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古代,雖然縣令隻是一個七品官,但權力比現代的大多了,眾多權力集於一身,已經算是他們可望而不可即的大人物了。
在考校過兩人的功課後,縣令就沉默了一會。
顧青雲和趙文軒都隻能靜靜等待。
“嗯,情況本官已經探明,看來你們的基礎還是很紮實的,都是本縣的青年才俊,本官可以給你們一次機會,推薦你們去上縣學,時間隻有半年,半年之後再根據情況來決定,你們覺得如此安排可行?”
本章節
顧青雲和趙文軒一聽,對視一眼,大喜過望,立馬就跪下拜道:“多謝縣尊大人提攜,學生必不敢忘。”當然同意,兩人早就想進縣學了,可是沒能耐就隻能一直拖著,不像何謙竹,上個月他就已經進去了,據說還是花費了一些代價的。
何氏家族有兩個秀才,其中還是一個裡正,在縣城肯定有人脈。
顧青雲兩人就不行了,比起顧青雲,趙文軒就隻有一個娘親,想找關係都不知道找誰去。
“嗯,到了縣學好好讀書,爭取明年八月考上秀才,為本縣爭光。”
說完後,縣令!令身後的隨從就拿出兩封信箋給他們,之後縣令開始端起茶杯喝茶,兩人就識趣地告辭了。
見麵時間不超過一炷香,出了縣衙門口,兩人相視一笑。雖然不知道縣令是怎麼想起他們的,但能給他們一封信,他們就已經很滿足了。這封信就相當於推薦信,教諭一般情況下是不會拒絕他們入學的。
把事情跟顧大河一說,他更是高興。誰都知道,縣學是整個林山縣學問最好的人群聚集地,顧青雲能到那裡學習肯定會有所進步的。
兩人乾脆趁熱打鐵,立馬就去了縣學,找到在學裡辦公的教諭。果不其然,看到縣令的書信後,龐教諭很乾脆地同意了,並讓他們明天搬行李過來交清費用就可以入學了。
下午回家後,顧家立即備了一份謝禮送到裡正家,感謝他的幫忙,裡正推辭了一下就收下了。
顧青雲去縣學讀書的事情已成定局,這次他要在縣學裡待上半年時間,還得住在學舍裡。
雖然半年學費高達5兩,加上住宿費和夥食費,半年就要10兩銀子,但是先有投入再有產出,顧家人還是懂得這一點的,一點也不嫌貴,機會難得。
現在顧青雲離秀才隻差一步了,明年如果能考上的話,家裡的田地都可以免稅,那每年能節省多少銀錢啊。
何秀才也曾經估摸過,說顧青雲如果運氣好的話明年就能考上秀才,運氣不好就一切休提,但總體而言,幾率還是比較大的,現在進入縣學讀書,通過的幾率就更大了。
顧青雲忍不住想把稟生作為目標,這個就需要更好的成績了。
縣學坐落在縣衙附近,周圍是居民區,挨近禮房,環境是鬨中取靜,院內綠樹成蔭,麵積沒有想象中的大,但院落也有三進。第一進就是童生們住宿和學習的地方,第二進是教諭、訓導、學正、教授辦公的地點,第三進才是秀才們學習住宿的地方。
顧青雲和趙文軒沒有去過第三進,他們上次去的是第二進,現在是隻在第一進就停下了。訓導相當於大學管理他們的輔導員,此時李訓導把他們帶到住所後,再和他們說一下縣學的規章製度就離開了。
本章節
顧青雲和趙文軒分到同一間房,裡麵有兩張床榻,兩張八仙桌,四!張椅子,相當於隻是把房子一分為二,兩人各占據一邊,看了都挺滿意的。
“等下次我回家,就請我爺爺不拘用木頭還是竹子做一扇屏風,放在房子的中間,這樣就可以不打擾對方了。”顧青雲仔細觀察後說道。
他還是希望有自己的私人空間的。
趙文軒聞言也很是讚同。
剛把東西收拾好,何謙竹就腳步歡快地走進來了,笑道:“你們也來了,真是太好了!我就住在隔壁,以後可以經常見麵了。”他神情喜形於色,這可是不多見的。
幾人雖然前段時間剛剛見過麵,但這次能在縣學再次聚在一起,三人都挺高興的。
“現在除了玉堂和青明,我們就齊聚了。”何謙竹加了一句,在房內左右轉了一圈,點頭道:“布局和我們隔壁的一樣。”
顧青雲微微一笑,卻覺得如果趙玉堂不早點追上他們的話,以後大家的差距就會越拉越大,就像他大爺爺和何秀才,雖然兩人曾經是同科考試,但是現在差距就很明顯,沒事的話,大爺爺很少登何秀才的門,久而久之,感情可能就會變淡。
這種事情上輩子顧青雲就經曆過,所以心裡還是很淡然的。
其他兩人也沒有再說這個話題。
顧青雲開始向何謙竹打聽縣學的事。
“我們縣的秀才根本就不多,隻有那麼十幾個,想繼續考舉人的也隻有那麼十個,如果以後想考舉人的話就要定期來縣學一趟,每年要通過學官的監督考核,再想要參加本屆的鄉試,還要再經過科考選拔才行,不是每個秀才都有資格參加鄉試的。像咱們夫子不想考鄉試的話就不必來了,而李秀才想繼續考,就會定期來一趟縣學,每年來考一次。”
