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 這家夥不陰又不陽(1 / 2)

之前張元慶就與田安象有過接觸,那是自己第一次來天水市的時候。知道這位田書記,有文藝細胞,不過也不多。

畢竟那個時候,張元慶原創了一首詩,事後想起來才有很多不足之處。可是田安象卻表示很欣賞,證明對方有可能也是附庸風雅之人。

後麵接觸就是跟閆文誌有關了,閆文誌帶著他一起來蹭飯,究竟表示什麼意思,張元慶也不敢輕易猜測。

現在看到田安象給自己回應,這也證明,對方對自己還是隨和的。

這個時候,學習會已經開始了。衛鈺翔作為二把手,主持整場學習會。

此次之所以召開學習會,是傳達上級對於國有企業、私營企業的一個文件精神。大致是鼓勵全體企業堅持科技創新,真正在創新領域獲得新的成績。

上級文件指出,各省市要堅持因地製宜,發揮科創優勢,一體推進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勇當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開路先鋒,奮力打造科創標杆城市。

衛鈺翔學習了文件精神之後,先是解讀了文件精神,然後又提出要求:“我們要對標沿海等先發地區,加強雙向互動,揚長補短追趕,始終把科技創新作為旗幟性抓手,盯緊產業和企業項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進城市更新,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展現新作為……”

既然是參加學習會,那麼肯定是之前就對學習內容有所了解了。

張元慶知道近年來,國內外各種製裁之下,科技興企已經成了巨大的趨勢。如果企業不能在科技上又所突破和運用,靠著頂尖的機構,也未必能夠產生科技創新的優秀成果。

對於地大物博的華夏來說,就要受製於人。

當然這是宏觀層麵,在天水市的微觀層麵,衛鈺翔也說的很明白了。那就是要將科技創新作為抓手,借著這個機會引入和發展科技企業,充實天水市的發展根基。

從這裡來看,張元慶覺得天水市這裡的乾部們,還是想著要發展天水的。或者說,現在的形勢,容不得有躺平的心思。

不過這個科技創新,張元慶感覺對於天水市來說,是篇大文章。從近年的數據來看,科技創新對經濟發展新動能的貢獻率呈現了一定的變化。充分證明,在追求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需要更加深入地審視科技創新的角色與定位。

天水市專門開展此次學習,顯然是對科技創新非常的重視。

此次學習會將正處級以上的領導喊來,自然不是帶著耳朵來聽的。所有人還要參與研討,要針對這一情況提出自己的見解。

衛鈺翔主持,並沒有第一個表達自己的想法。這與會議決策一樣,越是大領導越是要在後麵表態。不然你一旦說話了,就將很多事情給定下來了。

那麼後麵,彆人也不敢提出不同的意見。而且作為大領導,必須要善於傾聽。你不傾聽的話,逐漸就不會有人跟你說心裡話了。

最後,肯定是孤家寡人一個,沒有辦法調動相應的資源,導致很多事情隻能浮於表麵了。或者就像曾經的彭泰來,看似說一不二,實際上主動權被彆人占據了。

第一個開口發言的是宋利民,科技局局長。說到科技創新,應該是他的本職工作了。所以就彙報了當前天水市這一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