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猜測(2 / 2)

離他中進士隻過了二十二年,一轉眼就結下那麼多人脈,那以前那些號稱幾百年的世家呢?想想就可怕。難怪絕大部分的皇帝不能做到真正的“一言九鼎”,實在是朝中的關係盤根錯節,牽一發而動全身,更彆提所謂的改革了,太容易讓人把經念歪。

“青雲,在想什麼?”何謙竹見顧青雲突然陷入沉思,就拍拍他的肩膀,笑道,“阿智不能離開任地,托我給辰哥兒送上賀禮,還讓我替他向你道喜。恭喜你,辰哥兒現在是成家立業了,哈哈,就差給你生個孫子了。”他的第二個孫子剛剛降世,心情極好。

顧青雲很快就回過神來,這個偶爾走神的毛病他已經習慣了,笑道:“同喜同喜,等你家鐵蛋滿月,我一定去喝喜酒。”

“那是一定的。”何謙竹笑得合不攏嘴,額頭上的抬頭紋清晰可見,顯得很是慈祥,“要不是我記得你的小名是‘栓子’,我差點就給鐵蛋起這個小名了。”。

顧青雲滿頭黑線,這民間的風俗真是根深蒂固,大家的小名一個比一個奇葩,不同的是有些人的小名掩飾得很好,有些人的小名幾乎人儘皆知。比如說何謙竹,他就不知道對方的小名,以前去何家時對方就很有心機地封口了。

至於他的小名,有改不了口的顧大河和小陳氏在,起早該知道的都會知道,他該慶幸自己沒有被叫“小豬”、“狗蛋”嗎?

整個婚禮非常熱鬨,場麵盛大,麵對其他人的恭喜,顧青雲笑得臉都僵住了,不過他心甘情願。相比之下,當事人顧永辰才是最高興的那一個。

大小登科,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可謂是雙喜臨門,他能不高興嗎?

婚禮的高|潮出現在顧永辰和盧妙雲這對小夫妻即將拜堂的時刻,當顧青雲和簡薇坐在高堂上等候他們行大禮時,一句“聖旨到”讓所有人都愣住了,大家麵麵相覷,沒有反應過來。

“顧大人,還不快來接旨?”來宣旨的內侍一本正經地甩了甩拂塵,麵上流露出一絲笑意。

顧青雲看了一眼也在驚詫中的顧永良,沒有多想,趕緊讓人準備香案,在場的人立即拜下,烏泱泱一片。

當顧青雲聽到聖旨的內容時,忍不住鬆了口氣。

在這個大喜的時刻突然冒出一道旨意真是讓人不安,剛才還在揣測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現在好了,是好事,這是皇帝給!給他們家賞賜,說他教子有方,為國儘忠之類的。

聽到那些讚美的話,饒是顧青雲臉皮厚,竟然也有些不好意思了。

內侍和禦林軍宣讀完旨意,放下賞賜之物後,隻在顧家喝了三杯水酒就急匆匆回去複命了。他們一走,在場的人一下子活躍起來,氣氛比剛才更加熱烈。

有人看顧青雲的眼神都不對了……

顧青雲表麵不動神色,其實心裡也在琢磨新皇的意思。隻是當他看到顧永辰和盧妙雲在他麵前拜下時,就把剛剛琢磨的東西暫且放下。

不管如何,現在是他小兒子的大喜日子,他還是專心享受這一刻吧。

婚禮過後,顧青雲等人休息了一天才緩過氣來。

而新進門的盧妙雲舉止得當,性子比寧瑤活潑一些,時常有妙語出現,簡薇等人本來就對她有愧疚,此時見她如此表現,更是滿意到十分。

三朝回門時,簡薇和寧瑤提過後,就讓顧永辰在盧家住了對月。

至於婚禮上新皇突如其來的旨意和賞賜,顧青雲幾人左思右想還是猜不透皇帝的意思。如果他有從龍之功,皇帝這麼做大家都能理解,雖說賞賜並不厚重,但麵子大啊。

在官場混,大都講究的是一個“麵子”問題。

“我最近沒做什麼大事啊,一直老老實實的。”顧青雲冥思苦想,他又沒立大功。

“算了,不想了。”顧永良笑道,“反正這是好事,指不定陛下是做給太上皇看呢。”弟弟成親,他也跟著請假,幾天沒在翰林院,所以不知道有這份詔書。

“良哥兒說得對,陛下有什麼想法遲早會露出來,老夫估計也不是什麼壞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不要過於焦慮,興許是陛下心血來潮。”方仁霄背著手在顧青雲麵前來回踱步,“陛下登基以來賞的人不止你一個,說不定他就是這般風格。”

“可是那些人和我不同。算了,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顧青雲呼出一口氣,所以說他當初才舍不得老皇帝退位,換了新老板,還得重新揣摩對方的性子,重新適應,不容易啊。

他現在每天要上早朝,天天麵對皇帝,有時候想想,覺得曆史上那些侍奉了三代皇帝、還能安全致仕養老的官員真不簡單。

作者有話要說:

整個7月份都很忙,晚上加班回來一般都是10點或11點,隻能寫半章,所以現在隻能兩天一更。明天不更新了,後天再更,請大家知曉。 .:647547956(群號),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