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69.//|(1 / 2)

作者有話要說:

他們到京城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了,當看到京城那高大巍峨的城牆時,顧青雲等人都鬆了一口氣,心中湧起了一股喜悅。

這兩個多月的旅途的確是不容易的,能平安到達京城還沒病沒災他們都很幸運。

“終於到了,咱們現在就去長安坊吧。”大家交了入城費後,顧青雲看著他們這一堆行李,覺得走去不靠譜,還是直接雇馬車去才好。

簡薇當然同意。

不過到這裡,就可以直接和李三分彆了,講真的,有李三在,他們一路上少了很多瑣碎的麻煩,跟他學到了一些旅行的經驗,顧青雲覺得物有所值,付錢付得很痛快。

李三他們鏢局還在京城有總部,所以他還是有去處的。顧青雲知道他是越陽郡城本地人,還要回郡城的,就把自己事先寫好的兩封家書和銀兩遞給他,道:“還要麻煩你回到郡城的時候,幫我托人帶回家裡。”

兩個月的時間,家裡人一定很擔心,他們平安到達京城,也該寫封信報平安。

“顧老爺,您放心,咱們鏢局也有走林山縣的鏢,一定能安全送達。”李三接過家書小心地放好。

顧青雲這才放下心來。

和李三告彆後,顧青雲想到從城門口到方仁霄住的長安坊,簡薇說還有半個時辰的路程,就準備雇車。

不過現在不用了,當顧三元準備去和車夫砍價的時候,顧青雲看到了方管家。

“姑爺,小小姐,你們終於來了。”方管家看到他們頓時大喜,就小步跑過來,行禮後才說道,“老爺和太太都在家裡等著咧,自從十幾天前收到姑爺的信後,太太就算著日子讓老奴這幾天日日在城門口這裡等,現在姑爺和小小姐到了,主人一定非常高興。”

看得出來,方管家鬆了一口氣,臉上洋溢著喜悅。

顧青雲微微一笑,道:“麻煩管家在這裡等候了。”方管家是方仁霄的心腹,已經伺候他二十幾年了。

見到他,顧青雲就想起方子茗家的管家,也姓方,以後那個估計就得稱呼為“小方管家”了。

“應該的,應該的。”方管家忙惶恐地彎腰。

簡薇再和方大管家說了幾句,大家就開始上馬車。方管家這次一共帶了二輛馬車,有一輛是租的。

上了馬車後,顧青雲和簡薇都側躺下來,他們就!就是一直坐船也覺得疲憊,特彆是現在,好像因為到了目的地一樣,感覺格外累,尤其是他們這一趟可不太平。

不過一聽到車外傳來的熱鬨的聲音,顧青雲就有點忍不住了,問道:“薇兒,你在京城可以經常出門嗎?”

簡薇搖搖頭:“京城這裡未婚女子一般很少出門,能出門的機會較少,除了到京郊的寺廟禮佛,或者參加詩會和宴會,其他時候都不能出去,隻有成親後出門的機會才多點,可以偶爾去逛街,還得婆母同意才行。”

“這是皇後……不對,是太後的意思?”顧青雲忙問道。

簡薇點點頭,歎了口氣:“我們都好羨慕唐朝的女子,就是前朝也好啊。可惜當今太後當時可是天下女子的典範,上行下效,大家都得效仿。”

顧青雲一聽,對那皇太後一點好感都無,不過以他的級彆,他的喜怒對於上位者無足輕重,改變不了什麼。

“我相信,你們以後一定可以越來越自由的。”顧青雲握住她的手。之前太後是皇後,開國皇帝看重她,現在風水輪流轉,他就不信當今陛下和皇太後是一條心。

“嗯。”簡薇的臉微微發紅,手沒有抽出來,心裡卻想,夫君越來越愛對她動手動腳了,這還是大街上呢。

顧青雲自是不知道簡薇的暗自嘀咕,他休息一會,就道:“我出車轅這裡坐坐,看看京城的風景。”

他對京城非常好奇,說完後就推開車門,見管家回頭望,就笑道:“我想看看京城是什麼樣子的。”

