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公主三十二 但是打聽下來方家確實一切……(2 / 2)

這個邏輯裡就沒真愛什麼事。

方峻山想要解脫,除了死好像就沒彆的辦法,方家在老夫人和他的妻子手裡,老夫人恨他入骨,妻子待他也是麵子情,他給了妻子一個孩子,現在方家已經不需要他了。

他不要說把周王庶女納回家,他就是弄個青樓女子回家,老夫人隻會更暢快,果然賤種就是配不上高門貴女,隻能和這些下賤的女人攪和在一起。

謝嶸知道了方家的一切卻幫不上什麼忙,這說到底就是家事,和外人不相乾。

就好像淩銳上輩子一樣,他對父親和繼母毫無辦法,就是現在他能做的也不過是不讓父親當官,抹去繼母的誥命,但是這兩人依舊能在伯爵府吃香喝辣的,淩銳無法再多做什麼了。

不過謝嶸還是把方家的事告訴了豐慶帝,“父皇,您不如把方將軍調去戊邊,這樣一來也省的方將軍自毀前程,兩下裡分開,於雙方都有好處。”

想治方老夫人的罪是不可能的,這是父權賦予方老夫人的權利,豐慶帝也無能為力。

豐慶帝有些匪夷所思,“怎麼會這樣?方老夫人腦子有問題?”

在男人看來這就是腦子有問題,我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呀,你怎麼能這樣對待自己的孩子?

謝嶸道,“若是駙馬背著我和其他女人有了孩子,我是不會饒了他的!”

豐慶帝不假思索,“可方老夫人是自己把陪嫁丫頭給丈夫的。”

那就該承受接下來的結果。

謝嶸道,“她不給不行,給是符合當下的世情,但不見得她願意,如果她的孩子能活著,方將軍許是不會承受這些,但是方將軍必然也沒有現在的成績,他依仗了方家的權勢,方老夫人嚴格來講又做了什麼?”

“她把方將軍撫養長大,給他成親生子,方老夫人甚至從未動過方將軍一指甲蓋。她的所作所在外人看來都是為了方將軍好。慈母成了嚴母就不行嗎?”

精神虐待的傷痕看不到,卻影響深遠。

豐慶帝歎氣,“朕再問問方峻山。”

在京城當官肯定比在外頭好,方峻山如果不願意,豐慶帝也不強求。

但是方峻山一口答應,甚至跪下給豐慶帝磕頭謝他,“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臣必定鞠躬儘瘁死而後已!”

豐慶帝,“……好,你起來吧。”媽的,又被女兒猜對了!

方軍山被調去戊邊了,隻帶走了周王庶女,妻子留在家裡。

最後的八卦就是那小姐好像流產了。

謝嶸聽到這個消息歎息了一聲,當方峻山脫離了方老夫人的掌控,他立馬就自己動手處理掉了周王庶女的孩子,能留下那姑娘的性命已經是他的仁慈。

看,真愛比肥皂泡都脆弱。

方峻山此生再未踏入京城半步,他在邊關納了妾生了孩子,邊關方家和京城方家徹底分開,因為方峻山把妻子的孩子過繼給了嫡母的兒子。

嫡母的兒子一落地沒多久就死了,原本連族譜都沒上,但是方峻山軍功卓越,他提了,嫡母又答應,然後就這麼著了。

周王庶女一直生活在方峻山的後院裡,消無聲息,後來好像生了個女兒,那也是等方峻山的兒子六七歲之後才生的。

淩銳得知方峻山調去戊邊,已經麻木了,上輩子方峻山也是叛軍接應者之一,現在方峻山走了,將來敏王想要謀反更是難上加難。

而豐慶帝抄周王府的家抄出了癮頭,想想外八路的王爺還不少,周王府都肥的淌油,其他王爺能乾淨到哪裡去?

於是過完年,豐慶帝又開始磨刀霍霍。

大臣們是舉雙手雙腳讚成,抄唄,又不是抄他們家,也不看看,周王一倒,戶部立馬財大氣粗。

太子去勸豐慶帝,大體就是不能寒了宗室的心,一旦宗室同皇家離心,那麼皇家就會孤立無援。

謝嶸得知後搖頭,太子這是被人忽悠了?

宗室之所以是宗室,就是因為大雍開國皇帝當了皇帝,不是因為有宗室才有皇家。

現在宗室已經成為朝廷的負累,不瘦瘦身,將來太子上台必會受到掣肘,豐慶帝自然也不會動自己的叔伯兄弟,不就是動那些出了五服的王爺麼,他也是沒辦法。

但是太子的麵子豐慶帝又不能拿不給,否則太子沒了威信,將來繼位也不會被臣子們敬重。

豐慶帝開始對太子不滿起來。

這其實就是所處位置不同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造成的矛盾,簡單點就是屁股決定大腦。

豐慶帝看到了藩王帶給朝廷的壓力以及將來兒子們將要麵臨的尷尬處境,決定揮起鋤頭鋤掉一些外八路的王爺減輕朝廷負擔順便給兒子們的將來讓路。

但是豐慶帝的舉動在藩王眼裡就是在動搖他們的根本,哪怕是豐慶帝的叔伯兄弟,他們也會兔死狐悲,於是紛紛向太子求情。

太子說是未來繼承人,重點在未來兩個字上,他其實並沒有多少權利,所以他需要旁人的支持。

但是這種支持都是相互的,你不能允諾什麼,人家為什麼要支持你?

現在藩王們就允諾支持太子,太子就得護住他們。

這在豐慶帝眼裡就成了太子沒有大局觀,沒有友愛兄弟的仁慈之心,你將來繼承我屁股下的寶座是滿意了,你兄弟們呢?

好地方都被人瓜分了!不收回來你兄弟們都得去窮鄉僻壤,你倒是忍心!

還有,你難道沒看到周王把南陽鬨的烏煙瘴氣民心向背嗎?你還有資格當一國太子嗎?

反正豐慶帝嘗過了好處,鋤頭一時是放不下的,太子多次勸阻,豐慶帝雷霆大怒,把太子斥責了一頓,讓他在東宮反省,不要理政了。

謝嶸知道這些消息,撒腿就往城外跑,美其名曰踏春,這種渾水她是不願攪和的,一個公主,誰上台都不妨礙她的榮華富貴,吃撐了去管閒事,還不如去彆莊練一下自己的護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