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希望(2 / 2)

陸戰林想到侄媳婦說的應該給孩子們配備一名音樂和美術老師,讓孩子們能有豐富的課餘生活,也能開闊眼界,培養興趣。本來國家一般隻給農村的小學派教授數學和語文的老師,陸戰林就按駱清顏說的希望鄉裡能給他們村小學派一名美術老師和一名音樂老師,老師的工資不用國家負擔,有人承擔。

鄉裡的領導一聽就有些為難,現在能懂音樂和畫畫的人非常稀少,這方麵的老師更稀少,頭些年一些跟藝術沾邊的人都被倒黴了。

不過他們知道一定是京都來的人要求的所以不敢怠慢,他們可是知道,新安村是京都陸家的老家,現在人家開始回饋幫扶老家,他們這些鄉裡的領導也能收益不是。起碼新安村這次是脫貧致富沒問題了,還能帶動周圍的村子富裕起來。這次建的學校也給鄉裡減輕不少資金壓力,起碼新安村周圍不用再建第二所小學了。所以鄉裡還是儘量想辦法滿足新安村的要求。

自此新安村小學就成了新安中心小學,周圍村子的孩子都可以來這個學校上學了。

鄉裡廢了好大的勁兒才找到了音樂和美術老師,這還是請了縣裡的領導幫忙。

老師來到新安村的時候陸戰林心裡感歎還是朝裡有人好辦事啊,要是沒有京都的陸家,誰會理會他一個小村乾部的話。

駱清顏給學校添置了各種教學用具,後來聽說鄉裡給學校派來了音樂和美術老師,駱清顏還給學校添置了好幾種那個老師會的樂器。還有畫畫用的各種顏料,紙張、畫筆也都給準備了不少。都是駱清顏買好之後讓古啟明直接開著大卡車給新安村送去的。

孩子是未來的希望,所以新安村的所有適齡兒童都必須進學校上學,不然會受到村裡的製裁。家裡有孩子沒上學的,家長不允許進新安食品廠上班。而且駱清顏擔負了村裡所有孩子的學費和書本費,隻要是新安村的孩子就可以免費上學。所以沒有哪個傻叉家長不讓自己孩子上學的。

學校是駱清顏出資建的,這也是駱清顏在華夏建的第一所學校。她早就想好了,以後會慢慢開始建希望小學,甚至會建中學、大學。國家的教育、健康衛生方麵太落後了,她會在自己有生之年一直為改善國家的教育和衛生健康而努力。

駱清顏準備下一步在青岩村建學校。那裡是自己這一世的家鄉,她理應回饋。青岩村雖然一直有學校,但是它太老舊了,需要改善了。她也會在青岩村投資建一個工廠,規模不需要太大,隻要能讓村民們生活富足就可以了。

村裡還開展了掃盲活動,辦了個掃盲班,讓那些沒有上過學,不識字的村民開始學習識字,為以後的科學種田打基礎。

掃盲班的老師就請學校的老師擔任,村裡另外給老師報酬,也讓老師賺了一筆外快。

新安村現在真是一副生機勃勃、熱火朝天的情景。每個人臉上都掛滿了笑容,對未來充滿了希望。,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