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章 築城(1 / 2)

平安終於懂了,朱炫這個方法的妙用。

就是為了壓榨草原人的生存空間,讓偽明、瓦剌等人看到大明陳兵北邊,有一種要對草原開戰的感覺,他們必定驚慌,再想到大明凶悍的戰力,不得不做好準備迎戰。

他們能做的準備,大概就是征兵、征糧。

從整個草原範圍裡麵去征收。

“我記得昨天看過一份,關於錦衣衛的情報。”

“今年的上半年,草原上天氣不是很好,冬春之交,天氣嚴寒,大雪紛飛,冷死了不少牛羊,好不容易開春了,但天不下雨,很多地方草料缺乏。”

“草原上的人,一定過得不怎麼好。”

“對吧?”

朱炫回想了一遍,來了歸化的這幾天裡,所知道的事情。

其實不僅草原上的牧民,單是歸化附近,今年的收成也是不怎麼好,如果收成好一點,那個造反的部落被要好處的時候,還不至於那麼激烈地反抗,甚至極端到造反的程度。

“殿下說得對。”

平安還是很清楚草原的情況如何,附和道:“如今草原上的問題確實不容樂觀,他們的缺糧,如果真的要打仗,就得從普通牧民中征糧,再以殿下的計劃,那些遭到壓迫的牧民應該會南遷。”

朱炫笑了笑道:“我們到時候,再適當地宣揚一下歸化的好處,以及歸順我們的牧民過得有多好,宣傳到草原內,雖然不說能有大部分人來投靠歸順,但小部分還是沒問題的。”

這樣一來,人口就有了。

勞動力同樣也有了,歸順來的牧民,可以變成勞動力,再從他們裡麵招工搞基建,大明的基建發展速度,又能加快很多。

同時,削弱了草原上的國力,導致牧民對偽明、瓦剌等失去信心、民心。

可以說一舉三得,三個好處並重。

對於大明而言,都是好處,對於草原的統治者而言,那就是災難、危害。

“殿下英明!”

平安馬上附和說道。

如果按照這樣的方法折騰,可行性還是很大,也能不斷地擴展大明對草原的優勢,還可以動搖了草原的根基。

民,是根本。

牧民被挖走,民心隨之失去,容易導致根基不穩。

“你下去準備一下。”

朱炫看到平安沒彆的建議,道:“我等會發電報給十三叔和十九叔,讓他們一起來行動,隻有我們三地同時做出一種,要全麵出兵草原的趨勢,效果才能更好。”

出兵的理由,也是充分的。

首先,瓦剌的馬賊,要刺殺朱炫。

其次,朱允炆這個偽明,是挑釁朱元璋的存在。

這兩個理由提出來,大明出兵草原,很名正言順,當然了也不是真正要出兵,隻是演一場戲,讓草原的人認為出兵了,而他們最多就是三方集中起來,進行一場軍演。

軍演完了,偽明、瓦剌他們慌完了,就可以退兵,各回各家。

“臣,領命!”

平安現在有點激動,如果把這件事進行到底,能有什麼意外驚喜,暫時未知,但他可以肯定,一定是個驚喜,也是一場大功。

草原上的人,一直是大明頭號敵人。

如果他們可以把這個頭號敵人削弱,這場功勞可想而知能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