方管家一笑:“上次老奴來接二少爺的時候,二少爺也是如此。”

見他提起方子茗,顧青雲頗為想念,畢竟他們已經兩年沒見了,現在一想到待會可以看到他,心裡就很高興。

不過現在他的注意力放在前麵,隻見街道兩旁都種有一排榆樹或槐樹,陽光下,為行人撐起了一片綠蔭。而街道非常寬大,兩邊是行人走路的地方,中間是四輛馬車可以並行的道路,大家還遵循著相同方向的同一條路,這樣就不會塞車。

除此之外,就是各種各樣的商鋪了。看著那綠瓦紅牆的兩層或三層房子,各式各樣的商鋪招牌和旗幟,還有這川流不息的行人、馬車和牛車,顧青雲隻覺得眼睛都快不夠看了,這古香古色的街道,這帶著京味的吆喝聲,比起有十萬人口的蘇州繁榮程度有增無減。

“管家,這裡不!不是最繁華的吧?”顧青雲笑道,這裡挨近城門口,終歸是停車不便。

“這裡一般,最繁華的還得去南區的富貴坊,那裡夜晚比白天還要熱鬨,很多平民都在那裡居住,晚上逛夜市的人非常多。”方管家一邊趕車,一邊指點路邊店鋪賣什麼,哪些價格公道,哪些質量好。

顧青雲點點頭,這裡的城市大同小異,除了內城,一般都是東富西貴南貧北賤,據方管家介紹,他們現在去的地方就是西區,那裡居住的大都是官員。

而那些親王、郡王、有爵位的人家和高官們大都是住在內城,其中皇宮就是內城中的內城。

顧青雲還想再多看看京城的街道,可惜一路上總有人好奇地盯著他,無奈之下,他隻好回車內了。

半個多時辰後,他們終於到達了方仁霄住的地方。

看著門口的“方宅”二字,簡薇激動不已。

兩人從東南角的大門進去,顧青雲聽簡薇和他詳細說過方宅的布局,知道這座宅子是方仁霄的產業,雖然隻有二進,但這是在京城,宅子價值不菲。據說要不是方仁霄當官的時間較早,他還很難買到地段如此好的宅子,因為這周圍都是當官的,環境和安全方麵非常好,經常有士兵巡邏。

現在要買到這樣的房子,就得有運氣才行。

至於稱呼為“宅”,這是因為朝廷有規定,親王、郡王、有爵位的人家的住所,才可稱之為府。其他人的住所,即使做了高官,也不能稱“府”,隻能稱“宅”或“第”。在產權上,“府”和“王府”都是皇產,“宅”或“第”屬於私產。

另外,如果你得到皇帝的喜歡,他賜予你一座宅子,那就可以稱為府,比如如今的丞相府。當然,這座府邸的產權是否屬於你,取決於皇帝對你的恩寵程度。

顧青雲想到這些時,就想到自己以後買房子,也許隻能買一進的四合院。特彆是這次上京,因為有六個人,中途車船費和食宿費加起來一共都花了將近四百多兩,這還是大多數時候他們都是自己做飯,儘量節省的緣故。

隻恨自己住的地方不挨近京城啊!顧青雲一想到那花去的銀子就一陣肉疼。前段時間他還覺得自己很大方呢,現在暗中一數銀子,才發現自己還是無法視金錢如糞土,清高不起來。

顧青雲發現,他們剛到門口,門房見到他們後,就趕緊派一人跑進內院,接著,整個宅子!子都動了起來,一路上都是下人行禮的聲音。

顧青雲見顧三元拘束的樣子,就笑道:“管家,你幫我照顧一下三元。”

方管家點頭應是,他當然知道顧三元和顧青雲的關係,知道不是尋常的主仆。

顧青雲和簡薇這才進了大門,穿過一進的院子,上台階,進入二門,繞過影壁,穿過抄手遊廊,就看到正房門口有兩個身穿青色衣裙的丫鬟笑盈盈地迎過來,笑著福身道:“姑爺和小小姐來了。”

