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日記(1 / 2)

在府學,顧青雲的生活很規律,每天早晨卯時四刻(六點鐘)起來,洗漱完畢,運動差不多半個時辰,回來後就整理房間,順便叫顧青明起床,兩人吃完早飯才慢慢地走去學舍,基本上可以提前二十分鐘到學舍,這個時候顧青明就不能跟著進去了,不過他們一幫子書童可以在學舍後麵的小房間或者搬張凳子坐在走廊上,那裡也是可以聽到教授講課的。```

顧青雲提前到學舍,就可以事先檢查昨天老師布置的功課自己是否還需要修改,還有整理自己今天要提問的問題,這些都是自己有疑惑的、不明白的地方,不過有時候問教授的人多,就輪不到他,得看他運氣是否好了。

之後8:00-12:00就是上課的時間,半個時辰可以休息一刻鐘,當然,一般不會嚴格規定,都由著教授自己安排,他自己不想講課的話,讓秀才們自己讀書讀一個上午也行。

教授們教的內容有經義、律法、雜文、算學、策論等,四個教授每人教授一科,除了算學是幾個教授輪著來的,但他們算學的水平……以前他們考舉人的時候都不要考多深的算學的!所以基本上都是靠他們自學,或者相互請教。

策論,是指部分涉及到當時政治、經濟、文化、吏治等方麵的問題,命題形式和現代語文考試中的論述題或命題作文相似,沒有明朝傳說中的八股文要求那麼嚴格,那麼變態,但也需要遵守一定的格式。

好的策論文要針砭時弊、觀點明確、言辭犀利,因為涉及麵廣,十分考驗一個人的學問和見識,又因為它主要針對曆史和現實的社會問題,所以也考驗一個人的處世能力和應變能力。

來這裡才差不多一個月,教授隻說到策論的格式,教他們怎麼破題、接題、原題、小講、大講、結題,還沒有讓他們正式動筆寫。

據說策論還要用到文字組織之法、情感表達之法等,比他前世學過的議論文難許多。

不過顧青雲覺得比起經義,策論對他而言,會容易一些,他心裡放鬆多了。

十二點後就下學了,下午和晚上是他們的自由活動時間。基本上這個時候,府學裡的宿舍就會空出一大半,大家有家的回家,不能回家的各有各的活動。

府學裡!裡什麼樣的學子都有,因為上課的內容都是一年年重複的,所以有些秀才已經在府學過幾年了,他們早已經聽過課,向訓導請假就可以不必常來,隻需歲考和科考的時候出現即可。

特彆是那些已經娶妻生子,更是一年到頭很少能看到他們的人影。

顧青雲和方子茗都是新晉秀才,請假比較難,必須先在府學接受統一管理。

基本上,府學的常住人口隻有三十幾名秀才,這些秀才一般都會在下午有選修課,學個琴、吹個簫、下盤棋等等,吃晚飯之前還可以踢一場蹴鞠賽,業餘生活非常豐富。

顧青雲覺得比以前上大學還要自由,因為如果明年八月不參加鄉試的話,就有四年的準備時間,大家就會覺得還有很長時間呢,急什麼?

所以顧青雲就發現,在府學,有一些人很刻苦,一直堅持努力,有些人就比較貪玩些。

下學後,顧青雲一般不輕易接受彆人的邀請,他在府學,除了方子茗外,隻和同個院子的黃言成關係最好,其他人都是泛泛之交,基本上可以在一起討論問題,但很少一起出去玩。

當然,人家也很少叫他出去就是了,畢竟有些場合實在不適合十二歲的顧青雲去,就是方子茗,剛開始還礙不住情麵去了兩次,之後就婉拒了。

顧青雲沒有其他活動的話,就會吃完中午飯睡個午覺,中午兩點半就起床,在院子裡走一圈後才開始讀書、看書、做筆記。之後五點半吃晚飯,散步半個時辰。

這個時間段是顧青雲留給顧青明的,顧青明每天隻有這個時間可以隨意問他問題,他會耐心解答,其他時間因為都有事情做,他一般都不回答,因為這會擾亂自己的學習計劃。

晚上七點一刻左右,他已經洗漱完畢,就開始把今天學習的內容在腦海裡複習一遍,不會的再翻書看,具體方法和以前背四書五經的一樣,對他而言,方法不在老,有用就行。

府城賣的蠟燭雖然貴了一點,但點起來很明亮,顧青雲有時候就會在燈下寫話本,或者抄書,這是他的生活費來源,基本上是由當天的學習內容決定的,如果任務重就不寫,任務不重的話就寫。

除此之外,他每天還會自己記日記,把自己一天中的所見所聞所思!都寫下來,有時候隻有幾行字,有時候就幾百字,在寫日記的同時就當是練字了,而且寫話本的素材有些時候都可以在裡麵找到。

顧青雲的人緣不錯,一個是他年紀小,大家覺得他前程遠大,但暫時沒有威脅性;另一個就是他臉上經常帶著笑容,不怎麼愛說話,能沉得住氣,善於傾聽,聽完後從來不和彆人嚼舌根,基本上當事人沒在其他地方聽到彆人對自己的議論。

