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開封府09 鼠鼠出來了。(2 / 2)

始於聊齋 非摩安 26425 字 11個月前

包拯擺擺手,表明自己真的邁過那個坎了。

然後——

林萊送上了酒壇,啊不,冤鬼一個。

包拯:“。”

好彆開生麵的賀禮。

包拯一時失言。

林萊吐吐舌頭,“您如今不是當今聖上親封的陰陽學士麼。”

包拯還能怎麼辦,隻有開堂問案了。

就這麼過了一段時日,包拯有了個能禮尚往來的機會。

原來是這日禮部員外郎宋維私下裡找上包拯,說是他和他們家裡人都對包拯之人品、作為仰慕已久,特請包拯過府吃頓便飯。

包拯並沒有聽信這個理由,可看宋維被他婉拒了,還硬著頭皮再次邀請他,且言談間十分懇切。包拯忽然想到最近同僚們說宋維家裡有人生病,還特請了禦醫,難道他找自己與此事有關?若是如此,包拯自願意過去,看他是否能幫上什麼忙。

當即,包拯便不再推辭。

宋維果然欣喜不已。

而等包拯到了宋府不久,宋維就露出難以啟齒的神態,欲言又止。

最後還是他的夫人苗氏,從屏風後衝出來,懇請包拯救她孩兒性命。

宋維:“夫人!”可他並不多強烈地斥責她。

包拯心道果然,就讓他們夫妻隻管直言。

如此,包拯才知道了事情原委。

原來宋維的獨子宋沛,字沛德,眼睛得了怪病。那怪病叫宋沛德日漸視力減弱不說,他還說他能聽到有兩個小人在他眼睛裡說話。

這。這簡直荒誕。

可包拯的烏盆案難道不荒誕嗎?

最後在找一般大夫無果後,宋維隻能找上包拯,想借一借他能威懾陰陽的正氣。

包拯:“。”

他是能審鬼,又不是能治鬼病。

不過——包拯想到了自己的學生,當即便向宋維推薦了她。

很快,林萊就過來了。

她見了主人家和包大人後,就去瞧那宋沛德的眼睛。

林萊很是驚奇地發出:“哇嗚!”

這不是瞳人嗎?《聊齋誌異》裡就記錄過,不過林萊之前從沒有機會親見過。

林萊忍不住再靠近一些,便隱隱聽到了兩道細嫩的聲音。

“哇嗚。”她再次那麼感歎道。

宋維夫妻:“??”

包拯代替他們開了口:“惠風,宋小郎君如何了?”

林萊退開來,又看了下都這時候還眼睛發直盯著自己看的宋沛德。

她心說這個衙內品德充不充沛不知道,他色德一定很充沛。

林萊又想《聊齋誌異》裡的主人公也是犯了色戒,也就是拿眼睛去不要臉地冒犯人家妙齡女子,才導致眼睛變瞳人,因此失明。隻是這世界上好色之人多了去了,非禮非要視的人也很多,可怎麼沒聽說很多人為此得了這種報應呢?

因此,林萊合理懷疑,這個宋衙內很有可能得罪了誰了,或者說他做了商紂王第二,對著哪位女仙的畫像或是雕像不敬了?

林萊想到這兒,才去回答包拯的問題。

她如實將自己的猜測說了,對她說宋衙內色德充沛這件事,他娘顯然有話說。

林萊就示意她去看她兒子那直勾勾的眼神。

宋夫人:“。”

宋夫人還想說什麼,宋維就製止了她,“犬子確被我這老妻給寵壞了,不過我敢確定犬子沒有做出過很出格的事,而林法師你又隻是端詳我兒片刻——”

林萊還沒說什麼,包拯就開了口:“宋員外郎此言差矣,惠風的本領我是很了解的,她既然這麼說便自有她的道理。再者,你也說令郎被你們夫妻驕縱慣了,焉知他沒有背著你們行差踏錯,卻因為羞恥或是怕被責罰沒有告訴你們?不若我們仔細問一問令郎?”

林萊接道:“你們怕是不知道任由那瞳人成長的話,它們最終就會完全化走令郎兩隻眼睛,那等待令郎隻會是兩個黑窟窿。”她說著還朝著自己眼睛比劃了下。

宋衙內好似聽到了什麼,嚷嚷道:“它們也是這麼說的!爹、娘,我不想成瞎子啊!”

