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青雲當時聽了哭笑不得:“娘,你的話太誇張了,這也不算是糟踐,隻是最好不要嫁回去,血緣關係太近了,人家說‘姑血不回流’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對以後生小孩不好。”想了想,還是沒有舉何謙竹的例子,說他們夫妻倆這麼多年就隻得一個兒子的事。
當然,也許何謙竹夫妻正好比較倒黴才這樣,畢竟很多表兄妹成親都可以生下一大串小孩,還都很健康。但顧青雲始終認為,後世的□□法律還是很有道理的。
“這話你得對你二嬸說,也就是你二叔腦子清楚,要不然這個家非得讓她攪得不可安寧。”小陳氏覺得娘家再重要,都沒有自己的孩子重要,要分得清親疏遠近才行。
顧青雲回憶起顧蓉婚事的波折,忍不住笑笑。他其實很驚訝,沒想到到最後,還是顧二河做主,把顧蓉許配給一個地主之子,名為高頌,家有良田兩百畝,在縣城也有一家鋪子出租,家中人口簡單,隻有兩兄弟,兩個姐姐已經嫁出去。
高頌是老大,十七歲,聽說念過幾年書,現在家裡的田地和鋪子都是他在管。他家中的弟弟高良今年剛考中童生,才十五歲。
聽二叔說這家人很有誠意,加上打聽過高家是和善人家,家風好,家裡很近林山縣,處在林溪村和林山縣的中間位置,所以就同意了。
顧青雲其實很讚同二叔的選擇,畢竟那些直接來提親的秀才基本上都是二婚,年紀比顧蓉大個七八歲,即使對方沒有小孩,當繼妻名聲也不好聽,更何況顧蓉的條件並不差。
至於年輕有為還未婚的秀才?的確有,可是人家沒有看中顧蓉,人家有更好的選擇。
這次顧青雲回家,高頌來下定,顧青雲就和他交談過,大概是前幾年就在家獨當一麵的緣故,高頌是一個成熟穩重的人,沒有一般小年輕的浮躁,對自己的未來也很有計劃。
顧青雲覺得和他的二姐夫林耀祖性格較為接近。
這次高良也來了,顧青雲考較他的學問後,覺得他和何謙竹是同一種類型的,天分是有的,基礎很紮實,性子很靈活,但很聽他大!大哥的話。
顧青雲想了想,就問他是否樂意去縣學讀書,他可以推薦他進去。
高家人大吃一驚,隨即就是大喜,忙不迭地答應了。
顧青雲覺得高良是個好苗子,尤其是他在算學方麵學得不錯,讓他有好感。當然,這也是看在二叔的麵子上。
下定後,顧家和高家就算是正式結親了,約定明年秋收後成親。
而在家住了半個月後,顧青雲和簡薇就回到縣城。隻是這次,他們的心情更加愉快,畢竟沒有人再問他們什麼時候有孩子了。
顧青雲覺得,隻要他想,還是可以有多種方式做到不讓簡薇懷孕的。
時間如流水,一轉眼,就到了第二年三月份,人家是“煙花三月下揚州”,他們是上京城。當然,途中會經過揚州、蘇州等地。
因為前朝幾條運河的開鑿,現在從南到北,從他們郡城到京城,幾乎全程都可以坐船,隻是中途要轉船隻而已,但時間隻需一個多月,比走陸地快捷方便多了。
嗯,就是價格貴了點。
新朝建立,政治清明,皇帝雄才大略,就下了死命令讓人疏通和整修運河,這樣京城的命令就可以很快達到各處,有利於皇朝統治。
顧青雲讀過史書,知道一個道理:在國家富強,政治清明的時候,運河是暢通的,可起到積極的作用;在國家窮途末路的時候,運河基本上是不能通航或部分湮廢的,必將給末路皇朝帶來消極的影響,嚴重時甚至會導致皇朝的滅亡。
前朝覆滅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所以現在看到運河通暢無阻,心裡很是高興,畢竟他處在一個蒸蒸日上的國家。而且運河還可以給路過的城市帶來生機。他們一路上京,要經過寧波、紹興、杭州、蘇州、揚州、淮安、滄州等地,直到天津。
據簡誌遠說這些城市都非常繁榮,有很多可看之處,隻可惜他們每次都是來去匆匆,隻在碼頭處停留一會,根本沒有到當地遊玩。
顧青雲決定趁著這次難得有機會,在碼頭轉船的時候,在當地住個幾天,看看當地的風土人情,增長一下自己的見聞。
不是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嗎?
反正他們又不趕時間,如果現在不去看的話,顧青雲覺得自己以後很難再有這樣悠閒的時候。最重要的是,這次他們又不用和方子茗的娘親王氏一起去,她早在去年就等不及提前上京了。
和簡薇一說,!,她也高興不已。
兩人要去京城,顧家和簡家就跟著忙起來。
顧青雲打算隻帶顧三元去,簡薇還是帶上慧香和迎香,她們兩個曾經去過京城,有經驗。至於簡薇的嫁妝,顧青雲沒有同意由顧家打理,這種事情還是讓方氏管理較好。
“我爹娘不住在縣城,不比嶽母方便,她又是管理慣的,還是讓嶽母幫忙吧。”顧青雲勸她,這也是顧大河和小陳氏的意思。
照看兒媳的嫁妝,總歸不太好,彆人還以為他們家要侵吞兒媳的嫁妝呢?
