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籌謀(2 / 2)

駱清顏想想這也不錯,“你這個想法很好,當過兵的人應該都有一定的文化基礎,能力也不會太差,人品上應該也有保證,你自己把握就行。為了保證新安村的環境不被破壞,村裡工廠的規模不要再擴大,能保證新安村村民富足的生活就可以了。這隻是一個起步,以後新安村就以種植為主,再建工廠就到彆處去建。新安村以後會逐漸開始種植經濟價值高的農作物,比如稀有的水果、蘑菇、木耳、棉花,還可以搞水產養殖,冬天可以種植大鵬蔬菜等等,這些都是收益高的項目,還不汙染環境。以後新安村還可以搞生態旅遊、農家樂。可以有采摘、垂釣、特色農家菜,還有這裡特有的山貨,農作物,都可以創造經濟效益。”

陸銘啟聽著堂嫂的分析,越聽越起勁兒,他也希望自己的家鄉能夠一直保持山清水秀的優美環境,能讓村民守著家鄉的一方熱土過上幸福富裕的生活。如果像堂嫂說的那樣做,他想村民們致富不是問題。想象著堂嫂說的那些情景,陸銘啟覺得全身熱血沸騰。

陸銘啟有時候非常好奇堂嫂駱清顏的腦子是怎麼長的,一轉眼就能有一個絕妙的主意,你不服都不行。

陸銘啟和駱清顏通完電話後就又投入到他緊張忙碌的工作當中了。他派人下去和周圍村子的村民協商,提前和他們簽訂收購協議,鼓勵農民搞養殖。

周圍村子的村民也都知道陸銘啟是食品廠的負責人,許多村民和新安村都沾親帶故,也都信得過陸家人,所以許多村民都簽了收購合同。自家養的家畜、家禽還沒養就已經提前知道賣出去了,誰不願意?即使到時候不買了他們也可以賣到彆人,不會有什麼損失。

陸銘啟沒想到事情這麼順利,他一想也是,即使自己不收購他們也會養一些家畜、家禽,到時候賣錢。

陸銘啟聽從駱清顏的建議開始物色能接手村裡工廠管理的人選。最後他決定先讓二叔家的堂弟陸銘海試試。

陸銘海年齡不大才二十四歲,讀過高中,考了兩年大學沒考上就不想再考了,一直在家務農。村裡建了工廠以後陸銘啟就讓堂弟來廠裡上班,先從生產一線乾起,熟悉生產流程之後可以負責生產管理。

陸銘啟其實一直在考察堂弟,堂弟是高中文化,性格又比較沉穩,如果再有能力,無疑是一個很好的管理人員。現在駱清顏給陸銘啟下了任務,他就把安排陸銘海全權管理工廠的考察提到了日程上。

陸銘啟知道自己要儘快從管理村裡工廠的工作中脫離出來才能一心投入到新廠的籌建工作中。就像堂嫂說的,他們要抓緊時間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產量,儘快搶占市場。,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