宋維夫婦對視一眼,才收起了他們不端正的態度,詢問林萊要如何救他們兒子。

林萊眼神遊移起來,她雖然沒有接觸過瞳人,但她知道《聊齋誌異》裡那個人是怎麼自救的,他幡然醒悟,從此戒色戒浪蕩。隻是現下林萊還不確定這宋衙內得罪了誰,不好貿貿然有所動作——她有自己的法子,那就是利用操術,操縱他眼睛裡的瞳人,但還是那句話,她得先搞清楚宋衙內是怎麼惹禍上身的?還有她這個法子隻是理論上的。

所以,林萊打算叫她師父天殘老人過來,順便叫他圍觀下這瞳人。

當下林萊就來到包拯身邊,說了她自己的懷疑,請包拯好好問問那宋衙內。

林萊自己則先取出紙鶴來,叫它去請天殘老人過來。

在這期間,林萊並沒有閒著,她拿出自己的行頭來,寫了一封告書,問四方神仙。

很快,天殘老人過來了。

林萊和他又去圍觀了下那瞳人,天殘老人同樣嘖嘖稱奇。

宋沛德:“…………”

宋氏夫婦:“…………”

就在他們想要說點什麼時候,院外傳來了奇異的動靜。

林萊和天殘老人出門去看,天殘老人捋了捋胡須:“夜遊神還在呐?我都以為他已經回去複命了。”

夜遊神,顧名思義是夜間才會出來守護、巡邏的神。

汴梁就有一個,林萊先前才和天殘老人一起遇見過他。

再有天殘老人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眼下包拯已經上任開封府,夜遊神的職責一部分就會被他給承擔了。另一個,這畢竟是皇城,神權和君權關係很複雜的,最後一條則是如今神仙一般不會和人間界那麼親密接觸了,尤其還是真身下界,所以包拯一上任,夜遊神便可回天庭去了。同樣的,日遊神也是。

但見夜遊神十分高大,他就站在院子外,輕輕鬆鬆就探頭過來並看下來。

一般來說,凡人不會輕易看到他,可如今夜遊神是受感應而來,就叫宋氏夫婦給看到了。

他們:“!!!”

夜遊神沒有理會他們倆,隻問候了包拯,接著他才轉向林萊和天殘老人師徒。

“惠風小法師,吾代為回答你的問題——此子並無得罪四方神仙,否則懲罰又豈會如此之輕。以吾看,你該考慮人間界奇人異士。”

這提示太到位了。

林萊忙謝過了他。

“無妨。”夜遊神說罷,便消失不見了。

天殘老人若有所思。

林萊問:“怎麼了,師父?”

天殘老人湊過去小聲說:“豆豆,你怕是要一舉成名了。”看夜遊神都顯出真身,叫他人看到了,這聲勢可挺浩大的呀,也不知道上頭的張天師出了多少力。

林萊:“…………。”

算了,她還是先考慮如何搞定那瞳人吧。

林萊就問天殘老人。

天殘老人見多識廣,沉思片刻後便道:“古今盆凝結出來的甘露,十有八-九可解之。”

林萊下意識想去看包拯,因為開封三寶(古今盆、遊仙枕和陰陽鏡)都因為各種原因聚集到了他手上。什麼叫天選之人?彆人爭著搶著送寶貝才是。

她就沒這待遇。

唉。

反正呢,林萊瞬間就轉去看天殘老人,等著他老人家測算。

隻有一個,她不是那麼希望這宋衙內這麼快就好起來,他該受點教訓才是。

等下,還有一點,教宋沛德做人的是哪位奇人異士啊?

對方既然是在汴梁活動的,那林萊必然是要找出對方的蹤跡來。

至於林萊到時候要怎麼著人家,那就要看對方的品行了,如果對方是被宋沛德冒犯後,才發起的反擊,那人家就做得很好很棒,完全沒任何問題。到底這個時代雖然還沒有經曆程朱理學的“洗禮”,可對女子仍舊是不寬容的。林萊能從很多方麵,深刻地意識到這一點,就像這次若是起因是宋沛德輕薄了人家無辜女子,那他是覺得爽了,可人家女方呢?

當然,這還是林萊的猜測。

可很快根據宋沛德這個當事人的說法,他確實沒做好事。

包拯聽後都不免看向自己的同僚:“宋員外郎是否有些教子不方?”

宋維:“。”

他訥訥無言。

不過考慮到宋沛德作風還沒那麼出格,包拯便提醒宋維以後要好生約束這浪蕩子才是。

林萊也站出來附和,還點明在她這一方徹底理清病灶,對症下藥前,宋沛德還是要真心反省比較好。不然?等著成瞎子吧。

宋沛德這會兒已經痛哭流涕了,說著自己會反省的。

他爹娘還說他們願意助這孽子一臂之力,至於要怎麼做?

