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王母聽到了林軒的話語,那自然是不能不遵從。
因此,轉身,便是去取了新鮮可口的黃中李,將之裝在籃子裡。
遞給了地藏王。
地藏王一看,是一籃果子。
不由又是呆住了!
這是!
這是黃中李!
居然是,比之人參果,還有蟠桃還要珍貴的黃中李。
即便是聖人,得了一個,也要視若珍寶。
怎麼這個前輩直接給我一籃?
這也太誇張了吧?
地藏王一時間,又是呆在了原地。
那帝俊看到了林軒如此豪邁,心中那叫一個羨慕嫉妒恨啊!
即便是梅山四美,也是覺得林軒師叔有些太壕了。
對於這種西方教之人,何必要這麼可怕?
還給了這麼多黃中李,直接讓他滾就是了!
但是,這梅山小院之中,畢竟林軒才是男主人。
因此,無論是梅山四美,再怎麼不滿意,卻是依舊按照林軒的吩咐,將之黃中李送到了地藏王的身前。
滿滿一筐?
地藏王懷疑自己在做夢。
林軒地藏又愣住了,開口說道:
“難道大師是覺得這些果子入不了您的法眼?農家小院之中,也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若是大師想要讓我儘一些人事,拿一些金銀之物,那我隻怕是拿不出來!”
林軒冷笑一聲。
心中不由想到那《西遊記》之中,唐僧師徒曆經九九八十一難,這才到了西天。
麵見了如來之後,如來讓迦葉尊者和阿難尊者給唐僧取經文。
誰知道,迦葉和阿難卻不識好歹,要問唐僧師徒四人索要什麼‘人事’。
這說白了,就是要一些好處。
如來知曉了,非但沒有責罰,反而是說自己給人講道,換得了“三鬥三升米粒黃金”。
如此,佛祖還覺得不夠。
這一段解釋,按照林軒的理解。
其實意思是說,這講道本就是大自在大超脫之意,非物質可比。
如來也有割肉喂鷹的壯舉,心中自然不那麼在意這黃白之物。
隻是,身有財富,當以儘力供養佛陀,若是窮人,一日不過三五鬥米,隻要心誠,將之奉獻出來。
那和富人貢獻黃金供奉的道理都是一般。
關鍵在於心,而非供奉多少。
如此,迦葉和阿難才會故意問唐僧師徒討要人事。
而佛祖也說,三鬥三升米粒黃金不夠多。
一切,都是看對於佛的虔誠,拋卻物質,從而實現解脫。
要不然,這堂堂西天淨土,難道還是貪財之地?
斷然不可能!
林軒這理解,自然是沒錯了。
但是,佛門這種秉性,著實讓林軒有些看不下去。
富人雖富,但是也是自己努力所得到。
供奉多少,標準不一。
那眾生平等這一佛教理念,又是如何解釋?
總而言之,在林軒看來,佛教之中很多觀點,很是奇特。
再加上,自己這不過就是窮家小院之中,這藏地和尚,看到果子不接,難道是嫌棄太少?
自己並非大富大貴,施舍不過就是關乎一心罷了!
林軒心中微微有些不悅。
“哼!”
林軒一甩袖子。
自己如今也是金丹期的修士了,麵對一個和尚,若是還要唯唯諾諾,也確實是丟了修士的臉。
隨著林軒這一聲冷哼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