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顧青雲認為出版這本算學書不是什麼大事, 但在顧伯山眼裡,還是一件值得大書特書的大事,值得去鄭重其事地告慰祖宗。
不過在他的再三要求下, 顧伯山才同意在年底時祭祖再告訴老祖宗, 順便把小魚兒的大名顧永辰記在族譜上, 那時他就差不多三歲, 可以在族中序齒參加排行了。
和顧伯山聊過後, 顧青雲對目前族中和村裡的情況大概了解了,知道他們顧氏還是一棵小幼苗, 最有出息的是顧青明, 目前隻是秀才, 還不能幫上忙。
沒辦法, 底子薄,隻能慢慢來,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回家的日子無疑是極為舒服的, 呼吸著林溪村新鮮的空氣,沒有案牘之勞累,沒有勾心鬥角, 沒有無止境的應酬,身心放鬆,顧青雲覺得自己吃飯都吃得香,睡覺就更不用說了。
回家第二天,他們就先去簡家拜訪,簡薇見到幾年未見的父母,大哭一場。
顧青雲把自己寫的書送兩本給簡家兩位小舅子。大舅子簡瓊和顧青平同歲,已經成親,為人板正,說難聽點就是比較迂腐,他目前也是童生,比顧青平早一年考上童生,隻是兩人都倒在院試這一關。
收到顧青雲的算學書後,簡瓊一向嚴肅的臉還露出一抹微笑,他就是在算學和雜學上成績不太好。
至於小舅子簡瑜,上次回來他還能和小石頭一起在花園裡禍害花草,活潑可愛。如今一見麵,顧青雲幾乎認不出來,性子似乎變了,看起來就是一名老成的九歲兒童,行為舉止很是規矩,據方氏說他讀書很刻苦。
他們在縣城住了一晚,還順便去看了自家的宅子,前麵兩進有人住,後院沒有,裡麵簡薇陪嫁的家具因為有顧大河和小陳氏經常來擦拭,加上他們偶爾來縣城參加宴席時順便在這裡住上一晚,這才顯得有點人氣,不至於讓家具腐朽。
不過院中的那棵桂花樹倒是長得很好,鬱鬱蔥蔥的。顧大河知道他喜歡桂花樹,還在林溪村的老宅又種了一棵。
回家第三天,上午顧青雲一家就到方家拜訪,送上方子茗要自己帶的信和禮物。
大概是看到小石頭和小魚兒活潑可愛的樣子,又知道這次回京顧大!大河和小陳氏會跟著一起去,王氏也是蠢蠢欲動,在話裡流露出這個意思。
顧青雲知道方子茗是想讓他娘去的,隻是方仁禮不肯而已,父子倆的關係他這個外人都可以看得出不怎麼融洽。估計是方仁禮心目中,跟著庶長子住比跟著當官的嫡子住還要舒服。
至於王氏的想法,肯定是相反了。
而且顧青雲還通過談話了解到,這些年他娘親和王氏、嶽母方氏都有聯係,不說在大大小小的縣裡聚會上相見,就是因為顧青雲和方子茗的關係,三人都有共同話題。
知道這個消息後,顧青雲還真的想方氏跟著上京,這樣他娘到京城就會有熟悉的同伴說話聊天了。
下午,回簡家吃過午飯後,顧青雲一家就去了何謙竹家裡,不過大家剛在京城見過麵,一點都不激動,倒是孩子們玩在一起,培養感情來了。
何謙竹現在隻有一子二女,恨不得再生多一個兒子。
“兒子還是多的好。”何謙竹愁眉苦臉的,“我弟弟一連生了兩個姑娘,現在我娘眼睛都盯著表妹和弟妹,弄得大家苦不堪言。如果我和弟弟兒子多,就不用煩惱。還有,我已過而立之年,表妹年紀和我差不多,還生的話就危險了。”
顧青雲一驚,趕緊算了算,發現不知不覺中,何謙竹真的有三十一歲了,他保養得宜,不用風吹日曬,每天除了讀書交際就是到縣學教書,偶爾去踏青訪友,府城和郡城都是常去的。外表看起來跟二十幾歲的青年差不多,一時之間,顧青雲真的沒意識到他已經是而立之年了。
他還以為他們還是二十出頭的樣子。
“你們年紀也不小了,就不想生個姑娘?”何謙竹見顧青雲沉默不語,就笑道,“過個幾年,我和你都得對著十幾歲的學生自稱‘老夫’了。”語氣很是惆悵。
