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 一張名片(1 / 2)

田安象聽了這話,下意識打了一個圓場:“鬆市長見諒,元慶同誌或許用詞不準確,不過我們安北的乾部,都是直腸子。說話不會拐彎抹角,這語言的藝術還要多練練。”

儘管鬆磊說話似乎有些刺,但是田安象義無反顧頂了上去。

他就像是老母雞護小雞一樣,不能看著自己帶出來的乾部受委屈。要不是有這份擔當,他也不會在天水市有如今這樣的威望。

而且讓張元慶開口,是田安象的主意,那麼有什麼問題,自己不能在旁邊看著。

鬆磊卻又笑了,他擺了擺手:“我就是開個玩笑,在這裡彆搞因言獲罪那一套。如果連這點包容心都沒有,還談什麼發展。”

鬆磊說著又看向張元慶,這一次顯然重視了很多:“通過一個星期的了解,能夠看出這些問題,這份眼力還是不錯的。”

張元慶聞言,趕忙說道:“鬆市長我這就是一家之言而已,因為我之前是在縣區工作過的。所以對縣區發展,較為關注而已。”

鬆磊聽到張元慶有縣區工作的經驗,不由點了點頭。難怪對方能夠這麼精準的點出滬市城郊發展不平衡的問題,而且說的言之有物。

他自己也是基層乾上來的,對於這些有基層經驗的乾部,都是比較有好感的。而且近年來用人的導向來看,都是偏重於有基層經驗的。

在體製內有一個說法,在四十歲前擔任縣區一把手的,後麵發展的路都不會太差。周強斌也是這個情況,四十歲前擔任了縣區一把手,後來四十歲擔任副廳級的領導。

鬆磊關心問道:“之前在安北哪個縣區工作過?”

張元慶隨口說了常溪縣和繁華區的名字,不過他也知道,以鬆磊這個段位,對這兩個安北不起眼的縣區,也不會有什麼過多的關注。

沒料到的是,鬆磊聽到常溪縣的時候,露出了一絲疑惑:“萬福,常溪縣這個名字,我怎麼聽著有些耳熟。”

他詢問的是祝萬福,祝萬福經過思考之後說道:“之前央媒似乎報道過常溪縣,您帶領我們還開展了相關的學習。”

這麼一提醒,鬆磊恍然大悟:“我就說,怎麼聽了很耳熟。元慶同誌,你之前在常溪縣擔任什麼職位?”

張元慶如實說了,自己曆任招商局局長、副縣長、常務副縣長等職務。

田安象見狀加了一把力:“要說彆的事情,我們還不是很了解。但是常溪縣那我也很熟悉,我記得沒錯的話,常溪縣的產業鏈發展,就是元慶同誌一手打造出來的。”

“哦,看來是我有眼不識泰山了,元慶同誌,這個常溪縣的情況我有點好奇,能否跟我好好說說。”

鬆磊一聽就來了興趣,主動詢問張元慶在常溪縣的工作。

張元慶見狀,也不含糊,就把自己所做的一些工作,挑了一些亮點出來。

鬆磊聞言,沉吟了片刻,然後說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常溪縣位於安北省,可以說各方麵條件距離咱們滬市有很大的差距。不過就是這樣一個縣,能夠鬨出這麼大的動靜,事實證明,隻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