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救災方式(2 / 2)

“皇爺爺應該聽說過,現在勳貴裡麵流行的暖爐吧?其實也是科學閣的東西。”

“暖爐燒的就是煤,這東西被科學閣的人改良了,不會再有濃煙滾滾,並且更耐燒,取暖效果更好。”

“文華閣的地暖,就是用煤燒出來的。”

朱炫繼續說道。

“真的?”

朱元璋當然聽說過,那些暖爐的事情,但是很快又皺眉道:“乖孫的煤,要從安南等地運輸過來,路途更加遙遠,運輸麻煩,走完了海運,還得再走陸運。煤炭比禦寒衣物,要重很多,運輸一定更不便利,等到煤運輸到北方,隻怕凍死的人,已經多不勝數。”

木炭製作,是比較難,步驟複雜。

但是這些炭,都是當地的百姓,出城到外麵砍伐樹木,燒出來的。

需要的時候,往城內一送,木炭便如此到位,要比遠距離運輸的煤方便太多。

“皇爺爺,也不一定沒用。”

“太原、大同等地,根據孫兒的勘測,地下埋著的都是煤。”

“隻要孫兒派出幾個團隊北上。”

“把煤挖出來了,就能往煤礦所在地的府和縣運送過去。”

“沿海的地區,通過海運,來運送煤。”

“至於內陸,那些沒有煤礦的府和縣,隻能先砍伐樹木來燒炭,再等煤的統一調配。”

“想要讓普通百姓用得起炭,必須是朝廷來做這件事,才能達到皇爺爺說的,朝廷免費發放炭取暖的目的。”

朱炫又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訴了朱元璋。

至於會不會采用,那就要看朱元璋他們怎麼想。

朱元璋催促道:“都記錄下來,團隊的事情,乖孫儘快安排,還有沒有彆的建議?”

“孫兒還想到一點。”

“其實百姓遭受寒災,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居住的房子不行。”

“皇爺爺可以下發一道聖旨,告訴下麵所有官員,記錄好房子破損的普通百姓,朝廷給錢幫助重建。”

“當然了,要做到這一點,必須需要有錦衣衛監督。”

朱炫又道。

通常涉及拆遷、房子等問題,一定會滋生腐敗。

還是朝廷出錢,更容易導致腐敗。

下麵的官員,山高皇帝遠,他們有一種,不貪白不貪的想法。

越是偏遠地區的小官,貪得越是厲害。

他們貪起來可以很肆無忌憚,因為朝廷太遠了,管不著他們。

朱炫說道:“孫兒能說的,都說完了。”

朱元璋沉吟片刻,道:“胡廣,你把六部大臣,全部傳來文華閣,咱們商量應該怎麼辦。”

接下來,就是根據朱炫給的計劃,進行是否可行的展開討論。

這些都關係到國計民生,不和大臣們討論一遍,就算老朱對朱炫再怎麼信任,也不敢隨便施行。

“是!”

胡廣說道。

“等一等,胡大人,咱們應天附近,是否也有受災百姓?”

朱炫問道。

“有的!應天治下六個縣,都有不同程度的災情。”

胡廣點頭道。

不過,應天府附近,天子腳下,受災的百姓不是很多。

朝廷要救災,也更容易,問題不是很大。

朱炫終於找到一個,不用一直去大本堂的機會,道:“皇爺爺,孫兒請求,救濟應天附近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