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澳茲和迪斯威爾討論半天,但限於信息有限,他們並沒有得出什麼有用的結論。
“第5號敘事「永恒回廊」,是我們層淵所能接觸到的極限了,5號之前的四個敘事,我們還沒有資格接觸,對於他們來說,我們過於弱小,即便是接收到流轉的消息,也會立刻暴斃身亡,消散於宇宙長河之中。”
迪斯威爾沉吟片刻,說道:
“我不敢說,英語和這個……奇巧語有什麼關聯,但他們的結構看起來很相似,如果不是代表著一脈相通,那麼,其實還有一種可能。”
“趨同進化。”
李澳茲說道:
“在生物界,就算是源自不同祖先的生物,也可能由於處於同一生態位,或者相似的生活方式,整體或部分形態結構向著同一方向改變。”
“白蟻在親緣上跟蟑螂更接近,但外表和習性都更接近螞蟻。鯨魚明明是哺乳動物,卻看起來和魚一樣有著魚鰭和‘鯨魚’的稱謂。魔法和科技文明雖然看起來背道而馳,但都需要微積分、唯物主義、物理學……”
“不論是什麼星球,隻要想要誕生文明,就離不開火焰,即便是水底文明也不例外,最終也會因為各種原因,接觸到火種。最後的結果就是踏入宇宙的族裔,大體上都接近於‘人形’。”
“如果說,星淵和地球兩個宇宙的環境相似,甚至結構都比較接近,那麼也不是沒有概率出現文化趨同的情況,誕生出類似的字母也很有可能。”
李澳茲舉了個例子:
“我名叫利奧茲·多米內特,這種‘名在前,姓在後’的結構為絕大多數文明族裔使用,這種結構在許多不同的文明中都出現並得到推廣,某種意義上可以算作是一種類似的文化趨同情況。”
“這是很有可能的,也隻能說,很有可能。”
迪斯威爾沒有蓋棺定論,作為一個嚴謹的學者,他在沒有充足的信息參考前不會妄下結論:
“這一說法如果成立,便能左證隱秘社會】蓋亞,或者說,它作為地球文明誕生的社會】,為什麼執著於入侵我們的星淵——對它來說,星淵的文明結構和誕生它的地球無比相似,說不定可以更加完善她的力量。”
“有這種說法?”李澳茲還是第一次聽說。
迪斯威爾解釋道:
“很多社會】誕生後,都會急於吞噬與自己相似的文明,在最開始的時候,社會】的身體是很羸弱的,甚至可能會因為升變前的文明過於弱小,而無法凝聚身體。”
迪斯威爾走到一旁的藏書堆裡,快速翻查起來,不忘跟李澳茲交流:
“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文化凝聚’,你要知道,社會】也是生物,它雖然沒有壽命,但卻會因為自己的文化多樣性不足而無法成長,自然也會因為缺少主體文化,而變得軟弱。”
他說著,從最下層取出來一本書,交給李澳茲:
“舉個例子:就好像人類會因為缺維生素d,而得軟骨病一樣。社會】也是需要一定的‘要素’,才能維持自己的全盛姿態。”
李澳茲接過書,封皮上寫著《群獸的生理需求——社會】解剖學
發行方:生命公社——阿爾德·米德卡什·琉娥
“居然還是琉娥先生的書……”
李澳茲驚訝,簡單翻了起來。
“所有人都不該忘記公社的好,他們敢於冒著被腐化的風險,勇敢地研究和解剖社會】遺體,有無數名科研工作者為之獻出了生命。”
迪斯威爾沉聲道:
“這本書就是用三個研究員的生命換來的——其中有一位懷孕的母親,她的孩子在腹中就被腐化了,她不忍殺害孩子,選擇帶著胎兒一起死去。”
“技術的進步總得死人,哪怕有一天到了我頭上,我也會坦然接受的。”
李澳茲澹澹說道:
“這本書的內容我大概翻過了。理論上講,社會】其實也隻是一種活化的文明而已,一旦失去了體內某些重要的……我們姑且稱之為‘維生素’的玩意兒,它也會得病,甚至體內的文明會分裂、出逃,最終解體也有可能。”
“正是如此,甚至有可能,社會】在失去了過多的‘維生素’時,會跌落回文明……”
迪斯威爾看了一眼李澳茲:
“這隻是理論上的可能,但一個活人想要放棄語言,跌落回原始人都需要幾年,社會】哪怕再脆弱,也比人強,這個周期再短,按照公社給出的計算,也不會低於2億2500萬年——恕我直言,這麼久的時間,連恐龍都能進化成你這樣,模樣周正的小美人兒了。”
“謝謝誇獎——可若真是如此,為什麼蓋亞不扭頭攻擊地球呢?”
李澳茲皺眉,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