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龐庭深見禮後, 顧青雲仔細打量他。
隻見站在麵前的少年一襲雲紋錦袍, 身量還不夠高, 和出京之前的顧永辰差不多,臉上還有著嬰兒肥,他長相清秀,皮膚是健康的小麥色,一雙眼睛不大,但看起來靈活有神, 渾身的氣質很是可親,讓人看了生不起半點防備之心。
容貌和龐喜林有幾分相似,但更多的應該是像母親吧?長得比他父親好看多了。
顧青雲讓他坐下,微笑道:“深深, 你這次從湘省到京城, 路上與何人同行?這一路上可吃了不少苦頭吧?”龐喜林老是在信中說起自己兒子的事, “深深”這個名字看多了, 印象深刻,一不留神?隼礎?
龐庭深乍一聽到這個小名, 微微一怔, 臉上不由得湧起一絲熱意,心裡更覺得親切,他整個人坐得端端正正的, 很是認真答道:“小侄與幾位同年同來, 從南到北,天氣寒冷, 是難走了些,不過這些都是小事。”
顧青雲點點頭,歎道:“你不到兩歲就離京,中間一次沒回過,京裡的氣候可能一下子不適應,慢慢的就好了。你父親和我是好友,你來京他還寫信給我,讓我照看你。所以你有什麼事都可以和我說,最不濟和你顧大哥說也行。”
現在龐庭深住在他外公白燁白大人家裡,他人又有出息,顧青雲倒是不怎麼擔心他的生活狀況,隻是想到白氏是庶女出身,內宅的事由白夫人做主,這才多叮囑一句。
說到這裡,他又想到龐喜林的遭遇,忍不住歎息。本來是他們這一科進士中前途最為光明的,為人又精明強乾,結果一遭出事,如今還在做七品縣令,蹉跎了那麼久,讓人唏噓不已。
“多謝伯父,我會的,我一看到顧大哥就覺得親切。”龐庭深鄭重地點點頭,笑著朝顧永良看去,還帶著嬰兒肥的臉頰上頓時露出兩個深深的小酒窩,讓人看了也跟著高興起來。
顧永良忍不住頷首,往他的小酒窩看了看,才對顧青雲說道:“爹,我小時候是見過深哥兒的,那一年我六歲,咱們家去雲水河邊春遊時就碰到龐叔和深哥兒,當時深哥兒才一歲多,坐在龐叔肩膀上,神氣得很。”他記事較早,還記得當初的自!自己很是羨慕坐在大人肩膀上的小孩,隻是自己年紀大了,沒有這個福利。
“難為你還能記得。”顧青雲沒想到顧永良竟然還記得有這麼一回事,“不過要說起記憶力,還是深深你爹最厲害,如今你小小年紀就中了解元,果然有乃父之風,你爹高興得很。”
“顧大哥也很厲害。”龐庭深忙說道,還重重地點頭。
顧青雲忍不住露齒一笑。
其實他心裡有些奇怪,覺得龐喜林太過於心急了,龐庭深今年才十六歲,就被打發來參加會試,難道就不能再壓三年嗎?這麼小如果名次太低,朝廷肯定不放心他外放,隻能想辦法在翰林院熬著。最重要的是,老話重提,萬一不小心考上同進士就欲哭無淚了。
這幾乎是所有少年舉人的大忌。
除非龐喜林對自己的兒子很有信心或者隻是為了讓他來感受一下考場氣氛。想到這裡,顧青雲就開始考較起他的學問來。
等他考較完,又看了龐庭深遞過來的卷子後,顧青雲不自覺地頷首。看來,龐庭深是前者,難為他小小年紀,策論就寫得麵麵俱到,一點也看不出是個少年人寫的,尤其是對基層方麵非常了解,提出的建議切實可行,連小細節都注意到了,這方麵顧永良還不如他。
不過這是他應得的,在情理之中。
顧青雲想到眼前的少年小小年紀就跟著龐喜林輾轉各地,在基層打轉,想法老成也理所當然。
“好!寫得好!”顧青雲讚揚了一句,笑道,“難怪你小小年紀喜林就敢讓你來參加會試,這兩篇策論寫得非常好。”
龐庭深聞言又笑了起來,神情頗為靦腆的樣子。
一旁的顧永良露出凝重之色,拿起卷子仔細地看起來。
幾人又說了一會兒話,顧青雲自己還有事要做,就讓顧永良帶著龐庭深去給簡薇見禮。
他自己則和方仁霄出門找人下棋去了。前兩天一直下雪,方仁霄窩在家裡覺得無趣,今天難得天氣晴朗,不刮風,不下雨下雪,於是顧青雲就打算和他一起到棋院找人下棋。
所謂的棋院在顧青雲看來,相當於老年人活動中心,隻是去那裡的人身份不!不同,非富即貴,像蔣大師和於大師等人偶爾也會去,那裡還有一些不常見的藏書,吸引了像顧青雲這樣的人。
對顧青雲來說,隻要方仁霄不去郊外搞什麼踏雪尋梅的雅事,在屋內下棋完全是可以的。
晚上顧青雲回來後就問起簡薇、顧永良對龐庭深的印象。
“是個愛笑的少年郎,普普通通的旅途都能被他說得妙趣橫生,弄得我都想從京城坐船回家了。”簡薇露出真心實意的笑容,“人又很沉穩,能定下心坐下來聽我一直嘮叨。”說完後還意有所指地看了一眼顧永良。
顧永良嘿嘿一笑,摟著她的手臂笑道:“娘,我什麼時候不聽您說話了?您每次說話我都是認認真真地聽,從來沒有敷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