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公主四十九(2 / 2)

哪怕查下來是女方家嫌貧愛富,主動解除婚約,自願送女入王府,敏王這鍋也是被扣上了。

這是品性上的小瑕疵,照理沒多大問題,但在這當口,一點點小問題都會被放大,敏王前有縱奴行凶奪產,後有霸□□室,豐慶帝也不能當不知道,於是奪了敏王手裡的差事。

太子係高興了。

敏王氣的回家砸了自己的書房。

淩銳又去找豐慶帝,把敏王屬官給他送禮的事說了,“臣是陛下的臣子,是公主的駙馬,自不敢有絲毫懈怠,和諸位皇子一直保持距離,也再三推拒,隻實在推不掉,內心惶恐,想來想去,還是稟於陛下才是。”

豐慶帝是又氣又高興,氣敏王的野心太大,高興自己眼光不錯,給福寧選了個好駙馬。

因為生氣豐慶帝又訓斥了敏王一通,原本不過是奪差事,現在豐慶帝讓敏王居家反省思過,等於是變相禁足了。

敏王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隻以為是太子趕儘殺絕,又在父皇麵前說他壞話,簡直可惡!

另一邊,江皇後等十七皇子過了熱孝,就和豐慶帝說要給他找老婆了。

豐慶帝如今孩子多,孫輩都不少了,有時候也搞不清哪個是哪個,小一些的兒子們都說不上幾句話,就讓皇後做主,到時候他賜婚就行。

十七皇子也提了要求,主要是家世人品,不用太高門,但人品要好,得知書達理,孝順長輩。

這個條件泛泛的很,謝嶸知道了就道,“其實你得找個一心和你一起過日子的才是。”

十七皇子雖然是皇子,但除了這個就沒什麼拿得出手的條件了,他的口袋裡和他的臉上一樣光,將來成了親,一開始怕是還得靠妻子的嫁妝度日,又沒政治資本,京城裡眼光高的人家還真看不上。

若那個小姐在家備受寵愛,怕是不能忍受嫁個皇子卻委委屈屈,得是在家就知道生活艱難,本身又不受重視,這樣成了親就會一心一意和十七皇子過日子。

但這個不好找,皇子的妻子出身也不會太低,未婚姑娘都養在深閨,誰知道她過得是什麼日子?

江皇後道,“我辦個賞花宴,讓夫人們帶著自家嫡出姑娘進宮,你幫著看看。”

也隻能這樣了。

接到通知的夫人們十分靈醒,明白皇後這是要相親,對象是誰啊?

打聽打聽,哦,是十七皇子,生母梅妃剛剛病逝,今年十六。

有人看不上,但看上的人家也不少,於是接到通知的人家都開始認真準備起來。

宋祭酒家也接到了帖子,宋夫人忙著給女兒裁衣服打首飾,陪嫁嬤嬤道,“大小姐可要帶去?”

宋夫人一頓,“她去乾什麼,縮手縮腳的,上不得台麵。”

這個大小姐不是宋夫人生的,宋夫人是填房,自己有女兒。

想想這樣解釋丈夫不會聽,就道,“十七皇子今年十六,婉娘十五,年歲相當,大小姐都十七,快十八了,不配的。”

其實大個一兩歲無事,隻宋夫人可不願王妃落在前頭生的女兒頭上。

原本宋大小姐也早就該說親嫁人了,隻她的外家祖母過世,宋祭酒就讓女兒守孝一年,於是就耽擱了。

外家祖母,為何要外孫女守孝?

還不是宋祭酒想要一個好名聲,看,他家的女孩子多守禮懂事,那就顯得他家家風好啊。

如今的宋夫人不能說虐待這個大小姐,但想要如親生的一樣對待也不可能,宋大小姐平時在家針線活不斷。

宋夫人說的可好聽了,“女工針黹,女孩子立身的根本,將來你嫁了人,婆家要是埋怨你針線不通,你爹爹定是會很生氣,你也明白,你爹爹最看重女孩子的規矩了。”

祭酒家的姑娘嫁了人還得自己沒日沒夜做針線?

繼母這是扯鹹蛋呢,但是奈何宋祭酒讚同,宋大小姐隻能埋頭苦做,心裡也希望早點嫁人了能輕鬆點。

宋夫人扣著繼女不讓嫁的原因就在於先夫人的嫁妝,要是繼女嫁了,嫁妝上的出息她就拿不到手了,所以多扣一年是一年,實在扣不住,把人嫁給娘家侄兒,給嫂子一些好處,前頭的嫁妝就能到手,再不濟和嫂子對半分。

宋大小姐得知繼母不想讓自己去參加宮宴,於是就拿了攢的銀子找父親的長隨,求他替自己說話。

長隨見過先夫人,也可憐這個大小姐,願意說句話。

也簡單,宋祭酒最重規矩,宮裡的話就是,“帶上嫡出小姐參加宮宴。”

隻要是嫡出,都能去。

自家大女兒可是妥妥的嫡出。

於是宋祭酒就吩咐宋夫人,“給嘉娘裁衣打首飾,她也要去。”

一句話定音,宋夫人隻能應下。

比照著自己的女兒給宋大小姐做衣服打首飾,她還沒蠢到讓姐妹倆打扮的天差地彆,這是明著說自己是個惡毒繼母嗎?

不過宋夫人再三叮囑宋大小姐,到時候不許她離開自己身邊,不許她胡亂和人說說,要不然“被你爹爹知道你不守規矩,回來打斷你的腿!”

宋大小姐柔順應下。

這一次能出門,無論如何也得給自己掙一條路來。

宋大小姐倒不是奔著王妃去的,既然這回進宮的夫人多,基本上家家都有兒子,宮裡這相親宴主要角色是十七皇子,但夫人們也會給自家的小子打量幾眼。

要是能抓住一個,自己就能逃出生天。

從外人的角度看,宋大小姐這個舉動有些天真,怎麼就能一定成功呢?

但在宋大小姐的立場,她隻能抓住一切的機會,不管成不成功都要試一下,試了,可能成功可能失敗,不試,自己的處境隻會更糟糕!

她聽到廚房婆子閒磕牙,說是繼母準備把她嫁給自己的侄兒,宋大小姐一聽就知道繼母是瞄上了母親留下的嫁妝。

難道這輩子就這麼忍下去?

絕不!

有人會說,宋大小姐的爹是死的,這麼就看著女兒被折磨?

這話說得,繼母又沒打沒罵,不過是按著繼女在家做活罷了,也給吃給喝的,甚至女先生教書也讓讀了,屋子裡布置的和自家女兒一般無一,你憑什麼說人家虐待繼女?

打罵是最低等的手段,高一些的,就是讓你好吃好喝,卻深陷絕望,更高一些的,養的和自己親親密密,然後看情況是毀了你還是繼續待你好,讓你回報自己。

宋夫人就是高一些的手段,宋家好歹也是中等偏上的人家,傳出虐待繼女是不行的,宋夫人還有自己的女兒呢。

但是管教嚴厲一些沒人會說話,最多背地裡嘀咕一句,對前頭的女孩子管得嚴,但女孩子管的嚴一些又不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