簡薇思考了一會,才同意下來。
出門在外,最重要的是帶多點銀子,顧青雲把自己所有的私房錢都帶上,一共有五百多兩,這是一筆巨款,可一想到京城的房價,他就覺得這銀子不算什麼。
家裡老陳氏給了他一百五十兩,雖說其中有一百兩是上次他把鄉試副榜名額賣了後給她的,可那五十兩估計也基本上把老兩口的老底給掏光了。
他不想要,自己的私房錢已經夠用了。不過他的意見不重要,老陳氏一邊哭一邊把銀票給他,生怕他在外麵餓得沒飯吃。
他爹娘私房錢不多,畢竟剛買了二十畝荒地,不過還是擠出了五十兩。
他二叔給了十兩。
顧青雲最後看著手中的七百多兩銀子,覺得自己挺厲害的,這才考中秀才幾年,就有這麼多銀子了。當然,如果他沒有寫話本,話本沒有出名的話,顧青雲相信,他手中最多隻有兩百多兩,堪堪夠來回京城的路費。
感謝那些喜歡自己話本的人們,顧青雲想到自己已經完結的《仙劍》,心中頗為不舍。何家書肆在京城沒有分店,自己以後到京城想重操舊業寫話本,也不知道能不能賣得出去。
而他賣給何家書肆的那些話本是不可以再販賣一次的,顧青雲還是得遵守行規的。
這次他在京城應該會住個幾年,要重新找到一條生財之道才行。
簡薇在收拾行李,顧青雲在擦拭自己的弓箭,這是他買的弓箭,平時就用來練習和打獵。
是的,打獵。這一年來,他在家裡住的時候,有空總會跟著顧大河和顧二河上山。雖然他家已經不愁吃了,但每年的秋天,村裡組織村民上山采集山貨的時候,顧青雲也會跟著去。
他現在已經可以精準地用箭射中奔跑的兔子和野雞了,幾乎是十發九中,成功率極高。
相比之下,其實他扔石子似乎更厲!厲害,這是他從小練到大的一項技能。以前是為了等他上京趕考時以防萬一,沒想到自己真的有上京趕考的一天。
想到小時候自己的擔憂,顧青雲不覺得好笑,如果走陸地的話,真的得小心點,因為國家這麼大,某處地方總會有土匪路霸之類的。
現在他們坐船,危險會少很多,但為了防止出意外,顧青雲還是決定把自己的弓箭帶上。秀才就可以佩戴劍出遊,更彆提他是舉人了。
反正他會偷偷帶上的。還有,他到了郡城會雇傭一名鏢師一起跟著去。
他看著簡薇收拾出來的行李,什麼都覺得有用,就是他勸阻無效後自己動手再三精簡,還是覺得很多。
兩名男性,三名妙齡女子,顧青雲覺得還是有鏢師比較安全,最不濟可以幫忙扛行李啊。至於那五十兩銀子的保鏢費,用來買安全感是很合算的。
畢竟小命那麼寶貴。
對此,顧家和簡家都非常讚同他的決定。
清明過後,掃完墓,顧青雲他們終於準備離開了。
桃江碼頭,看著哭得涕泗橫流的老陳氏和小陳氏,還有偷偷抹淚的顧季山和顧大河,顧青雲拍拍她們的肩膀,眼睛不禁一酸,也顧不得彆人會不會笑話自己了,眼淚就情不自禁地流下來。
他這一去也許是一年,也許是幾年,得看他的學習程度。雖然現在有朝廷的驛站可以傳遞書信,但一來一回也要兩三個月,實在是不方便,所以家裡人才會那麼不舍。
小陳氏早在家時就偷偷哭過好幾次了,顧青雲本不想他們來送彆,沒想到他們還堅持到桃江碼頭這裡,而現在一看到那艘船,還是忍不住流淚。
旁邊的方氏也是如此,和簡薇兩人不斷抹淚。
顧青雲掏出手帕擦擦眼睛,又好言安慰一番,見船主已經在一旁等了,不好讓其他乘客久等,就準備上船。
“青雲,記得一路上好好照顧薇兒。”方氏用手帕捂住臉,聲音帶著哭腔。
顧青雲點點頭:“放心吧,嶽母,我會的。”
於是,在不舍中,顧青雲和簡薇告彆家人,踏上了去京城的路程。
作者有話要說: 至於什麼時候回來?也許明年他能考中進士,那就可以回來祭祖;考不中的話,就得等幾年了,一切未定。
這讓顧青雲再一次懷念後世的便利交通。每次當他想忘記前塵時,總會有一些事情會勾起他的回憶,讓他想忘也忘不了。
" .:647547956(群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