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1 章 後宮妃嬪的苦楚(1 / 2)

《李世民為弟弟劇透頭疼中》全本免費閱讀

李玄霸結束了半年的摸魚時光,重新回到了朝堂。

朝臣看到李玄霸時,都露出了十分開心的笑容歡迎李玄霸回歸。

特彆是魏徵。

因為寒門出身,魏徵平時較為注重儀態。這次他笑得牙都露出來了,就差笑出聲。

李玄霸掃了一眼眾人一眼,就知道是誰在二哥那裡拱的火,暗暗記下。

雖然李玄霸這次當了首相,但比起之前當監國晉王時工作輕鬆了不少。

皇帝李世民隻是去避暑,不是離家出走(劃掉)出征,不過換了個地方處理朝政而已。許多朝中重臣也一同隨駕去了仁壽宮,比如房喬和杜如晦。

李玄霸雖然現在是首相,但不需要自己拿主意,隻需要彙總文書,提出意見,讓人快馬加鞭送給李世民批複,工作量和精神壓力就小了大半。

再加上李世民不在,他不需要上早朝,休息時間也能保證,隻是不能在家裡無所事事躺著釣魚一整日而已。

李世民雖然把弟弟從床榻躺椅上挖起來乾活,也很注意弟弟的健康,不會壓榨李玄霸。

但李玄霸認為,讓一個閒了半年的人工作,就是極大的壓榨。

誰想工作啊!

李玄霸本想拒絕,正準備啟程去伊吾城的高熲前來尋了李玄霸,和李玄霸談了半宿。

李玄霸提著燈籠送老師離開,在晉王府門口站了許久,最終長歎一聲,接過了首相的職位。

伊吾城,後世的新疆哈密市,在隋末曾一度被西突厥占據。李玄霸在那裡和西突厥可汗達成了初步盟約。

大唐初立,李世民趕在登基之前滅掉了東|突厥。

曾與李玄霸建立盟約的西突厥射匱可汗病逝,西突厥因可汗之位更替內部略有些混亂。射匱可汗之弟繼位成為統葉護可汗後,派與李世民、李玄霸有舊的阿史那泥孰前去拜見當時在草原上的李世民,與大唐簽訂了新的友好盟約,尊稱李世民為天可汗,並將伊吾城還給了大唐。

高熲認為西突厥在大唐覆滅東|突厥時獲利不少,統葉護可汗此人又能屈能伸,西突厥必成為大唐心腹大患,所以決定親自鎮守伊吾城,為大唐消化東|突厥的戰果爭取時間。

打仗不是打贏了就算“贏”,如果沒有在戰勝地建立有利於自己的新秩序,仗就是白打了,隻是麵子好看,“窮兵黷武”。

長孫晟再次在李昭的護送下去了草原。長孫無忌在京中陪伴新當皇後的妹妹一年,也會去草原。

重建東|突厥所管轄的草原勢力的重任,就壓在他們肩膀上。

宇文弼也已經再次出發,他這次和裴仁基等一乾隋朝舊將坐鎮涿郡,取代了羅藝。

羅藝盤踞涿郡,一直把燕地當作自己的地盤。但宇文弼是晉王李玄霸的外戚,他來接受涿郡,羅藝不敢不從,隻能回長安當京官。

羅藝在涿郡埋了許多雷。隋朝舊將大多跟隨隋煬帝三征高麗。征討高麗的後方中樞就在涿郡

,他們對涿郡的情況很了解。這次他們主動請命,年老了也要乾活,不肯將東北邊疆交給晚輩,李世民就從了。

雖然隋煬帝滅亡的引火|索是三征高麗,但朝堂上下都知道,高麗趁著魏晉亂世割據東北,必須鏟除。大唐和高麗也必有一戰。

在這個時空中,大隋本來在一征高麗時就能滅掉高麗,但隋煬帝非要高麗王心悅誠服的投降,來回和高麗王拉扯了三次,拉扯得大隋都滅亡了。

大隋武德充沛,隋朝老將們從未受過如此委屈,積累了一肚子怨氣。

無論他們能不能活到大唐對高麗用兵的時候,他們都想再為大唐滅高麗做點什麼。

將來子孫後代在他們牌位前把大唐滅掉高麗的捷報燒給他們時,他們才能驕傲地向憋屈地死在了隋末的同僚們炫耀,這場滅國之戰中,也有他們一份功勞。

李世民看重堯君素的品德,本來讓堯君素升職成了河東道總管,監察整個河東道。

堯君素大官都不想當了,非要去涿郡給宇文弼當副將。他一天一封上書,甚至說要掛印辭官,以白身去涿郡投奔宇文弼。

堯君素這麼“囂張”,居然威脅李世民要辭官,朝堂上下一片震怒。房喬和魏徵連互掐都停了,攜手上書要治堯君素的罪。

李世民安撫了房喬和魏徵,同意堯君素過分囂張,需要懲戒。念在堯君素事出有因,李世民感動堯君素對恩主的忠誠,隻貶了堯君素的官,讓堯君素去涿郡給河北道總管宇文弼當副將。

薛道衡也重回了南方瘴氣之地,與馮盎同去嶺南,領嶺南道總管之職,再行安撫南方的未儘之事。

“我們這些老人苟延殘喘,終於看到了大唐盛世的曙光。我等風燭殘年,燭火隨時都可能熄滅,隻能為大唐守護一瞬。如今朝中雖有英才,但太過稚嫩,且各個自視甚高,過分狂妄。沒有人壓著,你讓我等如何安心?”

李玄霸腦海裡一直回想老師的話,長歎一聲,提著燈籠回房。

“珠娘,明日收拾行李,我們回宮裡住。”

“可我真不知道怎麼管理後宮!”

“嫂子逼迫你,就是想把事推給我。”

“你是兄弟!怎麼能管理兄長和父親

的後宮嬪妃!”

“我他……我也想罵人。”

李玄霸按著眉頭。

嫂子此舉,大概率是自己的鍋。

父親後宮嬪妃不少。二哥雖還未大封後宮,但預定的秀女們也已經進了宮門。

不過大可不必認為李世民委屈。

後世有個誤解。皇帝“為國獻身”,其實不是皇帝為了平衡朝堂勢力開後宮,而是為了平衡朝堂勢力,往後宮塞了不符合自己審美的女人。

同情“為國獻身”的皇帝,屬實把同情心放錯了地方。

“封建”在現代是罵人的話。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