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談話(2 / 2)

消息傳出後,在王家就引起了小小的轟動,大家分析原因,再加上王家駿本人說出的話,就一致認為王佳俊之所以能考取秀才!才是顧青雲的功勞。

顧青雲當然否認,最大的原因當然是王佳俊自己肯努力肯認真學,加上一點科考的運氣。可在這個崇尚名師的年代,加上他曾經當過皇家書院的老師,本人是正經的進士出身,頭頂上自然就天然頂著一層名師光環。

於是,接下來,家裡比他有權的人家幾乎是踏破了自家的門檻,一個勁地的想把自家的孩子,尤其是二子、三子塞給他,就指望著他在幾年內教出一個秀才來,讓他煩不勝煩。

不過讓他高興的是,自己的堂弟顧青平這次終於考中秀才。即使小堂弟顧青安這次依然沒中,不過有了顧青平的成功,對於整個顧家來說,還是一個得很大的振奮。

看到他爹和顧青平心中流露出來的興奮情緒,顧青雲心裡也是高興不已。

第二個熱鬨的地方就在於他寫的《白蛇傳》了,如今話本已挨近尾聲,將近百萬字,下個月也就是十一月份就是結局,還有最後五萬字沒放出來,可不詳的預感已經在讀者群中醞釀。對於這本已經陪伴了他們一年多的話本,大家自然是有感情的,如果是喜劇結局就算了,算是圓滿了,可看作者行文,於是就有了不詳的預感。

看到這情況,讀者們哪還能坐得住?自然是去找罪魁禍首算賬。所幸,他隻是懷疑人之一,雖然大部分讀者已經知道他如今在忙碌的事情,但依然堅定地認為山穀居書是他本人,文風雖然更細膩,可萬變不離其宗,還是有一些人很敏銳的。

現在顧青雲不得不感歎自己的官員身份,還是有一定的威懾作用。比他身份低的不敢輕舉妄動,比他身份高的比較矜持。

“嗬嗬,你在教孩子方麵的確是有一套。”孔繁忠很肯定地說了一句,看了四周,道,“明年就是鄉試之年,咱們翰林院最近在討論明年副考官的事,你有沒有興趣?”

顧青雲一愣,想到鄉試副考官的要求,如果翰林官不夠的話,是可以從其他部門抽調人員的,要求做過翰林官或學識豐富的人,隻需原部門同意,請假一兩個月就行,算一算,他是符合要求的。

“如果翰林院需要的話,我沒有意見。”

孔繁忠一聽,繼續道:“我看學士大人是希望你去,他今天還說起你,說你寫的第二本算學書不錯。”

本章節

顧青雲一聽,抿嘴一笑,心裡有了個猜測。大概是想著讓他出算學題吧,不過!過這難不倒他,他是很樂意的。

“聽說你最近在翻譯外國的書,他們的語言不難學嗎?”孔繁忠看了一眼顧青雲,一向麵無表情的臉出現了一絲好奇。

“隻要找對人教,再付出努力和時間,這些都是沒問題的。”顧青雲笑笑,“隻看我們想不想的問題。”

“你真是一個奇怪的人。”最終,孔繁忠說了一句。

“你也不容多讓。”顧青雲暗自翻翻白眼,他這個宅男才是最奇怪的吧,深居簡出,少與人交往,大家老是懷疑他窩在家是想偷偷乾啥,難不成還是看書?

同科的人隻是這麼一想,就很佩服:不愧是他們那一科的狀元!

和孔繁忠交談幾句後,兩人就分彆。顧青雲開始朝皇家書院奔去,明天是休沐日,今天下午大兒子就可以放假回家了,他得去接他。

“爹爹,小寶哥哥說他要繼續留在書院讀書,以後從武,是不是以後就要上戰場啊?會不會很危險?”顧永良坐在顧青雲麵前,兩人同乘一匹馬。

顧青雲看看自己下巴底下的頭頂,笑了笑,道:“想從軍的當然要上戰場,要不然他們怎麼立功?上戰場是為了保護百姓、保護朝廷的利益。你放心,有侯爺在,你的小寶哥哥比起很多人起步會高很多。”至於戰場?可能以後是海戰居多了。

“對了,爹,夫子說我現在可以去考縣試和府試了,那您說我明年要不要去考?”顧永良的語氣帶著躍躍欲試。

顧青雲聞言,眉頭微微皺起來,兒子是學得挺好的,四書五經早已學完,經義和詩賦方麵的領悟力比他高,學識在同齡人中算是極為優秀的。他也認為考取童生應該沒有問題,畢竟縣試和府試帖經的比例大,主要考察記憶力和書麵書寫能力,這兩方麵兒子都做得不錯。

十一歲的小童生聽起來是不錯,和他當初一樣,雖然如此,可是他還是不想兒子這麼快就踏入科考之路。

本章節

“再等後年吧,到時你太外公回鄉,你可以跟著一起回,然後一口氣考中秀才最好,不用來回折騰。”顧青雲還是覺得一次性搞定比較好,而且院試是要考三天,他曾經吃過那種苦,真的不想讓兒子太過於年幼就去嘗試,萬一對身體有損傷怎麼辦?

“好吧,爹爹,我聽你的。”他想了想,又小聲問道,“爹,我後年回鄉考試,那書院這個名額能不能讓給弟弟?”

" .:647547956(群號)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