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工作室,因為潛淵港口被關閉,很多被迫停止業務,此前痛罵奇巧網絡,現在則直接迎來了第二春。
誠然這樣會帶來不少問題,尤其是利用遊戲洗錢……
但,奇巧網絡在乎嗎?
玩家們震驚於《星淵的大膽,這幾乎就是公開的洗錢做法,但實際出現後,內部市場反而非常穩定地運行著。
儘管玩家們對此震撼,但真正操盤《星淵背後的奇巧網絡,或者說玩家】普萊爾議員,卻並不在意這一問題。
畢竟現實世界裡,這些神靈武士們仍在現實濾鏡控製下,根本沒有所謂的‘洗錢’危機。
而咖啡貓最為滿意的,則是總署的主要職能:搜集資源,彙總,再分配。
輕度玩家很多人仍然是傳統網遊的玩家,許多人是沒心情仔細探索遊戲細節,他們的遊戲理解就是:接任務——趕到目的地——殺殺殺殺殺殺殺——回來交任務——得到獎勵。
這種實際上等同於三點一線的做法,恰恰是大多數人更容易接受的玩法。
總署的能力,就是允許加入總署的玩家,把自己現階段無法完成、或者不感興趣的任務分享出來,掛在平台上,供所有總署人員選擇。
總署會抽成一部分獎勵作為運行維護費用和給管理層的勞務報酬,分享者可以獲得經驗獎勵,並拿到成就,而接委托的輕度玩家直接省去了自己尋找、接取任務、交任務的流程——而完成者所得到的,則是點券獎勵。
這樣一來,閒置冗餘的資源立刻得到了利用,新手玩家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任務,慢慢熟悉遊戲環境,等自己強大了,再去探索,偶爾工作忙了,隻想打打架,紓解壓力,找總署就完事兒了。
重點來了,為什麼委托人拿到的是全部任務獎勵,而完成委托的總署任務員,得到的是點券呢?
原因很簡單。
大量的玩家通過總署獲得任務,完成賺得點券,然後拿著點券到總署,找藏寶閣、拍賣場這類玩家自有市場內部消費。
到頭來,點券仍然是在玩家手裡內部,不會被疏散到NPC的市場上,但因為點券流通起來,總署可以拿著點券找玩家,雇傭他們完成自己的基建。
甚至,是搞金融投資。
《星淵的本質畢竟就不是個單純的遊戲,開啟返現機製,導致大量的實體經濟進入,隨後迅速形成了玩家內部的金融市場。
有了資本運作後,嗅覺靈敏的玩家,瞬間反應了過來。
“打工?打個屁!爺要搞金融!”
“梭哈是一種智慧。”
“哪有小孩天天哭,哪有股民日日輸!沃特瑪領域展開,坐殺博徒!”
不過,總署畢竟剛剛組成,再怎麼有前景,也不可能發展這麼快的。
直到熵君輕輕推了一把手。
突然之間,幾個有名的大主播、玩家公會,不知怎麼想的,順手把這些總署的公告轉發了一遍,而這些消息迅速被人解讀,挖掘出潛力,吸引了無數圈內圈外人湧入《星淵。
這一點,甚至超出了玩家】普萊爾的預料。
總署的出現,對於閒散資源的集中是如黑洞一般的恐怖存在。
在總署的界麵中,咖啡貓隻需要輸入自己的等級和職業,加上自己當前所在的蔚藍星紅箭自治領,然後就可以篩選出來精準推薦的任務。
玩家的力量,是什麼呢?
是可以無限複活的不死性?
——敘事文明大多數都有類似的複活能力。
是可怕的成長速度?
——敘事文明也不差多少,甚至天才更多。
是龐大的人口數量?
——敘事文明在這方麵才是真正的碾壓。
實際上,就連玩家】普萊爾自己都沒有意識到,他習慣性地按照地球人的思路,製作了這遊戲係統。
但作為星淵土著的熵君,卻看出來了這些換皮神靈最可怕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