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考察(2 / 2)

在國外的華夏子孫有幾個不想回國的。在國外發展的再好也還是受到歧視,更彆說那些處在社會中低層的華夏人。也許隻有等華夏強大了才能受到外國人的尊敬。

想到自己的好友秦燁就想到了駱清顏,是和好友一個姓氏,不知道兩家有沒有關係。以後有機會一定介紹他們認識,沒準他們還真有關係呢,要知道駱姓可不多。

而被秦燁惦記的駱嘉良此時正在大洋彼岸m國的一家醫院工作,是一名已經可以主刀的心臟外科醫生了。

駱家以前在華夏也是有名的醫藥世家,但為人處世都十分低調。戰亂年代駱家的大家長也沒少出力支持抗戰。

解放後駱家老太爺看著一場場運動感覺形勢對駱家十分不利就痛下決心舉家移民到了m國。駱家本就家底豐厚,在m國的唐人街還開了一家醫館,一家人日子過得也十分順遂。特彆是聽到國內的十年動亂,駱家人都為老爺子的明智決定感到慶幸。不然他們家就是被批鬥的一員。

駱嘉良離開華夏的時候才六七歲,但對華夏的一些記憶仍然深深的刻在腦子裡。在國外的生活也不是事事如意,華夏人在國外普遍受到輕視,除非是特彆舉足輕重的人物。駱嘉良也想回到華夏,那裡畢竟是自己的祖國,不會歧視自己的兒女。

駱嘉良受到父親和爺爺的教導,從小學習華夏傳統醫術,到了後來又考取醫科大學轉攻西醫。在駱嘉良看來,不管是華醫還是西醫都有他的優缺點,如果把他們結合起來也許會有更好的效果。

駱家的家長也不是那種腦子僵化的人,不然也不會移民國外。他們對駱嘉良的想法很是認同,也就同意駱嘉良去學習西醫。

駱嘉良本就有十分豐厚的醫學底子,學習西醫也很輕鬆。在駱嘉良看來西醫比華夏的傳統醫術要簡單一些,他學起來豪不費力。

駱嘉良一直念到醫學博士畢業,因為成績一直十分優秀,跟了一位在心臟外科方麵非常有名的導師,在名師的教導下已經可以主刀做手術了,也算小有成就了。

駱嘉良還有一個小他很多妹妹駱婉婷是在m國出生的,雖然家裡要求的很嚴,一定要學華夏的語言和知識,但駱婉婷還是受到了國外生活環境的影響,對自家祖傳的醫術不感興趣而是學習了音樂。

駱婉婷的父母也沒有要求駱婉婷一個女孩子非要學習醫術,他們覺得女兒既然喜歡音樂那就學好了,因為本身駱婉婷的母親就是一位音樂愛好者,還精通好幾種樂器。

華夏的政策越來越好了,駱家人就想是不是可以回國了,畢竟華夏才是他們的根。

駱嘉良之所以讚同長輩們的想法回華夏是因為他心裡總是憋著一股勁頭,他知道華夏的醫學也是非常落後,更加缺少先進的醫療設備。如果駱家回國能開辦一家自己的醫院肯定大有發展,比他們在m國發展肯定要好得多。,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