於是,愛找他說話的人就多了,從某某同窗太吝嗇,每次出去都不肯付錢,到某同窗又去找誰送禮了,發展到最後,連自家的事都說出來了。

再說了,顧青雲上課多認真啊,做的筆記非常齊全,缺課的時候找他就行。

顧青雲知道自己不是那種長袖善舞的人,所以大家把他當樹洞來吐槽,他也認了,起碼這也是一種交流吧。

不能和其他人說,他又怕把自己憋出病來,就隻好把它們寫下來。因為怕不小心遺失稿件,或者被人翻到,他們的名字,顧青雲就用拚音字母替代,以防萬一。

寫多了,等到有一個月,顧青雲就打算用麻繩裝訂起來,

顧青明有一次無意中看到一張就差點笑抽過去了。

“哎呀,栓子,你竟然還把今天吃的一個肉包子寫上去了,還說是三文錢一個,略貴,味道不好,肉不新鮮。”顧青明笑得不行,指著他說。

顧青雲白了他一眼,把自己的稿紙拿回來,怒道:“這有什麼好笑的?我這是練字,又不是寫經義做題,當然是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再說了,萬一我這張紙保存到幾百年後,後人就可以根據它來推測現在的生活水平、經濟狀況,多真實啊!”

說到最後,顧青雲就若有所思了,他看著窗欞,呆呆地出神。

嗯,決定了,以後就要隔一段時間,出去了解一下物價水平,就寫在日記裡。

本章節

顧青明見他呆呆的樣子,還是覺得好笑,搖搖頭走出房門,準備去找小夥伴聊聊天。

以顧青明的交際能力,他在伴讀書童的圈子還是可以很快交到朋友的,顧青雲的消息來源之一就是他了。

基本上,顧青雲一天的生活就是這樣。他老是覺得時間不夠用,對於那些還要一邊乾農活或!或者做其他事情,一邊讀書的人,他佩服得五體投地,難道是他不會利用時間嗎?

為了省點時間,顧青雲的衣服洗滌、打飯之類的都讓顧青明承包了,美其名曰鍛煉。顧青明也不以為然,因為基本上隻要帶有書童來的,都會幫忙做這些。

書童也大致分為兩個圈子,一種是那些有錢讀書人家裡的下人;另一種是像顧青明這種伴讀,都是秀才的兄弟啊、族人啊之類的,基本上都有親屬關係的。而無論是哪個圈子的,基本上去飯堂拿飯菜回來吃的、幫忙洗衣的都是他們。

其實顧青雲他們院子還有間廚房,可以自己買菜買米買柴回來做飯,可是顧青雲不想做,嫌浪費時間和精力。至於顧青明,彆指望他會做了,能幫他洗衣服已經儘了他很大努力了!他在家裡也是不用乾活的主。

兩人就隻好吃飯堂了,反正廚子的手藝還是不錯的。

當然,有些時候顧青雲還會有其他事要做,比如出去參加某個文會,或者和方子茗討論某些問題等,不過大致的日常就是這樣的。

時間如流水,顧青雲覺得自己剛適應府學生活,時間就到了十月上旬,府學可以放假十五天,這比顧青雲預計的要多上五天,估計是有些秀才家裡離得較遠,要留出花在路上的時間。這個假期是給大家回去幫忙收割稻穀的,基本上相當於現代的農忙假。

顧青雲事先跟他娘承諾過要回去的,顧青明則是早就想家了。第一天晚上在府學入睡的時候,他還睡不著,興奮過後,就是想家,還跑過來和顧青雲躺在一塊說了半宿的話。

至於方子茗,當然也要回了,他家人都在林山縣呢。

不過在船上時,方子茗跟他說的一件事卻讓顧青雲很是猶豫。

“事情就是這樣了,如果你想的話,我就推薦你去,反正肥水不流外人田。”方子茗搖著扇子,靠在欄杆上,一派閒適的樣子。

顧青雲望著江水沉思。

本章節

原來方子茗的舅舅老家是在府城的,府城這裡有地有宅子,這幾年不知道是不是運氣來了,他的布莊生意做得頗大,一不小心就做到郡城去了,結果今年交稅過多,超過了朝廷劃分的界限,差點被打成商籍。

他們不想被朝廷編為商籍,還!想保留鄉紳的地位,於是趕緊把生意結束掉,隻保留一家布莊就行,準備把一些商鋪賣給同族的人。

可是他家的老賬房前段時間去收賬的時候,回來的路上被路上的小孩把馬弄驚了,很倒黴地傷到了身體,小腿和右手都骨折了,車夫也同樣受了點傷。老賬房年紀大了,要在床上躺幾個月才行。可是現在官府那邊又催著急,方子茗舅舅急著找人來幫忙做賬,想知道哪家鋪子是賺是虧,這樣才知道該如何賣出去。

這事不難,可是一時半會的,又找不到可以足夠信任的人,他舅舅就想到了方子茗。

現在的秀才和以前的秀才不一樣了,基本上個個都對算學有所研究,他舅舅認為,這些秀才們做賬是可以勝任的,是輕而易舉的,這才找到了方子茗。

方子茗在家是被教過怎麼看賬本的,主要是怕他以後頂門立戶的時候被人給騙了,但是他對這個不怎麼感興趣,而且他會看賬本,不代表他會做啊!本來他還覺得自己舅舅找錯人了,可一想到顧青雲,他就先打算問他是否有興趣。

顧青雲當然有興趣,他本身就缺錢,家裡的底子太薄了,連病都不敢生。

雖然這會影響到他的學習時間,可是他又不打算明年八月參加鄉試,打算十六歲那年才入場,那樣的話,還是有時間可以做點副業的。

他本來就不想一直脫產讀書,畢竟現階段還是以改善家庭條件為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