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二十 郭良媛想要見娘家人得太子妃……(2 / 2)

再一想,為什麼不是,非常是,她是投胎技術好,隻要得了豐慶帝的父愛,以後一帆風順,可彆的女人,特彆是宮裡的女人,誰不在算計爭鬥?

謝嶸道,“那郭良媛可是失算了。”

何大海道,“應該是皇後娘娘的意思。”

謝嶸就笑,“母後自然是想要太子哥哥有個嫡長子的,這意味著正統。”

雖然媳婦們生的都是她的孫子,但是皇後心裡太子最重,她得替太子考慮。

嫡長會加重太子在朝臣和豐慶帝心目中的分量,如果郭良媛早一天發動,那沒辦法,皇後捏著鼻子隻能認,但太子妃和郭良媛同時發動,皇後傾向誰一目了然。

這不在於太子妃這個人,而在於太子妃的身份。

東宮現在最高興的不是太子,而是史良娣,她不用忍了,她可以生了!

於是五天後史良娣產下一女,皇後給了豐厚的賞賜,史良娣心滿意足。

等謝嶸再見到郭良媛,她是半點沒發現這個女人有什麼不甘憤怒,依舊是微笑恭謹的美麗女子一個。

謝嶸暗地裡歎氣,郭良媛給自己的兒子挑選了一條坎坷的人生路。

這孩子和大哥隻相差半個小時,兩個孩子將來勢必會被比較,不管太子妃的兒子優不優秀,郭良媛的兒子都不會好過。

比得過大哥,隻會招來忌憚,弄不好還有各種算計,比不過大哥,也會被人嘲笑。

不知道郭良媛有沒有想到過這一點。

謝嶸十二歲時寧安出嫁了,駙馬是曹侯爺家的嫡出小兒子。

尚公主的一般都不會是自家在仕途上有出息的子嗣,但也不能拿庶子糊弄,一般都是次子和小兒子,繼承不了家業,但當了駙馬也有俸祿,這輩子算是吃喝不愁了。

寧安還有了自己的護衛和屬官,一共兩百人,公主府也在出嫁前建好了。

謝嶸實在羨慕。

當然,她隻是羨慕寧安除開駙馬得到的一切,駙馬就像個贈品。

出嫁前,公主們擠在寧安處和這個大姐姐說話,寧安笑道,“以後邀請你們來我府裡玩。”

康平撇嘴,“以後我也有公主府,到時候我也會邀請你!”

寧安笑而不語,康平如今也大了,不再和寶珠針尖對麥芒,但康平性子依舊不怎麼討喜。

女兒嫁人讓豐慶帝有些傷感,他臨幸小宮妃的次數變得頻繁,似乎想從這些年輕鮮嫩的身體上汲取自己已經逝去的青春。

康平十五了,德妃也在給她尋找駙馬,德妃覺得女兒脾氣不好想要娘家的侄兒尚主,康平一口拒絕了,嫌棄表哥長的一般,而且德妃娘家不過是是伯爵爵位,比寧安的夫家爵位低一層,康平當然不願意。

要是謝嶸,她是不會嫌棄夫家地位低的,夫家地位越低,就越會捧著公主媳婦,公主的權勢榮耀來自於皇家,和夫家無關。

但德妃拿女兒沒辦法。

豐慶帝雖然最寵愛謝嶸,也不代表他不喜歡其他孩子,康平也是他的女兒,現在女兒到了出嫁年齡,作為父親肯定想給女兒找個好丈夫。

康平的擇偶其實就兩條,一個是夫家地位不能太低,一個就是駙馬得長得好看。

謝嶸也能理解,作為公主連這點要求都不能提,那也太窩囊了。

最後康平的夫家是陳候家嫡幼子,謝嶸在皇後宮裡看到了這位駙馬爺,長的確實不錯,唇紅齒白,一笑兩個酒窩。

在後世應該是偶像掛的,不過謝嶸不吃這一款,太奶油了,康平喜歡就好。

康平十七歲出嫁,在拜彆德妃時,她眼裡也含著淚水。

接下去就要輪到謝嶸了,謝嶸倒是很平靜,無所謂的,駙馬隻是贈品,她要的是嫁人後的福利,比如自由,公主府還有沒人管的快樂生活這些。

豐慶帝卻想給這個最疼愛的女兒挑一個最好的駙馬。

豐慶帝甚至想在下一屆的科舉中挑個人配女兒。

皇後,“……”

若是那喜歡攀權附貴的,那是巴不得當駙馬,但這種人品性不好,若是有才華想報效朝廷的,這種人當了駙馬就是浪費啊,而且人家願意嗎?

皇後隻能從另外一個角度勸豐慶帝,“能進京趕考的學子,年歲都不小了吧,這種人多半都已經娶妻生子,如何配寶珠?”

這可是大實話,時下人們十四五六就成親生子了,能進京趕考的人,年紀最小也得二十上下,這已經是很有才華的人,大多數三十四還在趕考也不少見。

然後除非家裡窮的揭不開鍋,否則也都是早早就成了親的。

豐慶帝一聽有理,但還想掙紮一下,“看看呢,反正寶珠還小,若是下一屆學子裡沒有,那就考慮彆家。”

皇後立刻明白,這就是得寵和不得寵的區彆,豐慶帝想多留寶珠一天。

既然這樣,皇後自然微笑同意,皇帝女兒不愁嫁,寶珠就是留到二十歲,也能找著像模像樣的駙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