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番外七(1 / 2)

皇帝正站在那裡回憶往事, 感慨萬千呢, 就有人向他通報太子殿下來覲見的消息。

“讓他進來吧。”聽到是自己最看重的兒子有事找自己, 皇帝忙應允。

父子倆見禮後,說了幾句閒話,太子就迫不及待地問道:“父皇,兒臣剛在路上遇到顧太傅了。”他眼裡有著好奇,繼續道,“顧太傅沒什麼特殊情況不會進宮, 可是有什麼事麼?”

現在皇子們的啟蒙是在宮裡,等到十一二歲就會放到皇家書院就讀,因此他是認識顧青雲的,畢竟顧青雲不單是山長, 他還會親自教授一門算學。

皇帝微微一笑, 他就是喜歡兒子在他麵前有什麼說什麼, 不喜兒子和他耍心眼。現在心情一好, 就笑道:“顧太傅是想辭去山長一職,說是身體不大好, 朕已經答應他了。”

太子一聽, 俊俏的臉上露出震驚之色,想說的話立即脫口而出:“真的?可是太傅他老人家身體還健朗啊!”貌似都沒聽說過對方生病。

皇帝食指滑動了幾下,暗自苦笑:看吧, 大家都知道太傅的身體情況, 難為他還能麵不改色地說出“身體不好”的話。隻是想想他的年齡,還有這十幾年來的影響力, 他最終還是點頭同意了。

虧得父皇還說太傅是老實人,不耍心眼呢,沒想到他剛剛就上演了那麼一出戲。

“畢竟年紀大了,一點小毛病和小病痛是有的。”皇帝輕輕歎了口氣。真是歲月催人老啊,先帝時期的老臣剩下不多了,尤其是像顧青雲這種三朝元老,更是鳳毛麟角。無限好文,儘在晉江文學城

太子垂下眼瞼沉吟了一會,點點頭,道:“一想到太傅要離開書院,兒臣還真有些不習慣。”他今年正好是弱冠之年,他四歲啟蒙,到他十八歲從皇家書院結業,十幾年的時間裡,無論是在宮裡還是在書院,顧青雲一直是他的老師之一,他已經習慣見到那張嚴肅板正的麵容,現在對方冷不丁不教自己了,還真的有些不習慣。

皇帝一聽,突然笑了兩聲,問道:“承恩侯家的小子呢?”他問的是太子的伴讀,也是太子的表弟。

太子苦笑一下,無奈地搖頭道:“阿靳他本來要和兒臣一起去見母後的,偏偏剛才他遠遠見到太傅,二話不說就順著牆根偷偷溜走了,真是不爭氣!兒臣都說過幾次了,他就是改不了。”心裡卻不奇怪皇帝消息的準確。

他是怒其不爭!爭啊,顧太傅又不吃人,表弟何必跟老鼠見了貓一般偷偷溜走?都快和武安侯一樣被人笑話了,不就是以前被打過……呃,幾十次麼?天底下不被夫子打過的學生極少,除非是他們這樣的皇子,有伴讀幫忙受過。

皇帝一聽忍不住哈哈大笑,他也想起自己以前的伴讀武安侯了。

“能得父皇一笑也是阿靳的福氣。”太子自嘲,動作小心地扶皇帝坐下。

“顧太傅本意是好的,就是對學生嚴格了點,不過這樣也好,總算讓你們這一幫小子安分下來,要不然還不把皇家書院鬨得雞犬不寧?”皇帝收斂笑意,繼續說道,“不過無妨,咱們家用人,得根據臣子的能力、性格來安排,這樣他們做起事來才能事半功倍。”

皇帝趁機提點,他目前對這個太子還是很滿意的,所以不吝嗇教導:“像顧太傅,他不善言辭,性格正直,不夠圓滑,但他不結黨營私,做事一板一眼,不怕辛苦和繁瑣,是個能辦實事的臣子。這種人心中自有一把秤,有文人的風骨,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自己心中清清楚楚。你讓他入閣可能不行,但把他放在鴻臚寺和禮部,或者做夫子是絕對夠格的。”

他想到顧青雲的兒孫,他們並不是全部走科考之路,還有一些人會挑自己感興趣的事來做。不管是哪一種,他暫時還沒聽到顧家傳出不肖子孫的消息。

“父皇,那你說顧太傅最在乎的事情是什麼?”太子挑挑眉,好奇地開口。

“大概是身後名和子孫事吧?”皇帝聲音低了下來,“文人大都追求青史留名,你看看這個。”他從禦案上翻出一本奏章遞給太子。

太子雙手接過來迅速翻了一下,原來是前右丞相去世,請求賜下諡號的事。

皇帝心裡琢磨了一下,覺得等顧太傅離世,他擬下的諡號應該是“文成”,這是除去“文正”、“文貞”最好的諡號了,排在第三等,這還是看在對方是自己老師的份上。其實他心裡還是有些不舒服的,畢竟當初奪嫡時,顧太傅保持中立,並沒有理會自己的拉攏。

無限好文,儘在晉江文學城

當然,等到現在,看到他對自己兒子們隱晦的拉攏無動於衷,皇帝的心裡是極為滿意的。

“太子,你要記住,‘文正’的諡號不可輕給,不到一定程度不能賜下,東西多了就不稀罕了,咱們大夏目前隻有開國丞相得到這個諡號,現在天底下的文人對於誰是第二個!紛紛揣測,你要……”

禦書房裡,皇帝給太子講起了厚黑學,這時候的顧青雲總算走出宮門。

這一路上,他有時會遇到其他官員,不斷有人給他行禮示意,顧青雲早已習慣這種待遇,不過還好,他頭腦一直保持清醒,沒有因為師生、世交、同鄉等關係結黨,自從他當上皇家書院的山長後,也沒有再收弟子。

這麼多年來,除了顧家的孩子們,顧青雲正式收下的親傳弟子隻有臨陽府的張振之和繼續方仁霄香火的方琛,其他人他統統婉拒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