性格使然,令她做任何事都喜歡親力親為。

比起警方的筆錄,她更想親耳聽目擊者說話,無奈這位金發的李先生言簡意賅,避重就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