顧青雲和簡薇忙走進去,剛撩開簾子,就看到連氏已經站在門口等待。估計要不是因為長輩的身份,可能早就出來迎接了。

“外婆!”看到連氏的一刹那,簡薇就撲過去,投入連氏的懷裡,哭起來。

顧青雲也跟著叫了一聲,見方子茗的母親王氏在旁邊微笑地看著自己,趕緊打招呼。

連氏和簡薇哭了一陣,在王氏和顧青雲的安慰下,這才漸漸止住哭聲。

下人放下蒲團,顧青雲兩人磕頭行禮坐下後,連氏這才緩過神來,她用手帕擦擦微紅的眼角,道:“你們可來了,自從收到你們的信後老身就開始擔心,這段時間,咱們在京城都聽說東南沿海那一帶有倭寇,生怕你們不知情選擇坐海船,幸好十幾天前接到你們的來信,說你們還在路上,否則可把咱們擔心壞了。”

“讓外婆擔心是我們的不是。”顧青雲有些尷尬,他來之前就先寫了一封信通過官府的驛站傳遞,這個比他們坐船快。之後他們在杭州、蘇州等地遊玩時,也沒想過要寄信,畢竟一封信都要幾兩銀子。接著等他們快到京城,這才又寄了一封,說一下大約抵達的時間。

“我去年來的時候,都是坐的海船,那時還沒聽過有倭寇。”王氏心有餘悸,“我和我弟看來運氣很不錯。”

幾人又交談一番,顧青雲這才知道方仁霄還在衙署沒有散值,應該是工作較忙,否則官員平時都是申正(約下午四點)下班的。

至於方子茗,那家夥去未來的嶽父家獻殷勤去了。因為他未來的老婆明年才十七歲,所以他現在還沒有成親,要等到明年他參加完會試再說。

顧青雲掐指一算,明年方子茗就二十二歲了,大齡青年一個,是他們這幫小夥伴中最晚成親的,不過沒辦法,誰叫他未來的老婆是景尚的老來嫡女呢?

景大人是他第一次參加鄉試的副考官,聽老師!師說,這次新皇登基,他就成為了正五品的吏部郎中,這可是炙手可熱的部門,據說很得皇帝信任。

要不是方仁霄和景尚是好友,這門婚事還落不到方子茗頭上。

見顧青雲兩人都是風塵仆仆的樣子,連氏不好拉著他們多說,趕緊讓他們到西廂房先洗漱,晚上再給他們辦接風宴,準備把方子茗他們都請來。

在小桃的指引下,顧青雲和簡薇到達西廂房。因為是二進的院子,一進那裡有客房、客廳、門房、車馬房等,偏房和耳房住著下人,二進才是方家主人的活動場所,正房是方仁霄和連氏住,左右廂房就留給他們這些小輩了。

大家都在同一個院子,院子裡種了很多花草樹木,其中的樹已經很高大,足以擋住各自的,相隔較遠,應該住得是比較舒服的。

看到這熟悉的擺設,簡薇裡外看了看,笑道:“我小時候就是在這裡長大的,對麵東廂房以前住的是二外公他們一家,後來他們回老家了,我爹也在烏山縣謀了個教諭的缺,我們就搬出去,沒想到現在又回到了這裡。”

“好像對麵沒有人住。”顧青雲說了一句,貌似方子茗他們沒在這裡住。

“二外公他們應該是不久前搬出去了,畢竟堂舅舅快要成親,他們在外邊買了新房。”簡薇也不知道具體情況,就大概猜測道。

顧青雲打算到時再問方子茗,現在最主要的是收拾好他們的行李。

他看著他們住的地方,和正房一樣,也是一明兩暗的格局,正中一間為起居室,兩側為臥室,他們隻有兩個人,連氏在他們來之前估計就收拾過了,把南邊這間臥室變成書房,隻是裡麵的書架還空無一物。

“薇兒,你先收拾行李,我先把書放出來再說。”顧青雲見到那空落落的書架,就想到自己的書。這次他來京城,把家中所有的書籍都帶來了,其實也不多,就三十五本,這是他這麼多年來慢慢積累起來的,其中絕大多數都是手抄版。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