棍棒下出孝子嘛。

可以說,宋沛德可是遭了老罪了。等他被徹底治好後,他確實是變了很多,起碼看上去還挺像那麼一回事的。

就是他爹還是要麵子,沒好對外說他這個孽子是遭了異端之事迫害了,隻說他不求上進,所以他就求了包拯來幫忙教子,而包拯果然厲害,成功叫他這孽子改過自新了。

遮羞布麼,林萊很懂的。

隻是吧,就像她二師父天殘老人說的那樣,那天夜遊神現身很多人看到了。這就導致宋維想要遮遮掩掩,還是有很多人沒有選擇相信的,隻是礙於情麵,沒有拆穿宋維罷了。

又說夜遊神現身這件事,那可是被傳得沸沸揚揚。且不說林萊因此受益多少,便是宮中的官家都聽到了一些風聲。他還將包拯召喚進了宮,詢問他是如何叫某衙內改過自新的。

包拯實話實說。

官家沉吟片刻後說:“林惠風麼?看來民間賢人輩出啊。”

隻是現下還不是他進一步做點什麼的時候,官家便將此等事繼續按下不表。

另一邊,林萊最近快要忙瘋了。沒辦法,她現在作為林法師名氣大了很多不是,所以找到她這裡的委托就比過去多了不少。

至於宋維宋大人遮遮掩掩真相這一節?

林萊倒不是不能理解他,隻是覺得他若是這樣不徹底痛定思痛,那他兒子在這種隱隱的縱容下,怕很有可能會固態萌發。

那到時候呢?

林萊突然想到了什麼,頓時眼前一亮。

她接著就興衝衝地跑去找到了天殘老人,“師父,我想到一個發財之道。”

天殘老人好奇地問道:“什麼?”

林萊就說道:“我那位三娘師姑,不是精通變驢術嗎?此術豈非改造紈絝子弟的一大妙招,那會不會有望子成龍的家長想試上一試?”

沒錯,林萊那位不算正式的師姑三娘,拿手好戲就是將人變成驢*(注1),和《聊齋誌異》裡的變鼠術有異曲同工之妙,前者似乎還更科學一點,畢竟人和驢子就體形上來說還是比較相近的。唔,這時候討論科不科學好像沒多大意義,畢竟人都能變動物了。

天殘老人挑挑自己的眉毛,覺得她怎麼那麼多小主意:“你難道想叫三娘過來汴梁開辦個改過自新學不成?”

林萊煞有介事地點頭,還朝天殘老人眨眨眼:“到時候包先生還能充作這個學堂的特聘先生。”

天殘老人跟著煞有介事起來:“老夫想想啊,唔嗯——反正到時候又不是叫他包文正教你畫畫,我想他怕是很樂意的。”

林萊:“……師父,這時候就不要誤傷我了好嗎。”

師徒倆說說笑笑了一陣,並沒有真的將這個想法放在身上。

不想以後三娘還真上京城來了,那時候這個想法又被提起來咯。

不過這是後話,暫且不多提。

又是一年夏。

林萊和天殘老人再次下杭州了,不過期間師徒倆分開了。

原因是林萊聽人說起什麼照海鏡,她頓時對它來了興趣。

林萊現在還記著包大人左手一個古今盆,右手一個陰陽鏡,旁邊包興還碰著一個遊仙枕的畫麵,對她的刺激老大了。

而這三寶中的林萊治療宋沛德的古今盆,乃是包拯包大人賢妻李文蕙的陪嫁。在得知需要古今盆後,李夫人就從包拯老家廬州星夜趕路地趕了過來,同時也是和夫君團聚,因此現下李夫人仍留在開封府,做著包大人的賢內助。

古今盆呢,當然也跟著留在了開封府。

林萊一點都不羨慕嫉妒,她大不了自己收集自己的三寶嘛。

看,現在不就來了一個,照海鏡*(注2)。

天殘老人見她對那鏡子感興趣,就任由她去搜尋了,自己則先去杭州了。

林萊:沒問題。

師徒便在他們聽到照海鏡消息的江寧分開,林萊轉道去發現那照海鏡的鬆江府。

可惜等林萊按照天殘老人的測算,趕到他那時候測算到的位置定嘉縣時,那方寶鏡已經被轉賣走了。

林萊:“。”

林萊對自己說:‘畢竟是寶鏡,當然很搶手了,而且她不可能這麼簡單就得到一個寶鏡不是。’

