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11章(2 / 2)

知足常樂 兮知 3505 字 10個月前

“你們玩著,我與福大娘子說說話兒。”支大娘子笑的親切,話也說的和氣,往堂屋去,路過廊下的小姑娘們,拿起針線笸籮的活計:“年姐兒這魚兒繡得可真好,似極了一尾活尾,好生靈活呢,大妮兒的繡活愈發靈巧,瞅著倒有點年姐兒的意思在裡頭,平素沒少討教吧!月姐兒歲姐兒春姐兒的絡子打的好,樣式是錦繡閣新出來的就學會了?可真不錯,嗯,這個絡子……”她四處看了下,伸手指了指芸姐兒的額角:“定是這個小淘氣打的,可得好好下點功夫呢,鬆垮垮的不像個樣子。”

姐姐們都得了誇,唯獨自個挨了說,芸姐兒不覺羞,青蔥似的手指扒在臉上作了個鬼臉,反過來嚇唬支大娘子。

“個野丫頭。”支大娘子笑著往屋裡去。

支大娘子進了屋,春姐兒拿眼對著年姐兒瞄了又瞄,歲姐兒跟著一道,使得月姐兒大妮兒也朝年姐兒瞧去,唯有芸姐兒拿著自個打了一半的絡子,左看右看嘴裡嘟嘟念念。

福年年自針線笸籮裡拿起繡了一半的帕子,徐徐坐下,不慌不忙的穿針走線,繡了好幾針,她抬頭掃了眼:“看癡眼了不成?”

她笑吟吟的模樣倒教春姐兒臉上起了羞意,好似不該這般瞧著她,心裡又羨慕的緊,年姐兒好生淡定,便是碰上朵姐兒那表哥,八成也是不怯的。

支大娘子在屋裡與福常氏說話,餘光也留意著外頭廊下,靜悄悄的,她有些意外又覺的合該如此,年姐兒的性子最是沉穩,隱隱有著大戶人家主婦的氣派。

老話常說妻賢夫禍少,年姐兒娶進門,往後三代不說往上走定不會往下落。

“前麵硯池胡同,有戶人家姓吳,硯池胡同與東街相臨,東街的吳記米行便是他家的,連著鋪子都是祖上傳下來的,硯池胡同的二進宅子也是自家的,家裡兩個哥兒一個姐兒,吳大郎成親已有兩年有餘,有一姐兒。”

“要說的便是他家的小兒子,慶哥兒年十七,樣貌端正,個頭呢比我高點兒,雖不算特彆高倒也不矮,是個很本分的老實孩子,平日裡跟在他大哥身邊做事,兄弟倆一道經營著米行,感情好著呢。”

“人品如何?”福常氏少有外出,離得這般近,依稀曉得東街確實有個吳記米行,硯池胡同的吳家倒是半分不清,但她信任支大娘子,就這麼粗粗聽著,已有了些意動。

支大娘子曉得她問誰,笑著說:“我特意打聽了下,吳家倆口子在硯池胡同的名聲不錯,沒見過與誰家臉紅,挺厚道的,就是吳家大娘子說話有點兒愛拿腔拿調,吳家姐兒與她似有不合,兩人吵過一嘴,具體為著什麼不太清楚。”

吳二郎的嫂嫂似是不太好相處,福常氏的滿心意動顯了遲疑。

“大娘子我與你說句貼心話,如你這般命好,清清淨淨悠閒自在的日子,太難得了。自你將年姐兒的事托給我,到我跟前來請說的,十個手指頭都數不上,吳家是難得的上上人選,要麵麵俱全,不能夠!”支大娘子擺著手:“你自個心裡清楚是不是這麼個理兒,就看咱圖啥,旁的且糊塗些。”

話是不錯,福常氏時常覺得日子過得好,隻不過苦了三個姐兒,往後沒個撐腰的。

“當家的才走沒幾日,需許多日子才能回呢。”

“哎喲這般不湊巧?”支大娘子蹙著眉頭:“原是可以早些過來,我尋思著,得多探探不是,就耽擱了幾日。”

福常氏:“且說這趟活多,得兩月有餘方能歸家。”

“成親是一輩子的大事,不急這一月兩月。”支大娘子到底心疼年姐兒:“好姑娘可不是那麼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