本章節
何謙竹的話讓兩人很驚訝,沒想到考上秀才了還要接著每年都考,除非你不想再往上升,否則就要一直考到你成為舉人為止。
“縣學沒有你們想象中的那麼多人,平時這些秀才都是不見蹤影的,隻有教授或教諭講課的時候他們才來,而我縣是下縣,有名額20人,可是秀才都填不滿這個人數,所以才有我們這些童生在此就讀。”
何謙竹的解釋讓顧青雲都理解了,覺得區區一個縣學其實也!也有很大的學問在裡麵。像他們這種童生,不算是縣學的正式學生,他們隻相當於來這裡上補習班的學員,學籍不在縣學的登記簿上。所以他們才要交學費,不像秀才們,來縣學是不需要交錢的,相反,有些秀才還能得到朝廷的補助。
而秀才也是分有等級的,凡是進入縣學的學生統一稱為“生員”,分為廩膳生、增廣生、附學生三類。
廩膳生在縣學期間享受官府提供的夥食。林山縣隻有兩名廩膳生,其中一名還為他們縣試時出結作保過的。這種廩膳生隻有在考院試時,排名在整個郡城(省)靠前才行。到時就會有國家養,每月可有一兩銀子、三鬥廩米領。
增廣生是在那些教育大縣才會出現,縣學的名額不夠了,可是要求入學的秀才還有很多,怎麼辦?縣學就會相應地增廣人數,即在廩膳生原名額之外,加取一倍,名曰增廣生,他們沒有廩膳待遇,地位僅次於廩膳生,沒有補助,但是也不用交學費給縣學,隻需要交夥食費即可。
如果秀才還有更多,那縣學還可以錄取,因為是在廩膳生、增廣生名額之外增取的學生,附於諸生之末,所以這種就稱之為附學生。
附學生沒有名額限製。凡初入學者,往往先為附學生,經過考試後,成績優秀者,才能依次遞補為增廣生員、廩膳生員。
顧青雲覺得,現在縣學的生員沒有滿,連他們這種童生都可以進來,但到了皇朝後期,估計連成為附學生都要找關係了,就像他們現在這樣。
現在他們林山縣,生員名額沒滿,根本找不到什麼附學生,沒有收入,這才有他們這幫童生在這裡。
“那我們現在有多少童生在這裡學習?”趙文軒抓住重點。
何謙竹微微一笑,搖搖扇子道:“我們這一科不是才有20人去臨陽府參加府試嗎?現在包括我們隻有7人考上童生,但總不是每個人都能來的,加上還有前麵幾科的童生,一共也才15人,除了兩個年紀有三十歲的,其他都很年輕,大家都比較能談得來。”
他的語氣很激動,說道:“青雲,文軒兄,這次你們來對了,和這裡的人交流,我都覺得進益良多。”
作者有話要說: 準備出差,先替換了。
"也有很大的學問在裡麵。像他們這種童生,不算是縣學的正式學生,他們隻相當於來這裡上補習班的學員,學籍不在縣學的登記簿上。所以他們才要交學費,不像秀才們,來縣學是不需要交錢的,相反,有些秀才還能得到朝廷的補助。
而秀才也是分有等級的,凡是進入縣學的學生統一稱為“生員”,分為廩膳生、增廣生、附學生三類。
廩膳生在縣學期間享受官府提供的夥食。林山縣隻有兩名廩膳生,其中一名還為他們縣試時出結作保過的。這種廩膳生隻有在考院試時,排名在整個郡城(省)靠前才行。到時就會有國家養,每月可有一兩銀子、三鬥廩米領。
增廣生是在那些教育大縣才會出現,縣學的名額不夠了,可是要求入學的秀才還有很多,怎麼辦?縣學就會相應地增廣人數,即在廩膳生原名額之外,加取一倍,名曰增廣生,他們沒有廩膳待遇,地位僅次於廩膳生,沒有補助,但是也不用交學費給縣學,隻需要交夥食費即可。
如果秀才還有更多,那縣學還可以錄取,因為是在廩膳生、增廣生名額之外增取的學生,附於諸生之末,所以這種就稱之為附學生。
附學生沒有名額限製。凡初入學者,往往先為附學生,經過考試後,成績優秀者,才能依次遞補為增廣生員、廩膳生員。
顧青雲覺得,現在縣學的生員沒有滿,連他們這種童生都可以進來,但到了皇朝後期,估計連成為附學生都要找關係了,就像他們現在這樣。
現在他們林山縣,生員名額沒滿,根本找不到什麼附學生,沒有收入,這才有他們這幫童生在這裡。
“那我們現在有多少童生在這裡學習?”趙文軒抓住重點。
何謙竹微微一笑,搖搖扇子道:“我們這一科不是才有20人去臨陽府參加府試嗎?現在包括我們隻有7人考上童生,但總不是每個人都能來的,加上還有前麵幾科的童生,一共也才15人,除了兩個年紀有三十歲的,其他都很年輕,大家都比較能談得來。”
他的語氣很激動,說道:“青雲,文軒兄,這次你們來對了,和這裡的人交流,我都覺得進益良多。”
作者有話要說: 準備出差,先替換了。
" .:647547956(群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