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顧得住前門,鎮住場麵,可是後院失火了,任你在前麵隻手遮天,也隻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積累的一切毀滅殆儘。
如果不是敘事級彆的文明,那麼組建一定規模,更加精英的團隊是最劃算的,把人手分布於每一層星淵,才能鞏固影響力。
但這樣做的前提是……你隸屬的群體必須要有足夠的超凡者,偏偏這些強大的超凡者,受到敘事級文明的乾預,很難真正團結起來。
當然,星降師例外,李澳茲一直對此覺得惋惜和遺憾——這個群體純屬因為人少還傲慢,根本團結不起來。
好在,現在這個問題從根源上開始慢慢被解決,隻要未來【星降師】的數量能夠提升起來一倍,李澳茲認為就算是大成功了。
“我的宏觀部署基本落定了,玩家們能不能讓【突變者】支棱起來,就看我的表現如何。”
看到《將其銘記》的獎勵後,李澳茲徹底確定,這就是霜鍍玩家的【突變者】主線任務。
尤其是結算條件C:《連根拔起》——它的任務獎勵是【生化巢穴】、【基因抽取器】、【白色方尖碑】中三選一。
新手玩家看到這兒會一頭霧水,這三個完全沒有介紹的玩意兒,到底是什麼東西。李澳茲可是清楚得很。
“【突變者】的道途建築。”
李澳茲眯起眼:
“第一個完成職業主線任務的玩家,才會解鎖道途建築——簡單來說,就是可以讓本職業的所有人,都可以走上自己一樣發展路線的工具。”
道途建築,大概就相當於開山立派的那座山,能夠徹底穩固一個職業的基石,讓其他後來者可以快速成長上路。
這東西對於單飛玩家沒啥用,但是對於公會來說,就極為重要了。
任何公會組織,培養新人的成本都很高,操作、意識、經驗可以慢慢培養,但怎麼整出來一身合適的技能、專長、奧能,那就是實打實的花錢了。
道途建築最大的意義,就是幫助公會和組織極大降低培養新人成本。隻要新人願意走這條道途,就可以通過道途建築向開創者申請援助、谘詢疑問,不論多遠,都能進行交流。
除此以外,道途還有很多重要的功能。
【生化巢穴】是偏向肉身強化,可以複製、培養以道途開創者為藍本的生化獸,適合那些個體能力很強,但是人手不足的大佬。
這是偏向戰爭用途的道途建築,能夠幫助新上路的菜鳥們獲得強力的寵(bao)物(mu),帶新人刷怪練級非常方便。
同時還能利用生化獸監視手下,手下又不會拒絕這種強力打手,反而會覺得這是自己被領袖信賴的象征,雙方合作都很樂意。
唯一的缺憾,就是【生化巢穴】需要大量的人力維持——這就很尷尬了。
因為需要這東西的個體強者,肯定是那些手下本來就缺信賴的人手的。
大佬大大方方把生化獸發出去了,然後大家都出去打架練級了,那麼問題來了,建築誰來維護呢?
【基因抽取器】走的是損人利己的路線。簡單來說,道途開創者豎立起來基因抽取器後,他的手下隻管帶著擁有超能基因的過來,就能從對方的身上抽取一部分基因,改造身體的缺陷,並強化自身的屬性,非常好用。
不過根據李澳茲當年的經驗來看,【基因抽取器】這個玩意兒實際體驗,非常蛋疼……
主要原因是,因為它不能移動,而且有點大(1.4公裡高,占地麵積600公頃),每次激活的動靜,在大氣層外都能看到。
這要是惹了太多人來,實在太明顯了,隔著大氣層丟個隕石下來,直接就給你乾碎了,你往哪哭去?
至於【白色方尖碑】是什麼,李澳茲也不知道。
他上輩子見到的與之相似的,是長寬高比例為1:4:9的【黑色方尖碑】。
那是個很恐怖的道途建築,強相互作用力材料打造,不可摧毀,不可變形,不可移動,絕對精準——立在那裡,就是一道無聲的警告。
選擇【黑色方尖碑】,就會獲得持續性的增益BUFF,讓走這條道途的人,不會染上各種疾病,不會出現身體畸變,每隔2001天,該道途的人細胞將獲得一次全麵進化,最終能夠脫離肉身,作為能量體生命,享受無窮無儘的生命和不滅的意誌。
唯一的弱點就是生效結果比較慢,動輒四五個版本才能有效果,甚至有一個玩家等到完成了完美身軀了,才收到信息——‘你可以轉化為能量生命體’。
哇,之前努力那麼多的準備,突然就白費了,真是個大冤種呢。浪費多少時間在任務和收集材料。
至於說為什麼李澳茲這麼清楚……
因為他就是那個大冤種。
“黑色方尖碑是很厲害的玩意兒,據說是敘事的造物。”
隻是這個【白色方尖碑】是什麼,李澳茲真不清楚。
道途建築是稀罕物品,以他的見識都沒有完全見過。
相比於這些,李澳茲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此行擊殺教授分身‘食嬰者’的收獲。
稍微清點了一下……就很不得了了。
突發事件,支線任務,零零散散的殺敵經驗,以及越階擊殺的食嬰者的大頭——最終總計結果是78萬1250點。
有了這麼多經驗,李澳茲終於能夠升到20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