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為難(2 / 2)

“那您泡給我喝。”顧青雲厚著臉皮,若無其事地縮回自己的手。

又打人!唉,都怪老師,老是動不動就體罰自己,偶爾被小石頭看見過一兩次,難怪小家夥認為家裡地位最高的人絕對是曾外公了。

“你又不喜歡喝茶,給你喝是牛嚼牡丹,浪費。”方仁霄不理他。

最後,顧青雲隻能落寞地看著他忙得不亦樂乎,自己隻能添加木炭。今年的冬天還是這麼冷啊,幸虧今年自己不用參加會試,否則現在就得穿少一點衣服來抗凍了,怎麼可能在這裡烤火坐得舒舒服服的?

不過一想到在自己眼中天大的事,在老師眼中卻不值一提,顧青雲又苦笑不得。虧他們夫婦這段時間還為此寢食難安呢。簡薇還差點就回奶了,可把他們嚇了一跳。

過繼的事解決後,顧青雲和簡薇就把注意力投入在小魚兒身上,小家夥現在還看不出長得像誰,不過顧青雲覺得肯定像自己。

除此之外,小石頭也不能忽視,否則他非得不高興不可。但令他們欣慰的是,小石頭對小魚兒很好奇,很關心,每天都會來看弟弟才去睡覺。

顧青雲就期望著小石頭大一點後能更懂事,做一個好哥哥。

倒是方子茗的兩個女兒非常可愛,這兩個孩子比小魚兒早出生一個月,因為天冷,不能抱到這邊,可顧青雲可以去看啊,長得白白嫩嫩的,相貌幾乎是一模一樣,和方子茗相似的麵容讓她們受儘寵愛。

顧青雲不禁幻想她們長大後的麵容,絕對好看!

二月底的時候,顧青雲這天散值後照樣冒著小雪回家,京城的道路因為有人打掃,路倒是不難走,隻是為了安全,他騎馬的速度特意放慢,因此回到家時,天已經快黑了。

現在還沒到六點呢,天就黑了。顧青雲讓門房把馬牽走,自己走回後院,簡薇就給了他一個驚喜。

“嗬嗬,我的稿費又有了!”顧青雲拆開看了謝長亭送來的信,頓時興奮起來。算了算,新話本才發表三個月,沒想到現在就可以有稿費了,以前都是半年一結的。

“看來長亭還是很善解人意的,知道我最近缺錢。”顧青雲喃喃說了一句,今年過年要花的錢更多了,他!一個月就去參加了四五場酒席,連他頂頭上司蘇大人的父親進京來看他,都請庶吉士去吃酒。

這樣一來,他們就得隨份子錢。

顧青雲一點也不喜歡這種應酬,可沒辦法,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要不所有的邀請全部不去,要不就全都去,否則有些去有些不去,彆人會以為你輕視彆人,絕對會得罪很多人。

他現在還沒這種勇氣,也沒這種地位,隻能隨大流了。

“有多少?”簡薇一邊給小魚兒縫製肚兜,一邊問道。

“剛過一百兩,明天休沐日他就送上門來。”顧青雲很是滿意,這樣一來,一年都有三四百兩,一座小院子的錢就出來了。決定了,他年底還會繼續去買房出租,不過房子要放在簡薇名下。

不能隻靠話本,這個市場的事說不準,還得有固定資產才行,細水長流才是王道。

像他的那本遊記,寫出來出版,一點浪花都沒翻起。雖說看過的人都覺得好看,可傳播的速度太低了,它不像話本,有這麼多的固定人群喜歡看。

最主要的是,遊記的署名他用的是另一個筆名,畢竟遊記裡麵的有些內容可能會暴露自己的身份。在這時代,文人有幾個筆名是正常的。

“我聽說很受歡迎。”簡薇停下手中的動作,驕傲地看著他,道,“昨天我去參加一個聚會,會上那些夫人小姐們都在看,大家都很喜歡。”

顧青雲了然,這本書雖然女子很喜歡看,可一些男人就不喜歡看了。謝長亭和他說過,有些老讀者以為他的新書還是和以前一樣,不是修仙就是冒險故事,沒想到這次他的故事是這種較為平淡的故事,都紛紛說他江郎才儘,寫得太娘氣。

