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壓力很大(1 / 2)

郭申石這麼一走,大家都有片刻的冷場。

不給麵子有很多種方式,郭申石用了最極端的一種。

張元慶內心讀白隻有一句話,我有一句麻賣批,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顯然這是郭申石這幫家夥,在為王義明鳴不平。彆看王義明名聲不顯,但是他畢竟是管組織的,人脈非常廣。

本地派的形成,他絕對是出了力氣的。但是自從他兒子加入之後,他就完成了分割,始終沒有摻和這件事。

張元慶聽楊絮說,紀委查過他的賬,還有他的住房。省紀委甚至派了專人,憋足了勁想要挖出一件大案。

偏偏人家工作做得好,早就把麻煩全部處理了。賬上最大的一筆錢,還是王義明繼承祖宅後,賣了所得,完全都是合法收入。人家把稅都交了,一分錢不欠公家的。

在沒有挖出東西的前提下,省委和市委聯動,將他平調出去,也就是惡心惡心他。

不過這樣一來,誰還沒有個親朋好友的,就是秦檜也有三五知己吧。王義明那邊的人,自然為他鳴不平。

聽說有人還寫了實名信,向上級組織部門舉報王義明這一次調動,涉嫌無故打壓。

在近期工作中,有一票人已經在跳反了,跟周強斌對著乾。這也是周強斌現在壓力大的原因,上麵給他壓力,下麵也長了反骨。

好在馮毅斐展現了過人的擔當,張路安給予全力支持,不然周強斌一個人是頂不住的。

現在被郭申石惡心了一番之後,張元慶真心想要打個電話,問候他全家。

隻是這種意氣之爭,對工作沒有絲毫的幫助。更何況,當著縣裡和鎮裡的麵,打電話罵郭申石,固然出氣,但是人家也不一定看得上你。

強忍著不爽,張元慶跟著韓隆和楚承進了會議室。

好在現場都是老油子,沒有再提這件事。韓隆擔當起了橋梁作用,進了會議室之後,表達了縣裡對此次鄉村振興工作隊增設隊長的重視。

“據我所知,張科長是市政府二科科長,也是市政府最年輕的正科乾部。將張科長派到了工作隊,這證明市裡對鄉村振興工作的重視。這是對咱們白彭鎮,高看一眼,厚愛三分……”

韓隆作為高材生,說起來話,自然是老母豬戴胸罩,一套一套的。

不過張元慶聽了他的介紹,也有些無語。你真是不介紹還好,這麼介紹不如不介紹。二科科長被送下來鄉村振興,人家第一反應就是被領導發配了。

你好歹也提前了解了解我的情況啊,向白彭鎮表達一下,我下來的原因,是有客觀原因的。你光說漂亮話,雲裡霧裡的,誰知道我為什麼下來。

當然,張元慶也不好主動跟他們說,因為市裡派係鬥爭,導致自己下來“鍍金”。這話說出去,人家肯定都要笑了,你當你是誰啊。

所以有些話隻能讓彆人說,體製內就是人抬人高、水漲船高。

韓隆花裡胡哨的說了一堆,也都是表麵的事情。好在市政府最年輕科長的身份,管點用。讓人稍微多看了兩眼。

楚承表麵上看不出什麼態度,仍然是滿臉的笑容:“從今天開始,張科長就是我們的一員了。你主要的工作,對接果子村穩固脫貧成果,銜接鄉村振興。因為咱們白彭鎮,現在問題最大的就是果子村。”

說著,楚承介紹了果子村的情況。他沒有按照資料上麵念,說得都是果子村的實際情況。從這一點上能夠看出,這個楚承肚子裡麵還是有貨的。

其實不少鄉鎮乾部,還是有兩把刷子的。因為這裡的工作,幾乎就是直麵群眾,沒什麼本事,你想要在這個位置坐穩也沒有那麼容易。

楚承詳細介紹了在脫貧攻堅戰三年中,果子村摘帽的全過程。果子村脫貧之路,走得也是產業振興的方向。其中最為支柱的產業就是引進了光伏,壯大了集體經濟。

張元慶曾經也和靳書記深入一線調研,他知道這個光伏產業幫扶政策的意義。這個政策,等同於真金白銀幫扶貧困戶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