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科舉改革(1 / 2)

“隻留六藝。”

“其餘的,酌情取舍?”

朱元璋沉吟了一會,覺得乖孫把一個難搞的決定,交給了自己。

他看得出來,朱炫其實隻想留六藝,但擔心會有麻煩,就把其他酌情取舍,但是應該留下哪些,留下什麼方麵會對大明有用?這個暫時無法確定。

很難取舍。

如果隻留六藝,那些讀書人還不炸鍋了。

甚至有可能挑起叛亂,後果很嚴重。

“乖孫這是給咱挖了一個坑啊!”朱元璋歎息道。

朱炫把八股取士的弊端,全部說了出來,使得他心思動搖,覺得那些弊端,會導致大明陷入危機,那麼必須改掉。

需要怎麼改,朱炫也給出答案。

但是這個答案並不完全可以用,哪怕朱元璋的鐵手腕,也不敢直接對天下讀書人揮動屠刀,關於取舍方麵,又確實難以確定。

如果什麼都不做,按照舊製。

明知道八股取士不行,又不打算去改,這是看著大明消沉下去。

朱元璋不想看到大明消沉,但怎麼改又成了問題關鍵。

“孫兒的能力有限,幫不了皇爺爺太多。”

朱炫故作思索道:“能想到這些,已經是孫兒的極限了。”

畢竟他還是個孩子,沒有誰會要求一個孩子,做到十全十美,什麼都會,也什麼都懂。

朱元璋笑道:“乖孫能想到那麼多,已經很好了,至少你皇爺爺,根本沒考慮過如此,這是咱的問題,咱這個皇帝,當得還不夠好。”

朱炫搖頭道:“皇爺爺已經很好了,作為皇帝,要兼顧的東西很多,很難麵麵俱到,肯定有疏忽的地方。”

這個說法,朱元璋是認同的。

皇帝不是神仙,哪能什麼都做得到,唯有儘可能地把所有做到最好。

“還有科舉,乖孫認為怎麼改?”

朱元璋的心思,又回到八股取士上麵。

儒學被朱炫反對了一遍。

八股取士,也是儒學的一部分,更是被朱炫批判得一無是處。

“孫兒認為,要放棄八股取士。”

“其實可以把六藝,和科舉一起考,不要求全部精通,但對於射禦,必須會其一,禮樂書數,也要學會其一,朝中官員,要求儘量做到文武雙全。”

“當然了,一些年紀大的考生,在射禦方麵,要求可以適當降低一些。”

“另外新增一科時政,考的是考生對於某些時政問題,或者朝政舉措的見解,還有寫出如何做,不能用八股文的方式作答,這樣可以判斷考生是否有治國理政的能力。”

“孫兒還有一個想法,再增設一種雜科。”

朱炫其實還猶豫,這個想法該不該提出。

因為雜科的想法,會和朱元璋製定的戶籍製度衝突。

“什麼雜科?”

朱元璋問。

朱炫答道:“雜科,就是醫術、匠術、農業等,一些民間的奇技淫巧,皇爺爺設立了嚴格的戶籍製度,能約束天下百姓,把他們固定在一個地方,讓他們不能亂跑,而孫兒提出的這個,就是和皇爺爺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