謝長亭說的時候還義憤填膺的,比他這個當事人還要生氣。

顧青雲倒是不生氣,前麵的內容的確比較平緩,都是男女主角幼年的一些事情,都是寫日常生活,不刺激,衝突不激烈,現在剛進入逃荒的副本,有些讀者不滿是很正常的。

而且這本的確和前三本不一樣,他現在偶爾去書店,有時會遇到兩方人馬的罵戰,有支持他的,也有反對他的,各占一半。

謝長亭為了收集對話本的意見,就在他店裡留下幾本本子,讓大家把自己的意見下來,結果漸漸發展成一個罵戰的地方。

不過似乎應該罵戰的原因,吸引更多人來看他的話本,所以即使現在分成降低,他的稿費還是比之前高一些。

話本的成功讓顧青雲!心裡鬆了一口氣,總算是不再擔心收入問題了。現在,他開始把全部心思都放在算學上。

想要升官,通過他自己的總結,主要有幾個途徑。

一是看政績,他現在還不算是正式的官員,隻能老老實實地適應官場規則,很難做出什麼政績。這個就略過不提。

二是樹立自己的形象,比如說孝子等道德楷模,這方麵,最有名的就是包拯。顧青雲最近在看宋史方麵的書籍,他看完包拯的生平,覺得很有意思。

包拯中進士時已經二十八歲了,可他中了後沒有去當官,反而辭官回家,說要贍養父母。等到他父母相繼去世後,守喪結束。此時他孝子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大家都知道了,對他很有好感。畢竟這種孝舉是符合當時的道德原則。

於是,在父老鄉親的勸說下,包拯勉強出仕,第一個官職就是縣令。當時他已經三十六歲了,可他有政績,當官時做得不錯,最後就升官很快。

顧青雲看到這些資料時,才真正了解包拯這個人,大為驚訝。

雖然他知道有這種方法,可他不會去運用,而且也來不及了。

除了有關係外,還有一種方法,那就是展露自己的才華。這方麵大家都在努力,尤其是皇帝偶爾駕臨這裡時,更是大家展示才華的最好機會。可惜皇帝來過幾次,都是正副主官接駕,他們這些人都沒機會近身。

顧青雲覺得除了這種方式外,還可以向外界展現出自己著書立傳的才華。本來那本遊記他寄予厚望的,雖說是用了筆名,可一旦仔細推敲,都可以知道這是他寫的。沒想到,人算不如天算,沒掀起什麼水花。

而且遊記不算有說服力,可些什麼經注之類的,他又不感興趣。他現在最想要的反而是寫出一本算學書,內容不用很深,主要是寫給剛啟蒙的人看的,或者說,是寫給要考秀才的人看的,裡麵還會引進阿拉伯數字。

雖說現在沒有閉關鎖國,可和外海的交流也還沒有繁榮起來,在京城的外國人都非常少,顧青雲得等待機會,找到一個精通數學的外國人,通過交談後,他才能把這本書寫出來,現在是在積累中。

否則彆人肯定會好奇自己怎麼會懂得這些新的符號?

所以寫書先寫,但不能發表出去。

翰林院的日子過得很平靜,一轉眼,兩年多就過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  感冒加重,明天的更新估計要到下午六點了。

待會改錯彆字。心裡鬆了一口氣,總算是不再擔心收入問題了。現在,他開始把全部心思都放在算學上。

想要升官,通過他自己的總結,主要有幾個途徑。

一是看政績,他現在還不算是正式的官員,隻能老老實實地適應官場規則,很難做出什麼政績。這個就略過不提。

二是樹立自己的形象,比如說孝子等道德楷模,這方麵,最有名的就是包拯。顧青雲最近在看宋史方麵的書籍,他看完包拯的生平,覺得很有意思。

包拯中進士時已經二十八歲了,可他中了後沒有去當官,反而辭官回家,說要贍養父母。等到他父母相繼去世後,守喪結束。此時他孝子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大家都知道了,對他很有好感。畢竟這種孝舉是符合當時的道德原則。

於是,在父老鄉親的勸說下,包拯勉強出仕,第一個官職就是縣令。當時他已經三十六歲了,可他有政績,當官時做得不錯,最後就升官很快。

顧青雲看到這些資料時,才真正了解包拯這個人,大為驚訝。

雖然他知道有這種方法,可他不會去運用,而且也來不及了。

除了有關係外,還有一種方法,那就是展露自己的才華。這方麵大家都在努力,尤其是皇帝偶爾駕臨這裡時,更是大家展示才華的最好機會。可惜皇帝來過幾次,都是正副主官接駕,他們這些人都沒機會近身。

顧青雲覺得除了這種方式外,還可以向外界展現出自己著書立傳的才華。本來那本遊記他寄予厚望的,雖說是用了筆名,可一旦仔細推敲,都可以知道這是他寫的。沒想到,人算不如天算,沒掀起什麼水花。

而且遊記不算有說服力,可些什麼經注之類的,他又不感興趣。他現在最想要的反而是寫出一本算學書,內容不用很深,主要是寫給剛啟蒙的人看的,或者說,是寫給要考秀才的人看的,裡麵還會引進阿拉伯數字。

雖說現在沒有閉關鎖國,可和外海的交流也還沒有繁榮起來,在京城的外國人都非常少,顧青雲得等待機會,找到一個精通數學的外國人,通過交談後,他才能把這本書寫出來,現在是在積累中。

否則彆人肯定會好奇自己怎麼會懂得這些新的符號?

所以寫書先寫,但不能發表出去。

翰林院的日子過得很平靜,一轉眼,兩年多就過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  感冒加重,明天的更新估計要到下午六點了。

待會改錯彆字。 .:647547956(群號)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