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關青允的家宴(1 / 2)

大概還是心裡有事,所以看到這句話,張元慶不由有些被吸引。

不知道為何,他忍不住想到了與何勝歎的事情。現在兩人徹底掰了,自己本來試圖做出一番成績,說服這個糟老頭子的。

沒想到,這糟老頭子也猛地很。就剩兩年就要退休了,現在還這麼剛。真是茅廁的石頭,又臭又硬。難道想要夕陽擋朝陽?

伐謀不行,張元慶自然而然就想到了伐兵和攻城。而鄭瑤所說的話,卻是要不然伐交要不然攻城。至於小打小鬨,完全沒有必要。

趙琤燕看到張元慶看著書,突然不說話了。隻能站在一邊看著,從側麵正好能夠看到他的臉,顯得非常剛毅。

趙琤燕看著對方一邊看書,一邊臉色變化,好像是一下子就陷到了書裡麵。對於這種情況,她也不覺得稀奇,反而有些欣賞。

直到關青允端著菜出來,看到張元慶正在翻《孫子兵法》,不由臉色有些尷尬。

“領導,您要不然坐著看吧。燕子你也是,讓領導就這麼站著看麼?”

關青允放下菜,趕忙走了過來。

張元慶這才緩過神來:“沒事沒事,就是突然看這本書,想到了一些事情,讓你們見笑了。青允,你平時還讀兵法麼?”

關青允乾笑了一聲:“我哪看那種東西,之前在路邊看一個老頭子有點可憐,估計頭腦不好,身體還有殘疾。所以在他手裡買的,花了不少錢呢。”

張元慶拿著書坐在沙發上說道:“平時看看這些書也挺好,會有一些收獲。不僅要低頭乾事,時不時也要仰望一下星空。”

關青允點頭稱是,趕忙去廚房端菜。他心想我到哪看星空,我抬頭隻能看到吊頂。

趙琤燕卻附和起來:“領導您的這番見解是對的,現在人就是看書少了。就說這兵法,如果好好讀,裡麵也有著大智慧。”

張元慶看了一眼趙琤燕:“燕子姐平時讀書很多麼?”

提到這件事,趙琤燕有些自得:“我父親以前就是縣裡圖書館管理員,我從小就在裡麵長大。之所以後來開書店,就是受到了家裡麵的影響。”

句句沒有說自己讀書多,但是每一句意思都是這個。

趙琤燕打開了話匣子,聊起了各類書籍。她是讀書不少,世界名著、明清詩集以及曆史故事,都能夠娓娓道來。

張元慶聽她說話,覺得是一種享受。

張元慶拿著書,突然問道:“那問你一句話,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你怎麼看?”

趙琤燕解釋了起來:“我雖然讀兵法不多,不過對這番話,我覺得光從書麵上理解是不夠的。我有一個三國曆史故事,倒是能夠詮釋這番話。”

趙琤燕說了關於曹操的一個曆史故事,就是在官渡之戰後,曹操取得了勝利。袁紹一個兒子投降曹操,另一個兒子袁尚與曹操還在鬥爭。先是去了烏桓,曹操遠征烏桓將其打敗。

後來袁尚又投奔公孫康,這一次曹操並沒有攻擊,而是派遣使者要求公孫康將袁尚頭顱送來。

最終公孫康將袁尚頭顱割下送去,如此一來,不僅將後患消除。而且公孫康通過此次行為,無形之中等於臣服。

張元慶歎了一口氣:“這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

趙琤燕說道:“不戰而屈人之兵也要看情況,如果曹操沒有那麼強大的實力,公孫康也不會聽話的。如果實力相當,那麼上戰伐謀是行不通的,伐交可勉強為之。”

張元慶問道:“那什麼叫做伐交?”

“有一位偉人曾說過,求大同存小異。這六個字做好了,能夠解決矛盾,統一目標。如果放在戰國時期,合縱連橫,也是一種伐交的手法。”