林萊隻好問這個經手人,寶鏡被他轉賣給誰了。

經手人說是一個叫鄭路的藥材商人,至於鄭路去了哪兒?經手人隱約聽說他們一家要去青琥縣,去祭拜祖先。

林萊:行吧。

林萊又打聽了下,從這裡到青琥縣走水路最便宜,鄭路家大概率就是走的水路。

林萊便想著去雇船,考慮到對方已經先她出發了一天,那她要是按照平常速度的話,說不得等她找到青琥縣,那鄭路又將寶鏡給轉手了,叫她再次追了個空。那她最好先他們一家來到青琥縣,所以林萊就打算自己駕船,她有內力不說,她還可以用法力,給小船加BUFF,這麼想好後,林萊就買了一艘小舟,和老船夫問清楚大致水路路線後,她就一個人駕舟上路了。

從此地到青琥縣,主要會途經富全縣和西陽鎮,還有一個扇湖。

扇湖湖如其名,像是一把扇子,還是能展開的折扇。

再說那富全縣,卻就不一樣了,因為這個縣既不富也不怎麼安全。

究其原因,還是附近水域常有水賊出沒。

偏官吏害怕被水賊報複,不敢有大的作為。

平常呢,熟悉這片水域的船家都會儘量繞開那水賊們常出沒的地方,實在是繞不開,隻好拿錢買命,或者更糟糕。像是鄭路一家,因為他們是回老家祭拜先祖,所以帶了不少東西,因此被水賊們給牢牢盯上了。

等一家人意識到他們的處境後,都惶恐不安起來。

唯有鄭路的女兒鄭紅英,毅然決然地站了出來。她提議自己去引開水賊,正好爹爹剛買了個寶鏡,用它該當能叫水賊們上當*(注3)。

不等大家說什麼,鄭紅英就已經掏出了那方寶鏡,但見它不像是一麵鏡子,反而像是一大塊玉石,一看就價值不菲。鄭紅英捏緊了這把寶鏡,心裡也很是忐忑,可如今情況已經不容她再多猶豫了。

不幸中的萬幸,水賊們在看到那寶鏡後,果然都移不開眼了,紛紛改去追逐棄大船坐小船而離開的鄭紅英去了。

鄭家人恍恍然,還是鄭路咬著牙,叫船工們趕緊開船往反方向而去。

大船很快就駛遠了。

鄭紅英遠遠看到這一幕,知道自己已經值了。

她還不敢懈怠,又趕緊再劃槳,再離遠一點,這樣她的家裡人就能更安全一點。

直到鄭紅英力竭,她才停了下來。

再看那追過來的水賊們,鄭紅英知道最後等待自己的是什麼,可她絕對不會叫他們如願。鄭紅英拔下頭上的簪子,就要自儘,至於那寶鏡,這群人就去江水裡撈去吧。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尤其是對這樣的好英雌。

當然,還有那方寶鏡。

林萊:“!!”

好險好險。

林萊撐起手中的竹竿,借力飛躍到鄭紅英的小船上,先奪過她的簪子,再接住了那方寶鏡。

再接著麼?

林萊看著圍過來的水賊們,水上群戰副本麼?她還沒有打過呢。

另一邊。

鄭家人強撐著悲痛,來到了附近的富全縣。

他們一上岸,就直奔縣衙,想要向官吏們求救。

可是官吏們一聽他們的情況,立刻送了他們閉門羹,還是其中一個衙役心有不忍,悄悄告訴鄭路,他不若去縣城裡尋義士,如此還可能有一線生機。

鄭路又憤懣又焦急,隻好去縣城裡碰碰運氣。

還真叫他碰到了,有那麼一個白衣少年聽到了他的訴求後,站了出來。

等白衣少年問清楚情況後,當即盯著鄭路伸出手掌晃了兩晃:“一千兩。你給我一千兩,我就去救你的女兒!”

鄭路:“!”

他身後的一個年輕郎君脫口而出:“我們哪有這麼多錢!我說你不會是在趁火打劫吧!”

鄭路兜頭就給了這郎君一巴掌,然後轉過頭來對白衣少年說:“好!你隻要能把小女救回來,便是到時候叫我把我的命賣給你,我都願意。”說著,他就喝令家人們去湊錢,若是現銀不夠,那就去當鋪典當物資。

見此情景,那白衣少年變臉一樣地喝了一聲:“好!”

“這有俠義之女,又有真慈父,才是絕配!”白衣少年喝好後這麼讚歎道,頓了頓他又放下話:“既如此,這老漢,你在此靜候佳音便是。”

說罷,這白衣少年連之前說好的一千兩都不要了,就飛身離去。

說來這白衣少年生得十分貌美,雖然年少麵嫩還行事不羈,但他剛才做出承諾那一刻,卻無端令人信服。

而這麼個美少年又是哪個呢?

行不改名,坐不改姓,“錦毛鼠”白玉堂是也。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