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嗨,彆吃了。”
上課五分鐘之後,鬱小夏忍不住戳了一下傅盛。他兩隻手都是油,看起來也許是真不好吃,他每一口都咽得艱難。
“彆管我,我非得都吃完。”
鬱小夏搞不懂他跟誰較勁。
真吃完了,課上完一半。傅盛如釋重負地伸了一個懶腰。
鬱小夏看了他一樣,多不容易的樣子。
“紙。”
書包裡掏出一張麵巾紙。
“要濕麵巾。”
你牛X
擦乾淨手,從倉鼠既視感重新恢複到傅盛的傅盛,兩手一攤,右胳膊墊在下麵,開始睡了。
“哥你屬豬的,吃飽就睡。”
額。
鬱小夏向後瞅了一眼雷立峰嫉惡如仇的表情。
神補刀啊。
一隻糯米團子,毀掉的兄弟情。
“都安靜點,我聽不見老師講什麼了。”又是一個格格不入的甜糯聲音。
傅盛背對著鬱小夏,臉深深地向胳肢窩裡麵埋。
媽的,這聲音撓的。
讓他突然好想欺負人,狠狠欺負一下的那種。
真他娘吃多了,操的。
*
鬱小夏有時候真搞不懂傅盛這個男人。
他看起來人高馬大,遇事也沉著冷靜,有時候卻又幼稚得要命。可是無論如何,聽寫課上不動聲色的幫助,巧妙地維護了她的自尊心。
鬱小夏很感動。
悄悄地私下一張紙,鬱小夏一筆一劃地寫。寫好了,都不知道放哪。
傅盛的桌麵那乾淨的,什麼文具教材統統沒有,就光禿禿地趴一個人。
紙條攥在手心裡快一節課,終於趁著傅盛活動筋骨的縫隙,她才見縫插針地扔過去。
傅盛眉心微蹙,玩味地看著那團小紙,明目張膽地打開。
鬱小夏看見傅盛抽走她的筆,在紙上繼續寫。寫完直接把字條推送在她課本上。
好不尷尬。
可下一秒鬱小夏就被字條上的字跡吸引住。為什麼跟手抄本上字體不一樣呢?
字條上麵是一排娟秀小字:英語課,謝謝你。
下麵是一行龍飛鳳舞的狂草:要獎勵。
一抹紅暈攀上鬱小夏臉頰,她拿起筆繼續寫:你要什麼獎勵。
傅盛沒再回紙條。下課鈴響的一瞬間,人就破天荒地第一個衝出教室。
鬱小夏趕緊收回字條,生怕被誰發現。
傅盛一口氣狠狠地衝到樓下,在操場上狂奔了數百米。悸動,忐忑,僥幸與欲/望,統統化為一聲乾吼,跌落在空曠的校園。
*
下午四點半,最後一節課的老師也布置好了作業。
之前都是學習委員每天放學前的最後一節自習課,負責把一天所有涉及到留作業的科目和作業事項謄抄在黑板上,公示。
以前的學習委員現在換職成紀律委員,落得輕鬆。
現在剛上任的‘學習委員’傅盛,從來不管學習,也很輕鬆。
但是沒過幾天,有人暗暗投訴,每天沒人管作業總結這一塊,害得他們容易漏作業。班主任敲打了傅盛很多遍,結果可想而知。
“傅盛。”鬱小夏輕輕拽住剛準備自習課溜出去打球的傅盛,推過來一個小本子,上麵記的密密麻麻一頁紙。
“乾什麼?”被拽著的小主顯然不樂意。圈在教室裡麵一天的目的,就等著自習課活動筋骨的。
上課,對於鬱小夏這種是彌足珍貴。對於傅盛來說,就是完成任務。
江曼麗女士的死命令:不許曠課,曠一節零花錢減一千。沒滿十八歲,經濟不獨立,各種合夥私創還需要掛在江曼麗公司名下。這也是江曼麗唯一能拿的住傅盛的地方。
傅盛抖抖腕骨,指節,立刻發出哢嚓作響的聲音。憋屈了一整天的筋骨,無一處不在喧囂著對自由的渴望。
所以,你丫那頁紙來攔著我乾什麼。
從傅盛眼神中,鬱小夏清楚地讀出他的意思。不出乎傅盛意料,小姑娘沒有退讓。
“阿姨把錢都打到我卡裡了。”
“什麼?”雷立峰總是一種神奇的存在:“小同桌,皇太後把什麼錢打你卡上了?”
“我靠,彩禮不成!”
“艸艸,盛哥,悶聲不響地,玩得挺大哈。”
“哎呦(`Д)!!”
雖然鬱小夏一直反對暴力,但是不得不承認,拳頭是解決問題比較快速的方式。
瞥了一眼倒抽冷氣,捂著鼻子的雷立峰,鬱小夏冷淡地打開手機,給傅盛看:“入學手續是江姨幫我辦理的,她當時幫我辦了一張銀行卡,我不知道。但是現在,你以後的生活費,也都打在這裡了。”
“這麼慘。”雷立峰含糊不清地哼唧,已經感覺不疼了。
從某人鐵青的臉色上看,小心肝估計都疼抽過去了吧。
“你彆這樣瞪著我,”鬱小夏低下頭,把便簽紙繼續推過去:“這是今天老師布置的全部作業,你抄到黑板上去吧。”
傅盛鐵著臉,迅速抽出手機撥電話。
“你什麼意思!”
聲音大得,鬱小夏想捂耳朵。
全班肅靜。
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但是所有人都很同情地看著鬱小夏。
“靠,算你狠。”
鬱小夏的心猛抽了一下。
誰能想象這是跟他媽說話呢。
“最毒婦人心!”
鴉雀無聲地教室,所有人麵麵相覷。
傅盛收線,目光掠過那張密密麻麻的便簽紙,神情倨傲。
鬱小夏感覺心臟即將停止跳動。
三秒鐘以後,所有人都看見。
傅盛上講台,擦黑板了!
我靠,學習委員上崗第一天!
“有錢能使鬼推磨,能讓傅盛抄板報。”鬼使神差地,鬱小夏有劫後餘生的感悟,倏爾想起這句話。
傅盛剛才電話話筒裡麵的聲音,鬱小夏聽得很清楚。
“小夏說你今天負責公示作業。今天第一天,如果完成的好,就發點錢給你們零花。”
“以後都聽小夏的,想花錢管她要。”
“她以後全權負責你了。”
傅盛的板書寫完最後一個標點時,他的手機響起提示音。
鬱小夏瞄了一眼,支付寶到賬50000。
手抖得差點把桌子掀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