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我們腳下,是個球(1 / 2)

“要做得更好,是不是也依賴於,安南的工廠?”

朱元璋的想法,又回到工業轉移上麵。

朱炫解釋道:“不完全是,還需要格物致知的理論指導,孫兒會讓侯顯他們,把格物致知的方法,傳授給所有工匠,一起研究武器。”

朱元璋好奇地問:“格物致知,還能傳授給工匠?”

那些匠戶,都是粗人,大字不識一個。

格物致知,可是儒家的東西,匠戶能學?

但是這個想法剛出現,朱元璋又想起來,其實就是朱炫強行把這些技術,套上一個格物致知的外殼,具體起來,和格物致知的關係不是很大。

工廠裡的那些知識,和儒家的完全沒有關係。

“當然可以!”

朱炫解釋道:“皇爺爺應該看過,孫兒在大明日報上刊登的文章,就有彩虹是怎麼形成,光有顏色,太陽如何東出西落等,都是格物致知,工匠們能學。”

朱元璋說道:“咱還記得,乖孫說的太陽東出西落,原因是太陽的位置固定,我們所處的世界,是一個球體,這個世界圍繞太陽轉動,就有了東出西落。”

“皇爺爺的記性真好。”

朱炫笑著附和道。

不過提起這個問題,他覺得接下來還要解釋一下地球,以及反駁天圓地方的理論。

果不其然,朱元璋就問起這個問題:“乖孫這個格物致知,就格錯了,如果我們這片大地是個球體,那麼大地另外一邊的人,豈不是要掉下去了?”

朱炫隻好解釋道:“孫兒想問皇爺爺一個問題,我們用力往空中拋出去的東西,為什麼會落在地上?”

朱鬆首先回應道:“我們就站在地麵,東西肯定是從上麵往地下掉落!”

朱炫說道:“二十叔請審題,侄兒說是用力往空中拋出去的東西,還包括我們射出去的箭,如果不遇到障礙物,為什麼最後又會落在地上,而不是一直往前射,或者一直往天空飛出去?”

眾人:“……”

這個問題,直接讓他們迷糊了。

聽起來有點無理取鬨,但認真想了想,確實又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就拿箭來說,為什麼射出去的箭,最後會落在地上呢?而不是一直往前射?

侯顯和鄭和二人,接受過朱炫那麼多物理知識,肯定知道如何回答。

但是朱元璋他們,完全沒有頭緒。

“請問小皇孫,到底是什麼原因?”

雲奇實在想不到,首先幫他們問出這個問題。

“我……我覺得,是不是我們的地麵,把東西吸下來?”

徐妙錦弱弱地開口,說出心裡的想法。

朱炫眼前一亮,笑道:“妙錦姐姐說得很對,根據孫兒的格物,發現我們的地麵,有一種力,可以把我們所有東西吸附在地麵上,我把這種力,叫做萬有引力。”

朱鬆又道:“可是也不對!”

他指了指天空中的海鷗,道:“這些鳥,為何不會被吸下來?”

朱炫繼續解釋道:“因為鳥兒比較輕,它們的翅膀很特殊,可以抗衡地麵的萬有引力而飛起來,但它們隻要收起翅膀,肯定還會掉落!”

道理確實如此,朱鬆認為,朱炫說的沒錯。

雲奇又提出一個問題,問:“那棉絮呢?風一吹,就飛起來了。”

朱炫說道:“風一停,該落的還是落。”

萬有引力這個概念,又讓他們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