顧青雲斜睨他一眼,冷聲道:“我們兩個大男人說什麼生孩子的事?而且我比你小幾歲,什麼叫‘年紀不小了’?我還年輕得很。”這次回家,他奶奶和他娘,包括他嶽母,都暗示他們年紀不小了,還是快點多生一個孩子為好,就是生個姑娘也好哇,正好有男有女,不用羨慕彆人家的。
自己風華正茂,正是最好的年齡,怎麼一!一個個都覺得自己已經步入中年?鬱悶。
接下來的日子,顧青雲拜訪教過他的何秀才後,他幾乎就是待在林溪村不動彈。相反,來拜訪他的人絡繹不絕。
像趙玉堂這種同窗好友和親戚,當然是很樂意見麵的。至於其他人,隻能選擇性挑選見或不見。
當然,本地的縣令那是一定要見的,同樣的品級,京官比地方官高半級,按理說他這個七品官比縣令的七品官含金量高,可縣令畢竟是本地的父母官,還是要搞好關係的。即使不能交好,最好也不得罪。
尤其是這個縣令還是和他同一科的進士,隻是他是同進士,兩人在京城幾乎沒有什麼私人交集。但同年就是同年,還是有一層關係的。
隻要不是敵對關係,表麵上還是可以聊得其樂融融。
之後還參加了幾次縣裡舉辦的宴席,基本上都是衝著他來的。這是題中應有之意,顧青雲去了幾次後就不願意動了。
比起應酬,他更樂意把時間花在二弟和三弟的學業上,加上姐姐家的孩子,更是占據了他不少時間。最主要的是,他有時間就會陪著他爺爺奶奶。
他知道簡薇的心思,就讓她帶著孩子回娘家住了幾天,自己在家陪著爺爺奶奶。
無論是聽他們閒聊以前的事,還是說村裡的八卦,顧青雲都聽得津津有味。
而在他回來的第二天,得到消息的姐妹們就帶著丈夫孩子拖家帶口地回來,大家好好說了一番彆後的話,接下來,各家的孩子就會留一個在顧家,讓顧青雲教導一番。
顧青雲主要是教他們學習的方法,鼓勵一下他們,用自己的經驗指出他們做得不夠好的地方。
這些年大姐夫何常春的血參種植經過幾次失敗後,終於種成規模,去年開始就已經有收入了。大姐顧蓮如今是穿金戴銀,隻是行為還是比較低調,不怎麼顯山露水。
二姐顧荷自從生了兒子後日子更是好過,林耀祖一手果樹種植技術,還會嫁接,更是在林山縣有一定的名氣。因為有水路運輸,他的水果銷售得不錯,也積累了一定的身家。
至於堂妹顧蓉,日子過得很殷實,不愁吃穿。
顧青雲的重點放在二弟和三弟!弟的思想教育上,經過了解,的確有好事之人在縣學和學堂嘲諷他們,拿他們和自己作比較。
顧青雲十一歲成為童生,十二歲通過院試成為秀才,十九歲中舉,二十三歲金榜題名成為傳臚。相比之下,顧青平和顧青安現在才是一名童生,就有一點差距。
這樣一來,兄弟倆肯定有壓力,加上顧二河和李氏望子成龍的期盼,兩人逐漸產生自卑和厭學的情緒。結果在一次李氏的照常嘮叨中終於爆發了!
當時李氏是這樣說的,“你大哥在你們這個歲數早就成為秀才了!當初家裡還沒有現在有錢,你們怎麼就這麼不爭氣呢?都是一個祖宗下來,笨死了!你娘我還想有一天也成為誥命夫人,像你大伯母一樣,有朝廷的俸祿拿,現在看來難了。”
連自己的娘親都不看好他們,加上部分同窗的冷嘲熱諷,兩人就受不住了,那天晚上還和顧二河、李氏吵了一架,兩人還學著顧青亮以前離家出走的樣子,直接跑到臨陽府的顧青亮家裡去了。
幸虧顧青亮和他們有共同語言,最後把他們給勸回來了,否則家人得急死。
這是兄弟倆向顧青雲透露的,讓他哭笑不得,滋味難言。
在灌了幾碗心靈雞湯給兄弟倆後,顧青雲做最後總結,說出自己的真心話:“大哥是早產兒,前麵幾年隻能養身體,稍大一點後,我會思考了,就想著我長大後不想種田,不會經商,為了自己好,為了自己的前途才拚命讀書的。你們出生後,家裡的日子才好過一些,所以你們根本沒有體會過我小時候的日子,當時連油都少見,大部分時候吃的菜都沒有油水。雞蛋是唯一的美味,這還是因為我年紀小,爺奶偏心我才煮給我補身體的,像你姐姐們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