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秀才三(2 / 2)

蘇晚楓一開始送書稿去書鋪,隻能拿十幾文,慢慢地漲到了幾百文,再後來是一兩銀子,現在蘇晚楓送書稿過去,書鋪掌櫃能給她五兩銀子。

有了這些錢,蘇晚楓才能安心在鄉下當一個教書先生,否則她自己都吃不飽,自然也不能發光發熱。

蘇晚楓久居鄉下,不知道她的凡人修真路有多火,梁家書鋪靠著她的書賺了大錢,而且還在賺,掌櫃的卻隻給她五兩銀子。

今天是書稿最後一卷了,蘇晚楓等下就要去送書。

正好村裡的村民郭麥也要進縣城,他有一輛驢車,蘇晚楓就搭他的車進城。

兩人先去族長兼任保長也就是村長那裡開通行證,拿到了這個才能離開村子進城,負責他們兩個非但進不了城,還得被抓進去坐牢。

通行證上寫明他們是哪裡人士進城做什麼,什麼時候返回等等信息。

彆小看古代的戶籍管理,那是把人釘在土地上離不開的。

能四處遊曆求學的都是富戶世家子還有官員,普通老百姓幾輩子都得麵朝黃土背朝天。

蘇晚楓就和郭麥進了縣城,好在郭家村離縣城比較近,兩人不用天不亮就走。

路上,蘇晚楓看著驢子的大肚子,“麥叔,您這驢馬上要生了吧?”

郭麥道,“可不,現在也不敢讓它拉重物,每天還得吃一把豆料呢。”

蘇晚楓道,“那是得好好伺候,一頭小驢拉到縣城也能賣不少呢。”

哦,對了,蘇晚楓現在還兼任郭家村獸醫,她給族長家的牛接生過,大學有一年暑假,她好容易獲得了父母的同意,去同學家玩,同學的父親就是獸醫,那一年暑假蘇晚楓跟著人家學到了不少獸醫知識,沒想到在古代有了用武之地。

這也是蘇晚楓受到郭家村村民集體尊重的原因之一。

鄉下人家裡的家畜可都是心肝寶貝,特彆是耕牛,牛死了得趕緊報備,否則還得罰錢吃官司,有個獸醫,哪怕是半吊子,大家也得益不少。

到了縣城,兩人分開,蘇晚楓去梁家書鋪交稿子,掌櫃的看到她,臉上笑成了一朵花,但是完稿答應給二十兩的,最後隻有十五兩。

掌櫃的訴說了一大通艱難,總之就是沒多的錢給蘇晚楓。

蘇晚楓現在佛係的很,從來不在這種事上計較,上輩子夠累的,這輩子就想舒坦一些,還是小孩子可愛,眼神純淨,和他們在一起身心舒泰,和老狐狸掌櫃對話讓她渾身不自在。

蘇晚楓好脾氣的接受了掌櫃的定價,拿了銀子準備離開,掌櫃的拉著她的衣袖,“郭秀才,第二部你什麼時候開始?”

蘇晚楓驚訝,“什麼第二部?”

掌櫃的登時變臉,“凡人修真路第二部啊?你彆覺得離開梁家書鋪翅膀就硬了,告訴你,除了我們這裡,沒人會要你的話本子!”

蘇晚楓點頭,“掌櫃說的是,但我暫時不準備寫第二部了,太累,收入也不好,何況我並未和書鋪簽契,你這威脅的話對我說是沒用的,難道你還能把我扣在書鋪逼我寫嗎?我知道你們手裡寫話本子的人不少,你找旁人吧。”

筆墨紙硯在如今也是很大一筆開銷,這些都是蘇晚楓自己來的。

說完蘇晚楓就走了,掌櫃的氣的乾瞪眼,卻毫無辦法。

一個風格火了,自然會帶動其他人跟風,寫仙俠話本子的人確實不少,但是他們的三觀和蘇晚楓不同,哪怕想要仿照她的風格也是畫皮難畫骨。

蘇晚楓的文,主角是男的,但是裡麵的女仙也好,凡女也好,都是自尊自強不依托男人的存在,她的書很多閨秀都愛看。

其他人披著仙俠的皮,依舊是男人一路收集美人飛黃騰達,這種文太膩了。

而且寫話本的人多半也得是秀才,他們可以跟風,卻不會連蘇晚楓的筆名也剽竊了去,有人也用同音字寫筆名,但不敢用一模一樣的。

為什麼?有個人就用了晚楓居士的筆名寫類似的文,被一個有權有勢有錢的書粉看到查到,把他暴揍一頓,送去了衙門,革了秀才的功名。

從古至今,瘋狂的腦殘粉都很可怕,大多數秀才也要臉,跟風寫同類型的題材沒關係,直接用晚楓居士的名字就太無恥了。

蘇晚楓拿著十五兩銀子,去買米麵鹽醬,她當然不會把十五兩都花了,這可是一筆巨款,鄉下一家好幾口一年也不過十幾兩不到的花銷。

她就花了五兩,買了一車東西,掌櫃的知道她住郭家村,離縣城不遠,就願意替她送回去,蘇晚楓就坐著糧鋪的車回村。

趕車的夥計還幫她把糧食什麼的搬進了屋子,這差不多是蘇晚楓半年的口糧了,但是如果她補貼那些孩子,這些糧食能不能吃到過年就難說了。

蘇晚楓手裡現在還有十兩銀子,按照鄉下人樸素的想法,蘇晚楓應該再買一些地,這樣就能擴大資產。

但現實是殘酷的,土地是老百姓和朝廷的根本,上等田基本都在地主富戶手裡,他們是不會賣的,郭家村村民手裡的土地世代相傳,輕易也不會變賣,想要買地,就隻能是下等田和荒地。

下等田產出不豐,收獲後稅一交,可能連口糧都不夠,還得賠上種子肥料人工,荒地就跟彆說了,沒兩三年是不可能有收成的。

蘇晚楓自己手不能提肩不能挑,她從郭滿倉手裡繼承的地都是租賃出去的,一年得一點糧罷了,再買了下等田和荒地誰去種?虧空怎麼補?

所以買地這種事彆想了,小門小戶的,隻能過小日子。

原本以為靠著寫話本子還能維持,現在蘇晚楓覺得此路不通,她被剝削的太厲害了。

鄉下日子其實一成不變,蘇晚楓也是偶爾進一次縣城,生活比起上輩子是清苦多了,但是她內心滿足。

這裡沒人會給她施加壓力,沒人會碎碎念她必須怎麼樣怎麼樣,也沒人會拿她和誰作比較。

當然,鄉居生活也不純然是田園風光,蘇晚楓也不止一次目睹鄰裡之間為著雞毛蒜皮的事吵架乃至打架,到了灌溉季節,幾個村群毆也不少見。

夏天蚊蟲滋生,冬日手上腳上凍出凍瘡也很正常,走在鄉間小路上,驢糞,馬糞,牛糞,狗屎等等也像地雷一樣潛伏著。

你要是抓個土生土長的鄉民問問他可幸福,估計會得來你有病的一瞥,然後遠遠躲開你。

土裡刨食的農人,很多事很多人都能決定他們吃不吃得飽,天災會讓莊稼欠收甚至於絕收,賦稅的多寡直接決定了自己能留多少糧食,如果加上勞役,一年到頭家裡能有存糧挨到新收成的人家就已經很不錯了。

蘇晚楓倒是很看得開,她覺得自己也沒什麼本事,如今在這個地方靠自己能有立足之地和三餐飯食,也沒人對她指手畫腳,她已經很滿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