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獎勵(1 / 2)

ly集團投資建在京郊的電器廠已經投入生產,工廠在係統化的管理下,工人迅速的成熟起來,生產效率和產品合格率也都達到了標準。

現在電器廠主要生產電視機、洗衣機、電風扇。明年工廠還會繼續擴建,增加空調、電冰箱生產線,還有一些如電飯煲、豆漿機、電餅鐺等小家電的生產線。

當初工廠選址時就考慮到了以後的發展,圈了很大一片地,將來會建成一個電器生產基地,這勢必會帶動相關的產業鏈的建立和發展。

駱清顏的表哥洛克也在電器廠旁邊選址和駱清顏合作建了一家生產日用化學品的工廠,工廠也已經建成,所有生產設備都是由ly集團提供的,正在陸續運抵工廠。工人也已經基本招收完畢,正在進行培訓。

京都市政府已經在商討準備在ly集團投資建立ly電器公司的那片地方建立一個工業區,有兩家外資企業進駐,再發展一些相關產業鏈的企業建立工業區完全可行。而ly電器公司將會是龍頭企業。有了兩家大企業的落成,而且生意紅火,勢必會吸引其它外資企業來投資,誰會有錢不賺。更何況那些國際性的大企業更具發展的眼光,絕不會放棄華夏這塊大蛋糕。隻是他們對華夏不了解,有抵觸心理,一旦有人趟開道路,那些大企業很快就會蜂擁而至。

ly電器公司現在的產品是供不應求,許多人都拉關係走後門想多進一些貨。可是產量是有上限的,根本滿足不了市場的巨大需求。

市場的需求量和產品供不應求的狀態把薛俊凱他們刺激的夠嗆。幾個從m國過來建廠的人都佩服公司高層的眼光,來華夏投資建廠簡直太明智了。他們集團走在了世界其它企業的前麵,率先進入華夏市場,肯定會賺的滿盆滿缽。

薛俊凱決定就在華夏紮根了,要和在華夏的ly集團一同成長。看著經過自己的努力建成的工廠現在生意紅火,每天都有提貨的人圍在儲運部,不用他們送貨,人家自己直接付款拉走,公司連產品出廠的運費都省了,真是不可思議。

還有駱總介紹過來的梁冠禮梁經理,能力真是沒得說,廠裡許多棘手的問題都是梁經理解決的。華夏有華夏的風俗和社會風氣。他在m國長大,對華夏的社會風氣根本不了解,鬨了好幾次笑話。後來他才總結出來,在華夏人際關係網太重要了,它是一筆無形的財富,想要在華夏吃得開,必須建立自己的關係網,儘力拓寬人脈關係。

彆說薛俊凱對工廠的將來充滿信心,駱清顏也對工廠取得的成績很滿意。她給艾森打電話時提出對幾位做出突出成績的員工進行獎勵,特彆是從m國來的五位工作人員和負責銷售也做了許多前期工作的梁冠禮要著重獎勵。要激發員工的積極性,把工作做的更好。

艾森聽到大老板親自打電話誇讚他派去的員工當然非常高興,隨後就打電話給薛俊凱褒獎他們。ly集團從來都不會吝嗇對有突出貢獻的員工進行獎勵,也會儘量給有能力的人提供發展的平台。這也使得ly集團成為最吸引人才的國際型大企業。

梁冠禮也得到了進入公司以來的第一筆巨額獎勵兩千元人民幣。在這個一般工人工資還是幾十塊錢的年代,兩千元得讓一個工人不吃不喝攢上好幾年,可是他不到一年就得到了這麼多,還是額外的獎勵。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